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16届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广州市实施免费公共交通政策,所有广州市民、外地乘客均可享受免费搭乘地铁服务,地铁线网承受了超常规大客流压力.重点分析了亚运会免费政策实施期间,广州地铁在客运组织方面存在的难点.介绍了采取多举措完善客流控制、全方位组织客运演练、定时启动网控措施、重点把控客运安全关键节点、与属地政府实施联动、...  相似文献   

2.
目前广州地铁已建成并开通10条线路。地铁步入网络化运营阶段后,客流量剧增,通达性增强,服务范围和运营信息量增大,咨询、求助等乘客事务将随之增多,对站务运作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站务运作效率的提升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优化。分析站务运作的现状,提出采用智能技术促进乘客自助服务以及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内部运作效率的两大提升方向。通过车票移动电子支付、闸机事务自助处理、边门电子改造、手持式BOM、站务巡视智能报修、开发客运服务管理系统等优化措施,提升站务运作效率,以满足网络化运营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地铁步入网络化运营阶段后,客流量剧增,通达性增强,服务范围和运营信息量增大,对客运服务信息发布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客运服务信息发布的现状及网络化运营后面临的风险和难点,提出优化应急信息发布渠道和范围、采用智能化手段提升信息发布水平、加强乘客多路径出行引导、新增快慢车宣传指引等提升措施,以满足乘客的知情权及出行需求,提高网络化运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要成为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强国,相关标准国际化是重要的方向。分析对比了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和国际主流客运服务标准规范的目标、原则、方法和内容,认为我国现行标准存在服务质量视角、定义、质量框架、质量改进方法、质量评价准则的差距;缺少乘客运输能力、乘客评价服务质量、乘客权利、残疾人服务权利和监管方面的内容。提出标准的国际化主要内容和目标包括服务质量准则、服务承诺和满意度、城市轨道交通的“公共”属性、监管和决策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5.
地铁乘客信息系统PIS是利用地铁全线运营区域的等离子显示屏PDP、高亮全彩LED屏、列车LCD液晶显示屏等,提供面向乘客的导乘信息、运营信息、公益商业广告、地铁服务宣传的数字媒体信息综合发布和管理平台,为乘客提供全面的数字化信息服务。文章对PIS系统构成、功能、技术特点作了简要阐述,对南京地铁2号线乘客信息系统车地无线传输进行了分析,并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与服务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乘客对高速铁路客运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以乘客为中心,抓住乘客需求,提升服务质量是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论述高速铁路乘客的客户体验、客户体验价值的概念和特征,从期望和感知两个维度分析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并详细阐述体验价值与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之间的内涵关系,帮助铁路企业从本质上认识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与乘客预期的各项差距,对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机车电传动》2021,(3):118-124
为解决智慧车站应用需求繁多、设计和建设尚无统一标准、应用项点还需实际检验和完善的问题,从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乘客服务和设备维护等对智慧车站建设运营的需求出发,围绕车站综合运管平台、乘客服务、运营管理和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智慧车站总体构架,并明确了智慧车站建设的关键技术,为未来轨道交通车站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思路。以智慧运管平台为核心,以运营管理、运维管理和乘客服务为基础的智慧车站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车站管理效率,缩短应急响应时间,降低运营管理成本,将成为智慧车站建设和推广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客运交通就是运用交通工具去组织乘客安全、有序、快捷地流动,其服务对象是人,因此在组织乘客流动的全过程中,都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我们的服务宗旨.轨道交通是大容量、高速度的客运交通系统,建设费用高,建设周期长,运营服务面大,一旦建成就难以更改,所以建设、运营各个环节更要贯彻以人为本这一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9.
分析广州地铁3号线现状,针对目前客流猛增的特点,探讨有效缓解站台客流过大导致的压力,给乘客提供更加安全、准点、舒适、快捷的乘车体验的措施。通过及时转变运营管理理念,从行车调整、乘务运作和客运组织等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增加上线列车数量、缩短行车间隔的方式、快速疏导候车乘客等措施,减少列车站外停车的概率,提高列车准点率。  相似文献   

10.
根据广州地铁1、2号线的线路、接触网和列车等设备特点,介绍了广州地铁1、2号线列车被迫在区间隧道停车后在隧道内疏散乘客的执行原则和组织办法.  相似文献   

11.
装有侧向疏散平台的地铁区间乘客疏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州地铁3、4号线装有侧向疏散平台的情况,对在设备故障和紧急情况下的区间乘客疏散进行研究,探讨乘客步行、本线来车驳运和邻线来车驳运三种疏散方式的组织办法,提出装有侧向疏散平台的地铁区间乘客疏散方案.  相似文献   

12.
根据广州地铁1、2号线的线路、接触网和列车等设备特点,介绍了广州地铁1、2号线列车被迫在区间隧道停车后在隧道内疏散乘客的执行原则和组织办法。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评价体系存在地区差异,没有一套通用的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方法。这限制了城市之间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工作的交流,不利于横向比较而共同提高。以上海地铁为例,从评价指标、指标表现数据的获取、层次分析加权计算评价结果到对评价结果进行满意度-重要度的二维分析,都作了详细阐述,提出了一套可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方法。对上海地铁客运服务质量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其客运服务质量水平及各评价指标表现,给出了以乘客感受为中心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铁车站客流组织就是地铁车站的人群管理,在概念上应该是相同的,地铁车站的人群管理与大型集会场所的人群管理一样,都需要使人群有序、安全地移动。同时,地铁车站乘客的特性同样具有人群管理中的行为特点和群体特性,同样具有不同人群的构成因子以及所处环境人群的不同状态。因此.针对不同特征的乘客群体的表现需要在时间、空间、信息和产生能量间的相互作用方面的特点制定客流组织的对策,并实时动态地监管乘客的安全,同时需要配备具有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工作人员,执行管理计划和实施紧急预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内各地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建设和运营规模的快速发展,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以广州地铁在知识管理方面的思考与初步实践为例,通过分析国内城轨企业知识管理现状,剖析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论证开展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炼知识管理总体思路与实施策略,总结初具系统性的知识管理实践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并展望未来城轨知识管理的应用场景,供城轨同行参考。通过推进知识管理,广州地铁员工对知识管理的认知度、参与度与贡献度得以明显提升,广州地铁向广大员工提供了管理标准、科研成果、乘客服务、新员工学习、员工服务、档案等知识专题服务,并将知识融入企业创新进程中。  相似文献   

16.
装有侧向疏散平台的地铁区闻乘客疏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广州地铁3、4号线装有侧向疏散平台的情况,对在设备故障和紧急情况下的区间乘客疏散进行研究,探讨乘客步行、本线来车驳运和邻线来车驳运三种疏散方式的组织办法,提出装有侧向疏散平台的地铁区间乘客疏散方案。  相似文献   

17.
大客流地铁运营组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广州地铁1、2号线为背景,从客流分析、行车组织、客运组织、票务组织4个方面提出大客流地铁运营组织办法,并简析了突发特大客流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伦敦地铁的发展建设历程,并系统总结了伦敦地铁的设计运营服务特色。在线路设计方面,线路共轨设计提高了乘客的换乘效率和成本,线路多个安全出口设计为突发事件下的乘客紧急疏散提供安全保障;车站设计方面,重点突出了其公共环境设计的艺术化、同站台换乘的先进性和节能减排设计的自觉性;服务方面,介绍了伦敦地铁灵活的列车开行模式、多样的票务组织以及便捷的接驳服务。伦敦地铁的运营管理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地铁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为加强铁路运输技术规章统一管理,2020年7月23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发布了《中国铁路运输技术规章管理办法》(简称新《办法》),新《办法》于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新《办法》完善了技术规章体系构架,修订了技术规章定义,扩展了技术规章管理范畴,技术规章体系总体上分为行车组织、客运组织、货运组织三个类别;优化了管理体制,明确提出了建立以国铁集团层面制定技术规章、铁路局集团公司层面细化补充、运输站段层面落实技术规章  相似文献   

20.
南京地铁2号线列车乘客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越来越注重对乘客的服务质量,地铁运营“以车辆为中心”的运营模式正在向“以乘客服务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发展。南京地铁2号线列车乘客信息系统(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PIS),体现了“以乘客服务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而提高地铁运营的公共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