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矽肺的X线胸片表现与病理改变在诊断上多数是相一致的,但在有些病例中,矽肺的X线表现与病理改变,在诊断上存在着差异,有的差异还很大。这次我们对一例生前诊断为“可疑矽肺”的患者进行尸检病理检查。病理结果与X线胸片进行对比,发现存在差异很大。患者生前十年动态观察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目的是确定CT(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能否在早期石棉沉着症中确定胸膜和肺实质的疾患。以及应用CT对曾与石棉尘接触的病人中能否得到更多资料。这种方法特别适宜于工业尘肺检查,使X线发现得以相互补充。早期石棉肺一直被认为难以诊断。如众所周知,用力性呼吸困难及气体转移因子受损时,常规X线片上沒有任何改变。尸检所见胸膜钙化斑证实:X线所见仅及大约15%。很显然,一种早期的  相似文献   

3.
电焊工尘肺是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电焊烟尘所引起的职业病,患者肺部除有氧化铁、氧化锰及其它微量金属成分沉积外,尚有不同程度纤维化改变, 因而可引起电焊工人呼吸系统的功能及肺部X线改变,本文主要对东北寒冷地区齐齐哈尔车辆厂货车车间电焊工尘肺患者的发病条件、临床及X线表现  相似文献   

4.
肺部非典型矽肺融合块的临床X线表现有时同外围型肺癌很相象,鉴别诊断常感困难,文献报导将矽肺误诊而手术者并不少见,我们也有过沉痛教训,说明两者在鉴别诊断上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自1968年4月至1979年8月的11年间,在疑难的胸部疾病诊断中,采用额面倾斜位体层摄影检查共154例,经过整理临床与X线资料完整者28例,其中肺癌19例(6例为粉尘作业工人),经病理和痰细胞学检查证实,矽肺融合块9例,具有可靠的职业史,随访5年以上,有逐年复查的一套胸片,认为诊断无疑者。年龄在40~60岁之间,平均年龄47岁,将着重其X线征象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5.
质量好的胸片是尘肺诊断的重要客观依据。近年来大量病理和胸片对照资料证明,有半数病例其微细病理改变在胸片上不能明确反映,以致造成多年观察难于确诊,成为尘肺诊断和防治上急待解决的课题。为寻求能显示微细结构的X线检查方法,我院采用0.3mm微焦点X线管进行高仟伏放大摄影218例,并同时摄胸片作对照观察。其中健康对照组38人,铜矿0~Ⅰ期、煤矿0~Ⅰ期观察对象分别为37人、30人。石棉制品厂粉尘作业工人113人  相似文献   

6.
目前矽肺诊断仍以X线胸片为主要依据、由于矽肺早期病理改变较为细微,因此对X线胸片质量,特别是清晰度要求较高,以利矽肺早期诊断,但通过我局两万多人矽肺拍片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虽经多方努力,使拍片质量有所改进,然而胸片的清晰度始终未明显提高,使矽肺的早期诊断存在很大困难。因此我们认为解决拍片清晰度问题,是当前提高拍片质量搞好矽肺普查的关键环节。影响清晰度的因素很多,诸如焦点大小、焦片距、物片距、物动度、增感屏、散射线以及投照冲洗等因素,在上述因素中,除焦点大小是X线机固有条件外,其余均可经过努力达到要求条件。目前我国基层医院普遍使用的是国产200毫安固定阳极X线机,  相似文献   

7.
放大摄影为特殊X线摄影术,早已被应用于各种检查中,尤其在早期矽肺的诊断上其价值已被公认。但使用高千伏(95~125千伏)作为肺部放大摄影来诊断矽肺目前尚未广泛使用,高千伏放大摄影操作简单,且可以解决普通放大片和普通胸片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矽肺X线诊断与病理表现上的差距及减少O~I期的例数,我们曾给147例观察对象(O-I)采用了高千伏放大摄影,目的在于探索此种方法的表现与普通放大片和普通胸片的差异及其特点以及在早期诊断上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1973年10月至1977年6月对局管内矽尘作业工人;最短工龄2年,最长工龄20年,绝大多数为隧道开挖工(风钻干式作业为主),少数工种为石工、开山、支柱、采石、翻砂等工种共147例。都是经过普通胸片两张以上集体诊断为观察对象者。采用西门子Ergophos2型和国产KB400型诊断X线机单相全波整流,旋转阳极1.2×1.2毫米的有效集点,阴极扬起12度使用歪脖子遮线筒照射野限制在胶片范围内,靶一片距为200厘米,物一片距为  相似文献   

8.
由于生产性粉尘的长期刺激作用,可使肺部受到各种不同的病理损害。特别是肺组织纤维化的改变,可以产生继发性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受累,最后导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因此在粉尘作业工人尚未发生尘肺之前,了解其心电图的变化,积累心电图资料,对防治尘肺、保护工人健康更有其现实意义。我们于1975年10~11月对接触电焊烟尘矽尘作业的168名工人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发现有心电图改变者43名占25.5%,今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从一九三六年Doig和Mclauhlin(1)发表了电焊工肺部X线所见以来,有关电焊工尘肺已有许多报导。电焊工尘肺的病因是由氧化铁粉尘为主而引起的,这一点国内外学者无异议,但争论的焦点是氧化铁粉尘对人体有害还是无害,多数学者认为电焊工尘肺是良性的。一九六五年佐野辰雄(2)报导了两例电焊工尘肺的剖检和两例病灶切除病例的病理检查,证实了肺内粉尘主要为氧化铁,四例都检出了少量锰尘,但未发现矽尘,在后期可以引起肺泡壁和间质纤维化,可以形成胶元结节,据此作者认为电焊工尘肺不是良性的。解放后,国内对电焊工尘肺的报导不多,沈阳市卫生防疫站(3)报导了对某油  相似文献   

10.
在矽肺的诊断工作中,我们发现矽肺的早期病例及晚期病例中的某些特殊类型,其X 线表现,缺乏一般矽肺病例的发生发展规律,就是不按Ⅰ期→Ⅱ期→Ⅲ期这样一个过程演变,也即所谓的“跳级”,因此往往在轸断上造成困难,容易与肺结核、结核球、肺内肿瘤,或纵隔肿瘤等混淆,尤其是与肺结核的混淆,更是屡见不鲜,往往造成误诊,教训是较多的。本文收集四川地区的14例病案,其中三例有尸解资料,四例有外科手术及病理检查资料,其余依据一系列X线照片,以及可靠的职业史,我们认为是非典型矽肺,而收入本文中。  相似文献   

11.
为了做好医用诊断X射线的防护,保护从事X线医务人员健康。我科在观察医务人员健康同时,对放射科X线作业场所辐射水平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一、仪器与方法 1.仪器:用SX—3XR测仪,测定立、卧位透视防护区各点剂量率;用SY—3计测定X线球管输出量。 2.方法:按照《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标准》(下简称标准),测量X线工作者在立位、卧位  相似文献   

12.
高千伏X线摄影,近十年来已逐渐用于各种检查中,尤其是对胸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更大,在矽肺诊断上的应用价值亦初步加以肯定。虽然高千伏X线摄影有许多重要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概括地说就是灰雾的增加和对比度的损害使其细微结构不鲜明,需要采取可靠的途径加以改善。本文仅就这些方面提供一些资料供参考。高千伏X线摄影的特点: 关于高千伏X线摄影的原理已有很多报告,一般地说在诊断上用的高电压是指80到200千伏;如再细分80到100千伏为准高压;100—200千伏为高压,200千伏以上者为超高  相似文献   

13.
在有害气体、颗粒污染物对呼吸系统影响的卫生学研究中,动物实验的结果已证实许多污染物与肺部疾患之间存在着明显而密切的关系,流行病学的调查也提供了污染物引起肺部抵抗力下降的有力  相似文献   

14.
减压性骨坏死是潜水员和沉箱隧道高气压工人的一种职业性疾病。Bassoe对患有典型骨关节变型的沉箱工人的X线变化和Bornstein对3名隧道工人的肩、髋部X线变化分别作了首次报道。Grutzmacher首先对潜水员减压性骨坏死的X线变化作了介绍。这些骨坏死的性质,由Kahltrom首次对沉箱工人股骨头坏死的病人作了组织学检查,证明是无菌性的,故长期以来人们把  相似文献   

15.
NO_2是大气中重要的污染源。国內外学者研究NO_2对机体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首先,NO_2对呼吸道粘膜的直接刺激作用和肺泡组织接触NO_2引起组织结构的损伤和功能上的变化。其次,NO_2与肺部疾患之间的相互作用,NO_2  相似文献   

16.
在健康检查中,X线胸部透视常常被列为常规检查项目之一,我站体检科担负着管区饮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和中小学生体检工作。这类体验具有时间紧,人员集中工作量大的特点,在对学生体检时,胸透人数常常一天达200余人。为了了解群检工作中X线医生受照剂量的大小,我们于1987年10~11月对我站体检科2名X线医生进行了个人剂量调查。仪器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骨内脂肪瘤的X线、CT和MR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经皮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内脂肪瘤X线、CT和MR影像学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38例骨内脂肪瘤发生部位分别为跟骨11例,股骨8例,胫骨5例,髂骨6例,肱骨6例,桡骨1例,距骨1例;所有病例均属于单囊型;X线平片和CT扫描中,11例见钙化,19例见骨嵴,4例见双重硬化带,21例病灶周围伴硬化边缘,16例见骨膨胀。所有病例CT上都能确定脂肪组织密度,CT值为-40HU~-133HU;MRI显示所有病例都有脂肪成分,其中9例见囊性部分,20例见信号强度不均匀的部分。Milgram分型,I期4例,II期4例,III期30例。结论 X线、CT能显示病灶部位、形态、病灶内钙化、骨嵴、病灶周边硬化、骨膨胀以及有无边界。MRI能显示病灶内脂肪成分,脂肪坏死、囊性变、黏液样变性、炎性改变、病变范围及边界。X线、CT和MRI从不同方面反映骨内脂肪瘤的影像学特点。  相似文献   

18.
胸片上所示的肺门位置与形态的异常改变,是矽肺的重要x线征象之一。临床或放射科医师评价肺门位置时,多惯用X线平片直视法,即依据正常肺门形态与位置所在,并与对侧肺门位置对应的相互比较与判断。我们应用Homer氏提出的一种不  相似文献   

19.
煤工尘肺胸片不规则小阴影形态基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工尘肺X线胸片上不规则小阴影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并认为它是煤工尘肺的一种主要X线表现。然而关于不规则小阴影的病理学基础所见报道不多。本文仅就我组搜集的煤工尸检病例中生前胸片显示有小阴影的24例肺标本予以观察,并将X线表现与病理所见作对照,试图对不规则小阴影的形态基础进行探讨。材料和方法 24例胸片有小阴影的肺标本取自四川省各煤矿的男性矿工,年龄43~74岁,其中采煤工3例,掘进工5例,混合工16例,接尘工龄最短9年,最长  相似文献   

20.
采用计算机控制的X线体层扫描术,发现两例患尘肺者,接触煤尘仅4和7年后,即发生了肺部的团块性纤维化,并清楚地显示了团块性纤维化的范围及大块中心的钙化程度。虽然接触粉尘产生肺部团块性纤维化的机理是很复杂的,但通常认为是发生在广泛性单纯性尘肺的基础上,并使肺实质血管发生扭曲,其范围达2/1或更多。本文报道的两例,其范围分别为2/2和3/3。英国和德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说明:接触煤尘35年的矿工中,只有不到4%的人会发生肺部团块性纤维化。而本次报道的两名患者接尘几年即发生了该变化。所以不难推断,他们曾接触了高浓度的煤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