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安全行车同样如此,通过对大量车辆事故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车辆事故的发生,表面上看是偶然的,但偶然中包含着必然性。每次发生大的车辆事故后,由于善后工作处理不妥当,驾驶员的正常稳定心态遭到“破坏”,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由此产生恶性循环,再次引发车辆事故。因此,认真研究车辆事故后的驾驶员心理状态,探讨加强驾驶员心理调节的方法,对于防止车辆事故的再次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车辆安全工作关系部队建设的全局,牵动部队中心工作的开展,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形成。新形势下,提升科学预防车辆事故水平,坚决遏制车辆事故特别是重大车辆事故发生,对促进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树立事故可防的信心客观上讲,军车数量庞大,动用频率和动态化程度高,影响行车安全不确定因素多,防控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使车辆安全管理成为部队管理中比较脆弱的一个环节,但这并不等于车辆事故就不可防。(一)事故发生一般都是有先兆的。研究表明,每次严重事故之前,平均会发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行车安全,各级部门都有法律、法规和各项措施,但为什么车辆事故仍然得不到有效遏制?笔者认为驾驶员朋友只有强化三种观念,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车辆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4.
客车行车事故一般发生在运输过程中,因此人们多将行车事故发生的责任更多的集中在运输行业上。但导致客车在运输途中发生事故的原因,多由于车辆未进行定期维修保养导致车辆老化,对驾驶员培训不到位、不过关,或未能进行充分调度导致疲劳驾驶、高速行驶等现象。因此,在客运行车中客运站对行车事故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对客运站的安全管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预防车辆事故,是部队“双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减少车辆事故,确保部队安全稳定,笔者编写了《预防车辆事故透视》系列文章,旨在探索预防车辆事故的特点和规律,为部队有效防止车辆事故的发生提供一些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车辆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并潜伏诸多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机械、电气等方面前兆故障隐患。但这些前兆小故障隐患,往往容易被忽视,特别是车辆一些电气、电路方面被忽视的前兆故障,从而造成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车辆电路短路、自燃、自爆的事故发生,严重的电气事故不仅造成车辆报废,还会危及人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新能源客车市场发展迅速,新能源客车安全事故问题也不断曝光,这是目前新能源客车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发现,2017年上半年国内外共发生电动汽车起火事故9起,涉及车辆总数却高达98辆。其中,国外起火事故1起、涉及车辆1辆,与2016年同期持平;国内起火事故8起、涉及车辆97辆,与2016年同期的11起事故相比减少3起,但涉及车辆的总数量却大幅增加。可知电动电池原因是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或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零部件故  相似文献   

8.
车辆发生事故的原因很多,一般是由于道路通行条件、情况处置方法、车辆技术状况等造成的,但驾驶员身体因素等内因引起的事故也并不少见。对此,应特别注意。立体盲:视觉感的误区健康的眼睛是驾驶员安全行车的明灯。  相似文献   

9.
瞿均 《驾驶园》2006,(3):48-49
1、车辆追尾事故现场处理 在高速公路上,车辆一旦发生事故,驾驶员首先要开启紧急信号灯,夜间还要同时开启示宽灯和尾灯,要立即抢救伤员,保护好现场.如遇死者须做好标记后抬到路边,防止连环事故的发生.并在车后150米处放置警示标志,向后续车辆的驾驶员发出信号,以免再次发生追尾事故确保安全.很多连环追尾事故的发生,就是驾驶员没有来得及或没有想到设置警示标志,而造成了更多的车辆追尾.  相似文献   

10.
案例 2001年1月6日早晨,鲁东南地区的莒南县境内下了一场小雨.孰料就因为这次降雨,便给这个县带来了一连串不期而至的祸端:发生了多起车辆追尾和由行人横过公路引发的事故.在车辆追尾事故中,所幸只是造成车辆不同程度的创损,没有人员伤亡;但在2起行人横穿公路事故中,却分别造成1人死亡、1人受重伤的悲惨结局.  相似文献   

11.
选取山西省高速公路2008年至2010年期间多起车辆事故数据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事故车辆的碰撞特征,进一步分析了事故发生的时空分布,确定了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事故发生规律.相关结论对于特殊路段事故防治和安全改造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车辆事故的发生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就其损害程度来讲,可以通过驾驶员自身的素质做到“大祸化小,小祸化了”。这就要求每个驾驶员均应了解和掌握车辆遇险时的处置方法。一是不要惊慌失措在遇险情况即将发生时,驾驶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减轻事故损害的首要条件。据有关资料显  相似文献   

13.
张国华 《汽车运用》2007,(11):27-27
依据车辆事故规律成因预防控制通过对车辆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尽管触发车辆事故的因素很多,但其中多数可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将其避免。  相似文献   

14.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2007年1~8月,上海发生了3起出租车驾驶员因身体原因猝死车中的事件,虽未引发车辆事故,但是由于驾驶员的身体不良因素而引起的车辆事故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这些车辆事故发生的内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1月20日,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郸段发生一起追尾事故,一辆自动驾驶功能的轿车直接撞上一辆正在作业的道路清扫车,轿车当场损坏,驾驶员不幸身亡。事故发生前:车辆有超速驾驶行为从事故车辆的行车记录仪视频当中可以看到当天天气晴好,车辆速度也并不快。驾驶员在发生事故的一分钟前还哼了几句歌,而随后便毫无防备地撞上了前面的道路清扫车。事故发生后,道路清扫车的驾驶员进行了报警。由于事故发生在京港澳高速河北高速交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汽车安全控制技术可以分为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两种。主动安全技术就是指车辆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能避免事故发生的安全控制技术。被动安全是指事故发生时,能减轻人身伤亡的安全控制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在现代车辆智能  相似文献   

17.
杨学友 《汽车运用》2014,(11):34-35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文规定:没有检验合格标志的车辆禁止上路。据此,保险公司可否对未年检的被保险车辆发生的事故损害一律拒绝赔偿?以下3种情形下保险公司应依法赔偿。一、未年检的车辆肇事后烩验合格,保险公司应理赔案例2012年11月29日,孙女士在某保险公司购买了车辆损失险及其他商业保险,保险期限自2012年12月1日起至2013年11月30日止。2013年lO月21日,赴女士驾驶被保险车辆与李某驾驶的车辆发生碰撞。《交通事故责任书》认定强女士操作不当,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事故发生次日,警方委托车辆安全技术检测站检验。结果为该车制动、转向、喇叭均合格。事后,孙女士与保险公司协商相关赔付事宜,保险公司认为,涉案保险事故发生时,由于被保险车辆行驶证未进行年审,根据《家庭自用汽车损失保险条款》的有关约定,发生保险事故时被保险机动车未按规定检验的,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孙女士委托物价评估机构对车辆损坏及修复费评估,经评估,维修价格为3,64万元。评估费用为1900元。孙女士起诉保险公司后,法院审理认为,事故车辆虽然未按时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但该车在事故发生的次日经检验,制动、转向和灯光均合格,被告以原告未依法办理车辆年审手续为抗辩理由拒绝赔付,不予支持。据此,法院判决该保险公司予以孙女士包括评估费在内的全额理赔。  相似文献   

18.
为了预防和减少高速公路碰撞事故的发生,及时向高速公路一定范围内的相关车辆提供事故预警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高速公路车辆碰撞事故预警模型。首先,基于4G和DSRC通信网络构建了高速公路通信场景与事故预警框架。其次,建立了高速公路环境下双车道两车相撞的事故场景,分析了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发生碰撞的动机以及可能发生的碰撞事故类型。最后,分析了追尾碰撞与侧向碰撞发生之前两车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接近的全过程,探索两种碰撞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建立潜在碰撞事故判定规则,并基于车路协同技术建立了以时间、位置、速度、车间距以及制动距离为参数的车辆追尾碰撞预警模型与车辆侧向碰撞预警模型。针对实车场地试验对碰撞事故测试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基于Veins仿真平台搭建了具备4G和DSRC异构通信网络环境的高速公路车联网仿真场景,对两种事故预警模型的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车速低于120 km/h的情况下,通过潜在碰撞事故判定得到预警结果,并给相关车辆发送事故预警消息广播,能有效避免追尾碰撞和侧向碰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郑光 《汽车运用》2010,(9):18-18
<正>辩证法告诉我们,车辆事故不可预见,但是可以预防。当我们在分析车辆事故原因,查找教训时,不难发现,事故是多个因素积累、多个环节失控造成的。当这些有可能诱发车辆事故的环节积累在一起而又没有被重视时,就有可能酿成事故。车辆的使用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影响和制约车辆安全管理的环节很多,只有找准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才能有效控制车辆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逍客汽车采用了博世最新的VDC(BOSCH 8.0 ESP)N统,VDC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能够协助车辆保持稳定行驶的安全控制系统,VDC不会改变车辆行驶的物理特性,但当轮胎的摩擦系数超过其附着系数的极限时,VDC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协助车辆保持行驶的稳定性: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操控来减少事故的发生,在出现不可避免的碰撞情况下,车辆利于被动安全的特性来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员。据调查数据显示:车辆失控是导致43%致命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