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许多城市往往是凭借经验规划建设现代有轨电车,针对目前有轨电车线路存在的乘客体验性差、未达到预期客流强度以及线路规划不合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有轨电车建设时序确定方法.首先对现代有轨电车在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定位进行识别,不同的功能定位将影响有轨电车的建设时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有轨电车的建设时序方案,通过分析有轨电车...  相似文献   

2.
马强  梁菁  吴斐琼 《城市交通》2023,(5):46-57+84
有轨电车在国内外城市中的发展状态和作用差异很大。科学引导中国城市有轨电车的发展,对于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和城市轨道交通层级、优化其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匹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决策管理、技术标准两方面进行深层剖析,认为对有轨电车的误读误用、对有轨电车发展阶段的非客观认知、现有相关技术标准的混乱等是造成中国有轨电车尴尬现状的主要原因,亟须从总体层面厘清有轨电车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匹配关系。从与绿色交通理念、多尺度城市空间结构、人性化街道契合角度分析了欧洲有轨电车的成功经验。最后,从有轨电车与城市协调发展出发,对有轨电车的顶层战略、决策制定、规划策略、建设管理,以及线网规划关键指标等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南京市江宁区现代有轨电车规划为例,通过现代有轨电车在江宁区发展中的适应性分析,结合客流需求和线网规模分析,明确现代有轨电车在江宁区的功能定位; 基于 “分层级”的规划思路,综合考虑客流需求预测、廊道选择和建设时序等因素,形成江宁区现代有轨电车线网布局规划方案,旨在验证现代有轨电车规划方法相关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进一步提高现代有轨电车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国内已有14座城市开通运营了20条有轨电车线路,总里程232.7公里,截至2017年10月,我国正在规划建设有轨电车的城市18个,在建线路450多公里。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张江有轨电车、江苏南京河西有轨电车、淮安有轨电车、深圳龙华有轨电车的线路设置、客流量以及运营现状,研究首期线路如何设置,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最大化的形成客流效益。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之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共识,现代有轨电车的建设规划也逐步兴起。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建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求城市管理者在做出适应城市自身发展的有轨电车建设决策实属不易。梳理了国内外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情况,分别从城市化进程、客流保障、发展模式、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角度阐述了现代有轨电车建设的先决条件,探讨了现代有轨电车发展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南京市江宁区现代有轨电车规划为例,通过现代有轨电车在江宁区发展中的适应性分析,结合客流需求和线网规模分析,明确现代有轨电车在江宁区的功能定位;基于"分层级"的规划思路,综合考虑客流需求预测、廊道选择和建设时序等因素,形成江宁区现代有轨电车线网布局规划方案,旨在验证现代有轨电车规划方法相关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进一步提高现代有轨电车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的科学性与运营效率,研究了有轨电车运营网络的特征与指标,建立了基于客流需求特征的运营网络搜索方法;考虑有轨电车网运分离特点,应用客流需求-运营效益建立了节点-边集网络;以断面客流量为依据,采用切比雪夫法则确定初始选择阈值,通过计算重要度、"节点-流量"矩阵,建立了时间效益-票价-运营成本的最优运营效益模型,对有轨电车运营线网进行筛选,结合遗传算法对运营网络总规模进行控制;基于西咸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方案,筛选出14条有轨电车运营线路,通过MATLAB软件进行运营网络最优化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有轨电车最优运营线路长度为24~25km,运营网络总规模为339.5km,得出的运营网络与最优效益、断面客流分布、线网布局、客流需求特征、重要客流集散点等网络要素有较好的匹配,且大部分运营线路长度小于30km,满足一般有轨电车运营网络要求;该优化方法考虑了有轨电车规划与运营过程中诸多实际因素,通过对搜索过程的整合与量化,得出的优化结果与需求特征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8.
电车-列车系统是城市有轨电车与市域铁路的融合系统。欧洲城市引入电车-列车系统的实践经验表明,轨道交通系统市域线与局域线具有直通运营的可行性。引入电车-列车系统实现优势互补,需要充分衡量系统的复杂性与适应性。首先,从接口标准、车辆条件、运营管理三个方面分析电车-列车系统的技术条件。其次,从客流适应性和经济实用性角度分析电车-列车系统适应性。最后,结合上海市规划情况,对电车-列车系统发展必要性和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电车-列车系统在上海市具有客观发展需求,同时具备充足的网络设施基础和客流基础,进而提出主城区、外围地区分类发展策略以及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五一"四天小长假有轨电车总客流95619人次,日均客流23905人次,"五一"假期首日单日客流32675人次,创历史新高,这也是继2016年5月1日创下单日客流29351人次记录后,广州有轨电车再次刷新单日客流记录。据悉,为做好"五一"节前安全隐患排查和保障工作专项检查,有轨电车电车提前对停车场租户、设备房、车库及万胜围高压所、悠  相似文献   

10.
公交优先发展背景下,以泉州市有轨电车线网规划为案例,分析城市"组团式"空间结构特征、交通需求特征,以此为基础确定组团式结构城市公交发展模式选择,提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方案。从与轨道线网的协调性、城市空间结构的适应性、客流通道适应性等角度论证线网规划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线网规划过程、论证方法可为"组团式"空间结构城市中运量线网布局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有轨电车系统规划设计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有轨电车系统规划设计的关键在于认清其在轨道交通系统中所处的功能地位和发挥的价值作用。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背景出发,解读有轨电车面临的发展机遇。探讨合理构建有轨电车系统的规划设计思路,以及有轨电车如何适应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需要。重点阐述在有轨电车规划设计过程中如何实现与多层级轨道交通系统的协调、与城市空间用地的互动,以及与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衔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对发展有轨电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首先,明确有轨电车的定义及发展历程,之后以美国波特兰市有轨电车为例介绍有轨电车的最新发展,在此基础上总结有轨电车的种类及特征,最后对有轨电车在公共交通中的作用、有轨电车的适用性及规划设计原则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技术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国有相当多的城市在筹备建设有轨电车系统,许多车辆企业也在积极研发低地板车辆。首先介绍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类型和研究实践。然后,详细阐述了低地板车辆技术特征,包括模块化设计、低地板设计、减震降噪设计、适应城市道路设计、独立轮转向架、制动系统、供电方式以及安全设计。最后指出,低地板车辆在结构、参数和性能等方面的多元化将增加车辆运营和维修的难度,中国应尽快规范化、标准化低地板车辆和有轨电车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城市群背景下公路客运通道与城市交通网络衔接模式选择问题,本文首先基于城市群中各类公路通道特点,量化城市群中城市间通道结构形式,建立城市群通道体系宏观架构模型,对城市群公路客运通道进行分类;其次,提出衔接模式选择模型,通过赋权计算综合城市基础属性指标,根据得到的城市发展规模指数对其进行分类.随后,基于城市连接通道的类别及城市属性,计算判断通道与城市交通网络衔接形式.最后,对成都平原城市群进行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衔接模式判断模型能够量化城市群客运通道类型与城市发展规模,有效判断城市群公路客运通道与城市衔接模式,能够为城市群公路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客运通道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从客运通道的拓扑结构和空间形态分布两个角度分析了珠三角客运通道的结构特征,并提出了现状问题. 研究表明:珠三角客运通道的各种运输方式中铁路的运输效率最高,公路的鲁棒性最好;客运通道的演化是短期和长期生存效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珠三角客运通道具备分形特征,公路的网络覆盖度最大为1.495,铁路最小为1.050. 指出铁路发展相对滞后,在规划轨道网络建设完成后,网络连通性将增大3倍,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轨道交通网络的标准熵将增加4.48%,轨道交通网络覆盖度将增大36.19%,客运通道结构将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有轨电车的发展历程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回顾有轨电车的起源、发展和衰落历程,总结世界各国对有轨电车进行现代化改造的两种做法:针对路权和车辆、仅改造车辆。在此基础上,明确有轨电车的概念,从线路、车站、车辆、信号、运营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其技术特征,指出在有轨电车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其运营特点,不能过高估计其客运能力。最后指出,要冷静而理性地思考中国当前有轨电车规划建设热潮,并在有轨电车名称的规范、适用范围、建设标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高速客车转向架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速旅客列车是增加铁路运能最为有效的措施,高速客车的关键技术是转向架。介绍了国外高速铁路及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发展过程、基本结构和近年来新技术的发展概况,并简述了中国客车转向架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现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发展中国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基本模式,指出应借鉴国外客车转向架技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客车转向架。  相似文献   

18.
过去30年,深圳城市空间逐渐由原特区内的带状组团拓展至现阶段的全境轴带梯度推进,并出现与城市规划期望的多中心组团化相背离的发展趋势。总结深圳市城市空间拓展与交通设施布局互动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及教训,提出多中心组团化空间结构下的交通组织模式。强调结合城市不同功能中心布局客运枢纽,重点关注全国性、区域性、全市性三个层级的客运枢纽。依托城市"三轴两带"形成骨干交通走廊,为未来空间发展预留弹性空间。基于多中心组团化空间发展愿景以及规划预测出行分析,划分六大交通政策分区,并给出不同分区的居住人口、就业岗位等指标,公共交通发展目标,以及需求管理措施等发展指引。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中,客流资料是项目的必要性论证、方案比选、确定系统规模、进行效益分析的基础.通过对我国十几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30多条线路客流预测资料的分析,结合规划设计的技术决策过程和处理实际问题时的思路,建立了客流分析方法,提出不能仅靠"远期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来确定系统规模,应考察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是否能得到"高断面流量区间"的支撑;阐明了客运量可能的发展趋势;建立了以车站、路段为单元的客流空间分布研究方法和全日客运量时段分布研究方法;提出了应对系统、环境发生变化时的客流预测结果的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郑西客运专线的基本情况及沿线公路客运的现状,对比了客运专线动车和公路客运的技术经济条件,在分析国内已开通客运专线地区公路客运所造成的冲击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对郑西客运专线沿线客运市场的未来变化做了预测,并结合沿线客运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公路客运业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