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韩思  韩文涛 《交通与运输》2007,23(B07):108-110
介绍了智能运输系统(ITS)概念及目前发展的状况,并根据中国近年来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中国智能运输系统(ITS)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是智能交通(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 ,ITS)与轨道运输相结合的产物,本文结合《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给出了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的明确定义,介绍了RITS的关键技术体系,并分别对列车定位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共享与综合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提出总体的技术战略,为深入进行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发展战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现状、挑战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在对铁路发展过程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指出通过在信息化基础上的智能化,使铁路 运输系统向铁路智能运输系统转化是保持和提高铁路运输业在21世纪竞争力的核心战略.之 后给出了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的定义、特点及一般构成,并在对RITS相关研究发展简要 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RITS的发展框架,系统结构体系以及构成我国RITS的核心技术. 以及中国ITS系统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框架与实施方案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PTS)是智能运输系统(ITS)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研究内容 是APTS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本文在对比了世界各国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构成和实施框架,并给出了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的 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黑龙江省公路智能运输系统(ITS)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内容。  相似文献   

6.
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介绍了发展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必要性以及智能运输系统的特性、内容、总体要求与设计目标、关键技术、实施步骤、效益和前景。  相似文献   

7.
我国智能运输系统(ITS)现状与发展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智能运输系统定义及运输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 ,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的ITS建设工作构想  相似文献   

8.
介绍欧洲智能运输系统(ITS)组织、发展特点、开发应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交通运输量的持续增长,利用智能运输系统(ITS)来提高道路的利用率、道路交通的安全程度和道路使用的舒适性,已成为未来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较详细地介绍了ITS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先进国家的发展情况、中国的发展概况及关于我国ITS的发展设想与建议等。  相似文献   

10.
智能运输系统—未来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交通运输量的持续增长 ,利用智能运输系统 (ITS)来提高道路的利用率 ,道路交通的安全程度和道路使用的舒适性 ,已成为未来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介绍了ITS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先进国家的发展情况、中国的发展概况及关于我国ITS的发展设想与建议等。  相似文献   

11.
第十届智能交通系统世界大会于2003年11月16-20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中国科技部、交通部、公安部、建设部和北京市均派代表参加。简要介绍了本次大会的情况,并对大会上反映出的一些亮点及技术动向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在介绍国外情况的基础上,笔者对国内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提出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下,智能交通系统需要考虑的外部环境和约束条件,并对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开发和应用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厦门市信息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为大力发展智能交通奠定了基础。通过介绍厦门智能交通节能减排功能、节能路径和现状,可为我国其他城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从科技进步来理解交通系统的智能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科技进步发展过程、方法论的演变、实现ITS的技术手段以及交通控制系统的发 展过程等方面分析了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形成过程,指出了交通系统智能化的必然趋势,介 绍了作者对智能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ITS)体系框架开发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ITS体系框架开发的研究背景、概念、内容;明确提出了ITS体系框架的研究方法及开发思路,并对ITS体系框架的开发过程以图表形式作了详细说明,旨在全面了解我国ITS的开发研究;最后指出ITS技术的实施是解决当前交通问题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既有的多方式联合运输的概念进行了拓展,然后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我国发展城市多方式联合运输系统的迫切需求。进而分别从客、货两方面阐述了城市多方面联合运输系统的规划方案及信息化在其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最后提出了基于智能运输系统的先进的多方式联合运输系统概念并希望得到业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й����ܽ�ͨϵͳ���۷����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分析了ITS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差异,指出在我国研究ITS 评价的必要性;进一步基于ITS 及其项目评价的特点与难点分析研究,应用霍尔三维结构构筑了ITS评价的三维框架,提出了面向对象的ITS评价方法,以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并讨论了各自的实用性。最后分析了ITS 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实验交通工程学在ITS 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智能交通系统研发历程与动态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智能交通系统(ITS)进行了整体描述,回顾了美国、日本和欧洲的ITS发展历程,并结合其研发动态对国外ITS研发特点做出评述。介绍了国外ITS未来的建设目标,指出发达国家已经不是将ITS仅仅看成解决交通拥堵的工具,而是将其看作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可选项,ITS的研发应注意与能源、出行权利以及交通安全的关系。最后,指出ITS发展需要实现真正的学科交叉和交融,并讨论了国内ITS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注重信息技术应用条件下交通系统的描述方法以及交通系统的状态表达和人的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交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在分析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提出了在研究智能交通发展战略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国内外ITS发展情况、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战略等。  相似文献   

19.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家科技部和江苏省交通厅的共同资助下,完成了《江苏省ITS体系框架研究》。该项目作为“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支持系统及技术跟踪”的研究专题和配套项目,在中国国家ITS体系框架的指导下,结合江苏省交通运输对于ITS 的特色需求,编制了江苏省地方ITS体系框架。这是我国首次开展并完成省级层面(直辖市除外)地方ITS体系框架的研究。本文概要介绍了该项研究的主要成果,明确提出了地方ITS体系框架的概念和开发方法,概要介绍了江苏省ITS用户服务、逻辑框架、物理框架和应用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