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系统集成作为一种新兴的项目管理方式,是近年来国际信息服务业中发展势头最快的项目管理方式.系统集成是以用户的应用需求和投入资金的规模为出发点,综合应用各种相关技术,适当选择各种软硬件设备等措施,使集成后的系统能满足用户对实际工作的要求.针对系统集成的管理方式、发展方向和管理特点,重点介绍了系统集成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几种具体应用方式和管理特点,对系统集成商的人员配置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今后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一种管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监测数据量的逐年递增,传统数据管理方式存在数据的管理查询难度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总结高速铁路运营监测数据管理经验及项目实际需求,从技术选型、框架设计及模块研发三个方面论述了高速铁路运营期间沉降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过程.通过项目应用试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多维度数据管理及分析,为高速铁路...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各单位各专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互,提高协同工作效率。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管理流程入手,分析业务特点和项目信息的分类方式、利用数据库设计思想和软件开发技术,完成协同工作平台的设计,并根据应用后的反馈信息不断优化,完善信息管理体系和权限分配机制。系统在多个项目中得到应用,有效提高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效率。详细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协同工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流程、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全自动运行FAO项目方兴未艾,给传统列车控制方式和运营组织管理带来了重大变化。本文以宏观角度,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对FAO系统与传统系统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基于筹备新建FAO项目的层面,探讨了运营单位在FAO项目中车站及调度指挥、司乘操作、系统设备运维管理、工期配合等关键环节的筹备要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重点从直驱驱动结构和直驱永磁同步电机两个方面对永磁直驱系统进行了研究,首次实现了在电力机车上的装车应用,并进行了牵引系统的地面试验和整车滚动试验台试验,试验表明了系统在高效、节能等方面的优越性。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为永磁直驱技术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积极推动永磁直驱系统在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动旅客输送系统是一种电脑控制、自动化、无人驾驶的列车.总结了自动旅客输送系统的技术特点、项目应用特点和应用趋势.自动旅客输送系统采用的技术主要有胶轮导向系统和悬索系统.近年来,自动旅客输送系统逐渐从机场走向了中央商务区的旅客运输以及各类交通枢纽的连接运输之中.随着其技术的发展和投融资模式的多样化,使其成为城市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日渐成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其应用涵盖工程所有区域和专业,涉及规划、设计和施工单位等各参建单位以及项目各阶段。BIM技术不仅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管理提供了新型信息化手段,为项目的大数据积累奠定了基础,也为项目管理创新创造了新机遇。在未来BIM技术应用的探索中,从工程项目顶层进行规划,开展BIM技术的总体性应用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从开发建设方的角度,以装配式住宅项目为对象,研究建筑信息模型与住宅项目管理的有机结合,提出在项目信息流传递管理中,项目各参建方的管理职责和工作协同方式。首先对数据信息模型在建筑业应用和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归纳,同时分析阐述了装配式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管理需求,提出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住宅项目中的应用点。通过上海香榭国际项目开发建设实际运用的案例,对提出的假想进行验证,通过信息集成、碰撞检测、4D模拟等建筑信息模型应用,以及成果数据显示,得出BIM技术和信息流管理的项目协同管理模式实际应用能够显著加快装配式住宅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和控制造价。  相似文献   

9.
杭州地铁票务系统电子支付项目分为银联云闪付购票和手机购票两个部分,首先从项目背景和可行性论证入手,简要说明该项目采取直接接入自动售检票AFC系统模式的原因。在系统技术方案的介绍中,重点描述在原有轨道交通清分中心ACC系统中新设的电子支付平台,与银联、支付宝后台系统的网络连接方式,以及在新设硬件平台上的软件设计及业务逻辑,包括AFC各层的交易数据传输、存储和异常处理,最后对电子支付项目上线运行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对该项目后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地铁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从知识管理、业务应用、公共服务等层面,阐述地铁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业务框架和系统技术架构.介绍南京地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概算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移交管理等主要模块的建设实践,最后总结信息化推进落地过程中的经验并提出思考,为地铁同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集成型车号自动识别设备在编组站应用的重要意义,并从集成型设备技术特点和优势、系统构成、主要应用功能设计、安装方案设计及车号识别率优化措施探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应用设计思想、系统规划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视频会议系统是新型的基于网络的会议方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多媒体通信工具,它在及时召开重要会议、做出重要决策、发布重要信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和经费开支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阐述了基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的组成以及技术实现过程,以及视频会议系统在铁道部TMIS远程培训项目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桥梁全生命周期建造水平,开展郑州—济南高速铁路(简称:郑济高铁)黄河特大桥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数字化应用研究。从设计端确定BIM设计及施工应用标准,建立整体结构LOD350精度BIM模型,开展设计出图及技术交底等应用。从施工端承接设计端BIM模型,开展深化设计及施工仿真等应用。基于BIM+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实现三维可视化的施工进度及安全质量管理,为项目开展及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通过信息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的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工地,助力施工管理方式全面升级。基于郑济高铁BIM项目的应用实践,形成了涵盖总体策划、标准制定、BIM应用、项目综合管理的全过程数字化技术路线,可为同类土建工程建设项目的数字化综合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AFC系统”概念的提出,移动支付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介绍近几年南京地铁对移动支付关键技术的研究情况,阐述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编制的理念,确立商业合作模式,对发码方式进行比选,提出城市间互联互通解决方案。工程应用时采用云计算构建互联网票务系统,提出“五+三”的融合架构模型,采用实时推送的方式,确保新型支付方式的支付数据快速、准确地送达互联网票务系统。通过AFC系统升级改造,将研究的关键技术成果应用到南京地铁移动支付升级改造项目中,实现移动支付技术在南京地铁的创新应用,为南京地铁提升企业形象,为行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自主研制的马亚西亚安邦延伸线项目铰接式轻轨车辆的主要技术特点,详细阐述了车辆的车体、转向架、空调、车门、内装及车辆主要受流方式、牵引系统、辅助系统、乘客信息系统、照明系统等主要系统或部件的技术方案和性能。  相似文献   

16.
铁路EPC项目工程建设具有专业性强、工程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工程方案的系统性、可实施性、经济性、安全性等问题需要从设计源头进行控制。通过从技术创新、系统设计、精细化设计、投资控制、设计与施工融合、设计与采购融合、BIM技术应用、绿色设计及文化传承等9个方面分析设计对铁路EPC项目的源头控制作用,提出设计源头控制手段,采用标准化设计和差异化设计相结合的方式,体现以设计主导的铁路EPC项目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7.
成都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单程票箱技术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单程票卡发售和回收装置是自动售检票系统终端设备的关键模块之一。结合一种新型单程票箱改造技术在成都地铁1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项目实施情况,对新型单程票箱改造技术在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技术改造项目所采用的新型塑料票箱均为模具注塑一次成型,不仅具有成本低、外形美观、质量轻和耐用性强等特点,而且具备能够在各城市既有线路中直接进行改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为地铁列车正常运营提供了安全保障,当失去ATP防护时,列车运行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因此,研究无ATP防护下仍能保证列车安全行驶的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介绍基于上海13号线增购项目应用的地铁列车辅助追踪预警系统技术方案,从技术原理、系统构成、系统功能、技术特点4个方面分别阐述。  相似文献   

19.
分析铁路接触网现阶段设计方式的不足。从BIM技术为接触网工程设计方案论证带来便利、采用可视化的参数化设计方式、实现接触网协同设计、为工程构件性能分析提供条件、创建各种"平、立、剖"图纸和工程量统计方面阐述BIM技术在接触网设计应用的优势。从接触网零部件模型、接触网装配模型和接触网项目模型方面探讨创建接触网BIM模型。从碰撞检查、生成施工图、工程数量清单和数据接口方面进行接触网BIM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它在行业中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很多施工企业都开始引入BIM技术来优化自身管理。从施工方的角度,以遵义高铁新城项目为对象,研究建筑信息模型在商业综合体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阶段的应用。首先对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及重难点进行梳理归纳,然后结合BIM技术的特性设立BIM应用目标及方案,通过BIM技术,分析项目驻地情况并规划驻地布局确定各设施的摆放位置、辅助工地监控系统的布局、辅助分析异形钢构、支撑机电管线综合优化、模拟幕墙预拼装、利用BIM5D管理平台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二维码可视化技术交底提高交底效率,通过多个场景的BIM应用实践,分析总结BIM技术的运用效果,提供实践经验成果案例,从而使企业更合理应用BIM技术提升企业整体创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