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度重视产品开发技术,企业全局产品开发观念深入人心,实施项目管理、目标控制和同步工程开发模式等是国外发达国家汽车产品开发系统的特点;而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以消化吸收,改革创新,逐步形成自主开发能力,这是韩国等发展中国家汽车产品开发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沈彤 《上海汽车》1996,(5):33-35
本文通过国外先进国家的汽车产品开发对比,找出差距,(1)做好零部件的产品开发工作;(2)培养人材,尽快建立企业研究开发中心;(3)用精益生产方式进行产品开发,走自主开发的路;(4)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推动汽车技术发展:(5)政府支持,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我国汽车产品开发能力提高的进程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必须走适合国情的产品开发道路。  相似文献   

3.
汽车零部件企业要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主机厂的产品开发工作。 政策上明确了目标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八章专门阐述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业。汽车零部件企业要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主机厂的产品开发工作。在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要逐步形成系统开发能力,在一般汽车零部件领域要形成先进的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努力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  相似文献   

4.
产品开发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由于企业的产品开发体系仅与企业实力有关,而且与企业所在国国情,所开发产品的属性有关,所以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产品开发体系都应不同。本文通过国内外汽车的对 适合我国大中型汽车的企业的产品开发战略-紧跟型产品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5.
陈礼番  余卓平 《上海汽车》1997,(4):32-35,38
本文在分析了上海提高汽车产品开发能力的重要性,汽车技术的多学科性,提高汽车产品开发能力的主要方面等主要问题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发挥上海高校综合技术优势,建立上海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国际上通常把产品开发称“R&D”,即“研究与发展(开发)”,而对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就是把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开发,落实到产业化目标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汽车工业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产品水平,产品开发能力等方面作了分析,并与国外汽车工业作了比较,最后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集资,培养自主开发能力方面,提出了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敏捷制造起源,结合中国汽车工业实际,探讨了中国汽车工业敏捷制造战略模式和关键技术研究目标以及在中国汽车制造业实施敏捷制造的基本战略考虑,重点讨论了敏捷制造环境下汽车产品开发内涵特征,集成快速开发基本问题,基本目标和关键工程技术群。  相似文献   

9.
新型汽车产品开发产业化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表现为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价值链作用,这是产品开发一切行动的最终目标。 我国汽车产品开发产业的发展,需要呼唤第三种力量,以便更好地发挥市场与政府之间无从发挥的自组织作用。 在一个没有产品自主开发能力的汽车企业里,也就没有它的市场存在与发展可言  相似文献   

10.
目前,汽车产品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技术的竞争,产品开发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产品开发是巨大的系统工程,包括市场调查,确定产品方案,产品设计和生产准备等,产品开发过程也是人材开发的过程,如何保留和培养人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