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房佳昱 《驾驶园》2014,(12):95-96
<正>你知道开车也会成为潜伏在身边的健康威胁吗?医生指出,车内污染、长时间开车和不良的驾驶习惯都可能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车内空气污染——易被忽视的"隐形杀手"很多车主在使用新车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一些不适症状,这绝大部分是新车里的空气污染惹的祸,新车的空气污染主要有化学性污染和人为性污染。现在很多汽车下了  相似文献   

2.
画安全     
《汽车驾驶员》2012,(12):113-113
开车莫穿高跟鞋 由于生理、心理特点的影响,女性驾驶者在开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特有的习惯,比如穿高跟鞋驾驶、配戴胸部挂饰、披着长发开车……殊不知这些习惯都是交通安全的隐患。  相似文献   

3.
徐雨 《汽车杂志》2009,(12):310-311
相信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开车能够如赛车手般犀利,但是别忘了赛车手是一种专门的职业,他们是需要千锤百炼,而对于普通驾驶者来说安全驾驶才是最重要的技术。而这次有幸参加一汽马自达举办的车手训练营,我们也把这个体验车手的训练同大家分享,大家也从中可以了解到一些日常驾驶技术与应急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基豪 《驾驶园》2016,(4):11-13
安全驾驶对你和其他驾驶者十分重要。本文将告诉你一些有用的驾驶建议,帮助你做个负责任的驾驶者,及避免发生车祸。做个负责任的驾驶者千万别酒后驾驶。虽然人人都知道酒后不应该开车,但还是得一再提醒大家。喝酒在最低程度上会影响你的判断,使你反应变慢。而在最坏的情况下,则可能导致你视线模糊,失去意识。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至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在中国,  相似文献   

5.
近段时期以来,位于苏鲁交界处的鲁东南地区莒南县境内连续发生多起重型半挂货车事故,当地的事故处理部门在对这些事故进行分析后发现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几乎所有事故都是由同样的原因导致的——都是疲劳驾驶惹的祸!  相似文献   

6.
柯瑞明 《驾驶园》2014,(6):76-78
<正>随着油价日渐上涨,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环保角度考虑,都应提倡节省燃油。实践证明,油耗增加很大程度上是与驾驶者的使用方法、使用环境、修理保养质量等有直接的联系。同样的一辆车,由不同的驾驶员驾驶,由于驾驶技术水平不同,耗油量的差别可相差8%~15%。因此,特别归纳总结了开车省油的技巧,包括冬夏季开车省油技巧、注重保养和负荷的开车省油技巧等,另外,对于开自动挡汽车的驾驶人,还附上自动挡开车省油技巧。  相似文献   

7.
刘云 《驾驶人心理》2007,(5):107-107
6月3日,福建政和县东涧路段上,一辆摩托车先后由两人驾驶在百米路程上竞前后两次交通肇事,122民警对交通事故调查后确认是酒精惹的祸。  相似文献   

8.
《驾驶园》2014,(8):66-67
<正>问:驾驶人的驾驶习性是否影响行车安全?有哪些防御措施?答:驾驶人的驾驶习性是行车安全重要因素,现就常见的几项驾驶习性与认知提出一些防御观念。1.习惯单手开车(单手操作方向盘)的驾驶者相当多。出租车驾驶员也十分常见这一现象。单手开车的驾驶习性可能无法应对一些紧急状况。◎防御观念:在弯弯曲曲山路行使更应绝对避免单手驾车。由于动力方向盘需由引擎带动,对于运转不顺有熄火疑虑的车辆,可能因  相似文献   

9.
关囡 《驾驶园》2009,(3):47-47
仅仅是会开车和拥有良好的驾驶习惯可是两种驾驶境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车主并不懂得怎样开车才能节能环保,把对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直至达到“绿色驾驶”的目的。菲亚特研发了一种Eco-Drive系统,可以随时跟踪车主的驾车方式,提出有效的修正建议,对改善不良驾驶习惯,减少环境危害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0.
雅坤 《世界汽车》2009,(6):126-127
夜间驾驶对于有些驾驶者来说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对于大多数刚拿到驾照或者早巳拿到驾照但是很少在夜间开车的朋友来说却是个不小的考验,因为夜间驾驶不但视线受限,而且还会受到来往车辆的灯光影响。那么夜间驾驶有何注意事项?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夜间驾驶的行车安全?本期驾驶宝典栏目就和大家细细讨论一番。  相似文献   

11.
许多人都认为慢慢开车,就不会出乱子。但事实上,沃尔沃的研究统计发现有75%的登记有案车祸事故,是发生在30km/h以下的低速。更夸张的是,在超过50%的追撞事故中,肇事驾驶者竟然在碰撞前完全没有踩煞车,而在所有的碰撞事故中,有高达90%的事故可以部分或完全归咎于驾驶者分心,由此可见驾驶者分心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运动》2008,(10):108-109
开车会上瘾,这是驾驶乐趣在作祟。到底什么是驾驶乐趣?就成为了很多汽车公司的研究课题。据说"驾驶乐趣"可以从驾车人面部42条肌肉在无意识状态下的运动状态识别出来,通过随车摄像机传回的图片,研究人员分析驾驶者什么时候出现了快感,以及出现快感的车况和各类技术参数,使定性或定量地评价出驾驶乐趣成为一种可能。目前得出一些初步结论,例如驾驶乐趣与车的功率没有直接关系,这让信奉"速度就是驾驶乐趣"者大跌眼镜,因为动力的提升意味着发生危险的几率提升;例如并非手动挡车就更具驾驶乐趣,因为操作难度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就会增加乐趣。但有一点得到了广泛认同——驾驶者对车具有安全的感觉,能让车始终处于可控状态,是体验驾驶乐趣的前提。想想还真是这样,第一次体验开车的妙处就是驾车在上班的路上,熟悉的路、熟悉的车,车随心动,游刃有余。汽车扩大了人的活动半径,游走中会遭遇新的挑战,天气、路况、障碍和突发状况等等,每每如此,紧张感会随之而来,当学习到新的本领后,驾驶乐趣就飘然而至。"学海无涯"仍适用于驾驶,所以越是老司机越是谦虚谨慎,毕竟车祸猛于虎。应广大读者的需求,汽车与运动的"驾趣课堂"开课了,这里将是驾驶者的乐园,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让汽车载着我们安逸地奔走,让驾车生活更加有趣。  相似文献   

13.
雅坤 《世界汽车》2009,(9):128-129
转眼间夏去秋来,经历了夏季炎热多雨天气的滋润,很多果实也到了收获的季节。于是有车一族们纷纷驾车到山里果园去采摘,采摘的过程固然是美好的,但是在山路上开车并不是件容易事,狭窄多弯的山路对车辆以及驾驶者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期“驾驶宝典”针对山路的特点,总结一些山路行车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车时代》2007,(3):112-113
如果您认为BMW倡导的驾驶乐趣仅仅是动力和灵活性.那是片面的.驾驶的安全性和人性化也同样是BMW驾驶乐趣的重心。最近.BMW在维持原价基础上.对旗下BMW7系产品进行配置升级.增加了一项创新的驾驶者辅助系统——远光自动控制.它将与BMW夜视系统、氙气前灯、随动控制大灯等创新技术一起,大幅提升夜间所有道路使用者的驾驶安全性及BMW车辆驾驶者的驾驶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77年宝马就开始对驾驶者进行安全驾驶培训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仅可以增加驾驶乐趣,更重要的是教会驾驶者如何安全驾驶车辆。  相似文献   

16.
<正>获奖理由米其林浩悦Primacy 3通过多项创新技术提高轮胎在舒适、静音性能和干、湿地情况下操控,带给驾驶者更为舒适的驾驶体验,再加上ZP,则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能。测试报告摘录对于米其林浩悦Primacy 3来说,米其林通过多项创新技术,提高轮胎在舒适、静音性能和干、湿地情况下操控,带给驾驶者更  相似文献   

17.
李兆丰 《驾驶园》2013,(3):80-81
山路行车,高低起伏,弯多路险,甚至崎岖不平,除要求车况良好外,驾驶者必须掌握一定的驾驶技巧,才能确保行车安全。山路行车,驾驶者的驾驶操控动作要比在一般道路上大,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所以在行车前就要调整好正确的驾驶姿势,尽量创造一个舒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辅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辅助系统被装配到汽车上,辅助系统一方面可以大大减轻驾驶者的负担,让驾驶变得更为轻松,另一方面可以及时提供给驾驶者一些重要信息,提高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李政 《驾驶园》2007,(8):48-49
"驾姿",是指汽车驾驶者为了舒适地操纵汽车界面(包括方向盘,仪表板、加速踏板、制动踏板、变速器等等)而坐在汽车座椅上的一种状态.驾驶坐姿决定了驾驶者的胸部离方向盘中心的距离、驾驶者的鼻子离方向盘的距离、驾驶者头部离前风档玻璃的距离等.由于汽车行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碰撞性交通事故,会改变驾驶者的驾驶坐姿从而引起驾驶者与车内各种物体发生"二次碰撞",导致汽车驾驶者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研究驾驶坐姿,能够帮助汽车设计者改善汽车的界面设计,帮助汽车使用者调整驾驶坐姿,预防不必要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王璞  莫非 《驾驶园》2007,(11):40-42
在现实当中,由于驾驶者一时疏忽或麻痹大意,最终酿成惨剧的案例非常多,我们提醒车主,在日常驾车中,要牢记安全驾车小细节,时刻按照正确的方法去驾驶. ·安全驾车细节一:车内音响音量不宜过大 误区很多车主在开车出行的路上都会打开车内的广播或者音乐.我们发现,很多人喜欢把音响的声音开得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