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为了在船舶这样复杂的平台上实现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在进行船舶总体电磁兼容性设计时,通常将安装有可能对电磁敏感的设备的舱室,设计成屏蔽舱室.本文从船舶总体电磁兼容性出发,就有关标准中规定的设备及分系统对电磁环境的要求,与目前船用贯穿屏蔽舱室的穿舱电缆、管道和通风口等屏蔽装置的屏蔽性能进行综合考虑,对在屏蔽舱室屏蔽性能中起关键作用的屏蔽门的屏蔽效能指标的合理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舰船精密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磁波,严重干扰了其它设备的运行,给舰船航行带来了风险。为此,进行舰船精密机械设备的密封质量检测(EMC)分析研究。该研究分为3部分,先是分析舰船精密机械设备密封方法,包括屏蔽和滤波2种,然后利用辐射干扰测量系统对密封效果进行检测,最后以船舶气象仪为对象,进行仿真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屏蔽和滤波2种方法的电磁波密封质量都较好;滤波方法的密封效果要好于屏蔽方法的密封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小海 《机电设备》2021,38(6):89-93
针对凝汽器水室异常壁厚减薄问题,通过采用检测冷却水、水室内壁白色附着物和牺牲阳极块表面附着物化学成分的方法,分析壁厚减薄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对应的防腐蚀建议.结果表明:凝汽器水室异常减薄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冷却水冲蚀导致,而且壁厚减薄程度与液流冲击强度有关.通过设置防冲板、进行水室结构优化或者估算剩余寿命的方法,可以改善凝汽器水室的壁厚减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电磁屏蔽织物正广泛应用于保护人员不受电磁辐射的伤害,且由于其柔软轻便,适于用作射频防护服材料.为了准确评估射频防护服的屏蔽效能(SE),需要首先研究电磁屏蔽织物的特性.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评估电磁屏蔽织物的屏蔽效能.将薄层电磁屏蔽材料视为平面金属丝网结构,从而推导出其SE,通过选取几种典型的电磁屏蔽织物对其SE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以配备LNT A-BOX专利围栏系统的液化天然气船LNT45次屏蔽安装为工程背架,对次屏壁安装平台结构形式进行合理设计并利用ANSYS Workbench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选取最危险工况对其进行强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安装平台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从而为A型罐LNG船提供了一种新式结构的次屏蔽安装平台。  相似文献   

6.
电缆屏蔽技术在EMC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工程实际中出现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了决定多芯屏蔽电缆屏蔽性能的关键因素,阐述了"pigtail"效应的产生机理,运用理论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GJB151A-97相关项目试验,证明了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自适应抗磁技术是研究一种有源的磁屏蔽技术,可实时检测来自三维空间的磁场特征,同时自适应产生一个反向抵消磁场,以达到磁屏蔽的目的。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自适应抗磁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研制过程听关键技术及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核动力舰船生物屏蔽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核动力舰船生物屏蔽不同陆上核动力装置生物屏蔽,其重量、体积受到极大限制,屏蔽空间也极度不规则。如何设计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体积小、重量轻、相对性能最佳的生物屏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概述了核动力舰船生物屏蔽设技术的特点和要求;总结了核动力舰船生物屏蔽设计的一般方法、设计流程和生物屏蔽材料研制及应用情况;提出了将点核积分法同蒙特卡罗方法相结合的核动力舰船生物屏蔽设计方法,可为核动力舰船生物屏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核动力舰船生物屏蔽不同陆上核动力装置生物屏蔽,其重量、体积受到极大限制,屏蔽空间也极度不规则。如何设计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体积小、重量轻、相对性能最佳的生物屏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概述了核动力舰船生物屏蔽设技术的特点和要求;总结了核动力舰船生物屏蔽设计的一般方法、设计流程和生物屏蔽材料研制及应用情况;提出了将点核积分法同蒙特卡罗方法相结合的核动力舰船生物屏蔽设计方法,可为核动力舰船生物屏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方舱的屏蔽原理和屏蔽效能的计算及测试方法,针对方舱舱门屏蔽效能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某电磁屏蔽方舱舱门进行了对比测试.  相似文献   

11.
随着船舶行业技术逐渐向高端化发展的趋势,综合电力系统技术作为未来清洁高效环保的发展方向日益被重视.船舶电力系统的电源、配网、用能3部分相互影响,用能日益提高,电源部分的高密度、大容量要求严格,多相设计是满足目前电源大容量需求的主要途径.分析当前常用的配网结构,直流区域配电网技术具有结构适宜、安全性高的特点.结合区域配电的思想,本文提出配电网区域邻接矩阵负荷管理办法,对电网多级负荷的运行状态、负荷计算、能量管理及其网络重构进行分析,对飞轮储能系统进行分析,相比传统的邻矩阵算法,分区管理思路能够减少计算量,辅助能量管理系统提高船舶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船舶分舱设计是船舶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精确地描述设计者关于舱室划分的设计思想和建立数字化的舱室实体模型是研究的重点.利用VB.NET开发语言基于三维造型软件开发了船舶舱室设计程序,实现了船舶舱室的数字化设计及舱容要素的计算.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某型加固机箱屏蔽效能的计算分析,论证了缝隙对屏效的严重影响,提出在结构工艺上保证机箱的电磁屏蔽性和抑制电磁干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地铁隧道建设过程中主要通过地表沉降监测反映盾构施工的安全状态,Peck公式一直被认为是最简单实用的隧道施工期地表沉降计算方法,因此针对其适用性和参数取值问题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文中结合盾构施工的特点,探讨盾构施工中引起地层扰动的主要因素,通过在建地铁隧道的实测地表沉降数据分析Peck公式的适用性和参数取值问题,并探讨了几种特殊情况下的地表沉降规律,以指导施工方案的调整,减小施工的环境影响,同时保证隧道自身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5.
桩基重力式支护结构由重力式胸墙和双排桩组成,是一种半刚性半柔性支护结构。对该结构的设计,相关单位根据规范采用平面钢架弹性支点法计算下部双排桩,同时将上部胸墙简化为悬臂梁进行计算,但由于胸墙为刚性体,受力特征及对双排桩的约束与悬臂梁不同。为了系统研究该结构在不同计算模型中的变形及内力分布特征,对比规范设计和实体模型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参照相关规范设计时,上部胸墙产生线性位移,后排桩的弯矩及剪力都大于前排桩;而在实体计算模型中,上部胸墙发生平动位移模式,由于基坑开挖受到主要的土压力差作用,前排桩产生的弯矩和剪力都大于后排桩。  相似文献   

16.
王君  刘福臣 《港工技术》2010,47(5):51-53
为寻求坦墙条件下土压力计算方法,建立坦墙土压力判别式,给出不同情况下坦墙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对于填土水平时的坦墙,可采用朗肯理论或库伦理论计算土压力,前者计算简单方便,后者计算复杂;当填土面倾角等于土的内摩擦角时,由于墙背临界倾角等于零,即第2滑动面为通过墙踵的垂直面,因此,对于俯斜式挡土墙,无论墙背的倾角多大,须按坦墙情况计算土压力。  相似文献   

17.
乐砾  吴遵奇  陶然 《水运工程》2017,(12):240-244
依托在建的以色列阿什杜德港项目,针对其Q27板桩码头受工程区域冬季风暴影响,越冬防护工程量大且越冬结构安全风险大的问题,以及受现场设备资源制约,工效不足以在冬季之前完成闭合结构的问题,研究通过在板桩码头后方陆域吹填形成沙堤对后排锚桩形成保护并进行陆上沉桩施工的成套技术,成功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该技术具有施工连续性好,在强浪条件下可实施性强等优点,可为类似施工环境下的深水板桩码头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岩  沈琪  俞孟萨 《船舶力学》2016,20(8):1036-1044
利用Elder空腔声学模型,分析了典型空腔腔口剪切振荡和刚性壁腔体声模态的频率特征。采用模态法建立了弹性壁腔体模态声阻抗计算模型,并计算分析了腔口剪切振荡与弹性腔体耦合的归一化声辐射函数。研究表明弹性壁提供的附加压缩性,降低了空腔模态频率,增大了腔口剪切振荡与空腔模态耦合共振及强声辐射的可能性,并由试验验证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9.
复杂结构阴极保护设计中电流屏蔽效应数值模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结构的阴极保护优化设计是实际工程中的一个难题,本文采用以边界元法为基础的数值模拟仿真技术,模拟计算潜艇上层建筑区域阻挡式和吸收式2类电流屏蔽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杂结构阴极保护设计中结构电流屏蔽效应的影响随着遮挡物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当该遮挡物小于一定值后,阻挡屏蔽效应影响消除;气瓶等设备对保护电流的屏蔽效应明显,阻碍阳极提供保护电流.气瓶、高电位金属管路等设备与艇体间的绝缘措施良好时,不产生吸收式屏蔽效应;气瓶、高电位金属管路等设备与艇体结构间的绝缘措施失效时,将产生吸收式的屏蔽效应.对于潜艇上层建筑这种非常复杂结构阴极保护系统的设计,基于边界元法的数值仿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T型接头焊趾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型接头是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典型结构形式之一,其焊趾处常常是疲劳热点区域。T型接头焊趾表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是船舶与海洋结构的、基于断裂力学安全评定和疲劳寿命预测的基础。本文对T型接头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尤其是Bow ness等人提出的T型接头焊趾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导出了形式简单,物理意义明确的T型接头焊趾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简化计算公式,并和相关的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本文简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