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充分发挥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地铁车辆的电空配合制动和电制动能力,需要对其进行验证试验。首先简要介绍了地铁车辆电气制动、空气制动以及电空配合制动的制动方式,然后在不同负载、不同速度级和不同制动级位的情况下,对该地铁车辆采用了电空配合制动的方式进行了加载试验和载客试验,最后利用各工况下制动过程中的实测参数计算出列车的电制动力,从而对该列车在整个制动过程中的电制动能力作出评判。载客试验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在低载荷(AW0)情况下,车辆的电制动能力能发挥到设计值的113%;在高载荷(AW3)情况下,车辆的电制动能力发挥到设计值的93%;车辆的电空制动切换点分布的均值为6.25 km/h。实际测试数据充分验证了该地铁车辆电制动发挥能力和电空配合关系。  相似文献   

2.
上海明珠线地铁车辆空气制动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杰 《铁道车辆》2004,42(7):7-11,15
介绍了上海明珠线地铁车辆空气制动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和参数,阐明了空气制动系统的控制原理、制动力分配原则、空气制动管路系统和电空混合制动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地铁车辆车轮踏面异常磨耗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车辆车轮踏面异常磨耗随速度提高使其运营成本逐渐增加。对于运营速度80 km/h的城轨车辆,基础制动方式基本采用踏面制动+合成闸瓦,就城轨车辆主要采用的踏面制动方式、车轮及闸瓦热负荷匹配特性、电空制动力分配比以及黏着利用等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基础制动在运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城轨车辆制动的特点展开分析讨论,探讨造成地铁车辆踏面异常磨耗的根源所在,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地铁车辆的电空混合制动原理进行了概述,并针对沈阳地铁车辆电空混合制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电力机车多采用空电联合制动,而较少采用空电混合制动。文章以悉尼地铁工程车为例,设计了一种基于UIC标准制动系统的空电混合制动控制方案,详细介绍了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并分析研究了空电混合制动的激活条件和控制逻辑,以及在几种不同典型制动工况下空气制动与电制动的分配情况。经试验验证,各工况下的制动力分配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自动驾驶模式下城轨列车停车时的冲欠标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城轨交通用户,为提高系列化标准地铁列车自动驾驶模式下的停车精度,从影响车辆制动性能的电制动力、电空配合、空气制动预压力控制、空气制动力、闸瓦、闸片以及轮轨黏着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既有线路列车实际运营测量数据,验证电制动力发挥精度、电空配合参数、空气预压力大小、闸瓦闸片摩擦因数与表面状态以及轮轨表面状态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列车停车精度,通过试验调试与线路验证,给出提高系列化标准地铁列车自动停车精度的制动性能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地铁车辆直通电空制动系统中风源系统的原理分析和参数计算,为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设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车辆制动过程的电空制动控制技术,该技术充分发挥牵引系统电制动力,减少不必要的空气制动补充,同时利用EB0(即:电制动制动至零)模式控制电空转换过程。实际应用表明:该电空制动控制技术即能满足ATO自动驾驶准确停车的控制要求,同时大大降低了制动闸瓦及车轮踏面的磨耗,为轨道交通车辆电空制动控制技术提供了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9.
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车辆制动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车辆制动系统。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管理的原则及主要内容。结合车辆制动特性分析说明了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的车辆混合制动模式及制动力分配方案,并分析说明了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车辆停车制动管理的特点。介绍了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车辆制动控制原理及网络结构,结合制动控制原理对深圳地铁I号线续建工程车辆制动管理实现方式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轨车辆在雨雪天气制动力不足现象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车辆频繁出现制动力不足是由于动车电制动滑行造成的,而电制动滑行原因是雨雪天气高速、大级位制动时动车电制动需求黏着系数大于可用黏着系数。根据故障原因,提出了在雨雪模式下将50~80 km/h速度时的电制动包络线由恒力改为自然特性,并在该模式下由原来的优先发挥动车电制动策略改为网络系统将整车制动需求值的三分之二作为电制动需求值发送给动车牵引控制单元的优化策略。最后,更新网络系统与牵引控制单元软件后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电制动包络线和整车制动分配策略后,电制动滑行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车辆在雨雪天制动再未出现制动力不足现象。  相似文献   

11.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控制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动车组的一些特点,在其减速或停车过程中,动能的转移方式除摩擦制动外,更多地采用各种动力制动形式.因此,在列车制动控制技术上,仅采用空气制动机已不可能满足要求,目前一般采用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该系统既具有直通空气制动响应迅速、控制灵活的特点,又包含电空制动列车前后制动作用一致的良好性能,并能使各种动力制动力和空气制动力得到有机的协调控制.  相似文献   

12.
南京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和平 《机车电传动》2005,(5):47-49,69
根据南京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特点,分析了该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作用原理及作用过程,对电制动、能耗制动、空气制动分别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3.
禹建伟  师帅 《铁道车辆》2021,(1):38-41,77
为了提高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运维效率,避免制动系统过度维修造成资源浪费,设计了地铁车辆制动系统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研究了电空制动系统典型部件的故障诊断与故障预测方法,详细叙述了制动系统健康管理系统的功能,提出了制动系统健康管理系统车载PHM单元以及地面PHM平台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厦门地铁1号线停车冲击较大的问题,对其开展优化研究。首先对列车停车冲击进行测试,其次对线网列车停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不同的冲击改善优化方案,如新车设计阶段电制动到“零”的方案、运营初期调试阶段牵引制动级位控制降低方案。重点针对基于电空混合制动策略的既有运营线路制定可减少停车冲击的浮动点电空混和制动控制策略优化方案,由原来的电制动固定速度值退出气制动补充方案优化为电制动浮动速度值退出气制动补充方案,经测试验证,浮动点电空混和制动控制方案的停车冲击更小、乘客乘坐舒适性更优且对标精度更高,运用效果良好,对于制动控制策略方案及启停控制级位策略方案的制定,尤其是既有线路列车冲击改善、对标精度优化等,有较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两种适用于动车组的空电复合制动控制策略,同时介绍空电复合制动控制策略的制动力分配方案、故障运行模式以及信号传输拓扑结构,并就两种控制策略对列车制动力、闸片磨耗、接线复杂程度以及对通信协议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提速客车制动技术(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 制动粘着系数 15.1 影响制动粘着系数的因素及各国制动粘着系数 列车的制动过程实际上就是施加的制动力和外界给车辆的粘着力达到平衡的过程,只要施加在轮对上的制动力不大于粘着力则车辆的轮对不会被抱死,就不会产生滑行.反之,轮对被抱死则会产生滑行.当车辆设计定型后,车辆的各级制动力就不会改变了,也就是说在制动过程中车辆的制动力就不能随着轮轨的制动粘着情况来改变了.而轮轨之间的粘着力则时刻随轮轨接触面的状态、轴重转移等因素而变化.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车辆电制动管理方案的选取,直接影响到制动系统闸瓦的使用寿命。选取合理的电制动管理方案,可以降低制动系统闸瓦的磨耗,延长闸瓦的使用寿命。文章首先对现阶段城市轨道车辆的电制动管理方案进行介绍,然后分别从网络传输延时和空气制动施加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从既有项目的数据进行验证,最终提出应用建议,由牵引系统计算电制动力的电制动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全自动新型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性能。根据牵引电机的特性曲线合理设计出减速度曲线及各级制动力对应的减速度值,详细介绍了制动各级位下电制动力和空气制动力的分配策略,且验证了纯空气制动时,任何工况下制动盘和闸片的热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高倍率制动单元制动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重点分析了偏心轴增力型制动单元倍率随产品位置状态变化的影响,以及制动过程弹簧阻力对制动力变化的影响,从而提出了高制动倍率制动单元制动力理论计算优化方法,并提出了优化制动力线性输出特性的方法,对高倍率制动单元制动力计算及特性优化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介绍南京地铁1号线车辆制动系统的电制动和空气制动作用原理及实施过程,较详细地描述空气制动中的气路执行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