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作为动车组间连接的重要设备,其状态好坏直接影响到动车组重联和救援时的安全运行,但目前对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的检修和维护仍然采用人工检查和依靠经验判断的方法。文章针对复兴号动车组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智能化车钩检测装置,该装置可对车钩缓冲装置的动作状态进行自动化测试,并根据得到的连挂关键数据智能分析车钩状态,为复兴号动车组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种新型座椅定位安装装置,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可实现动车组座椅的高效安装,提高了精确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介绍铁路桥梁伸缩装置的主要构造类型,分析影响伸缩装置伸缩量的基本因素,进行桥梁伸缩量的计算,针对铁路桥梁两种主要伸缩装置的安装及施工注意事项作说明。  相似文献   

4.
针对CRH3型动车组运用过程中频繁发生裙板安全挂钩断裂故障,从安全挂钩结构与材料性能、组装工艺方面分析故障成因。根据分析结果,通过改进安全挂钩结构和材料,并细化组装工艺要求,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内燃机车冷却系统存在水垢和腐蚀的问题,以往普遍采用在水中加活添加剂 种方法消耗能量太多,并且不便于实际操作,实践证明,在该系统中安装磁性装置篱心式过滤器既可有效地防水垢,防腐蚀,又可避免上述缺点,因此,建议推广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车辆在运用中发生转向架轴端端盖螺栓松脱问题,从防松脱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三种防松脱方案;通过对三种方案的对比分析,优选了其中的一种方案进行了推广验证。经过推广验证,考核效果良好,将该方案扩大装车考核范围,基本解决了现有车辆轴端端盖螺栓松脱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地铁车辆底架设备安装紧固件强度校核、紧固件防松方式的探讨,总结出底架设备安装的三种常用安装形式及每种形式需采用的紧固防松脱方式,为地铁车辆的底架设备安装防脱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动车组的平稳安全运行,对动车组配电系统接地状态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并开展有计划的预防性维修,文章研制了能够实时在线监测动车组配电系统接地状态并及时进行预警的装置。首先,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电压随线路对车体的绝缘状态变化的改变规律,得到了动车组配电系统接地故障检测及故障相判别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动车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接地故障检测电路。然后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了动车组配电系统接地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动车组配电系统主要支路的电压、电流,并计算功率因数和有功功率。车上交流配电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IT系统)。装置实时监测中性点与车体之间的电压,通过该电压的大小判断IT系统是否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并在故障发生时通过电压相位判断故障发生位置。当动车组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设备通过车上通信线路发送报警信息,以提醒运维人员尽快维修。装置随车进行了实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方法和研制的装置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成灌线是国内首条220km/h的无砟轨道铁路。接触网电分相地面磁感装置安装在无砟轨道板上,具有结构简单、无需预留、便于检查和更新等特点。通过综合检测及1年的安全运营,证明了此种安装方式能完全满足220km/h单列动车组及重联动车组的运行要求,可为其它200~250km/h无砟轨道铁路的电分相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国内动车组运营初期,车辆运行故障主要集中在牵引、控制、网络等软件系统,机械系统故障较少。但近几年机械系统故障出现上升趋势,如车体抖动、轴端螺栓松脱、接地摩擦盘异常磨耗等。调查发现,车辆悬挂参数及轨道状态维护不足是引起动车组出现车体抖动的主要原因,及时进行轮轨维护,加强抗蛇行减振器维护监控,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动车组车体抖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以轨道客车司机室端吸能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缺口导向分级触发的吸能结构,并采用三维仿真分析方法对该吸能区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另外,对优化后的吸能区结构进行全尺寸冲击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仿真分析在能量吸收、压溃行程和平台力方面的误差可保持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天线梁结构的疲劳寿命,对天线梁结构进行了随机振动疲劳分析,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将实际线路中采集到的时域加速度谱变换为频率内的载荷激励谱,作为仿真分析的输入条件。结合Dirlik公式和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计算产生天线梁的最大损伤位置及其损伤值。对天线梁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并依据计算结论对天线梁结构进行优化。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际线路动应力测试结果对比表明,随机振动疲劳分析方法可以反映转向架天线梁疲劳的真实运行特点。  相似文献   

13.
转向架构架的焊接过程中会产生飞溅并黏连在焊接部件表面,而焊接部件表面涂抹防飞溅剂则可减少飞溅黏连现象。由于防飞溅剂的成分多样且无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企业在应用防飞溅剂前需要对其性能及对焊接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为此,提出了防飞溅剂性能及对焊接质量影响的评价试验方法,并对某品牌的防飞溅剂进行了该方法的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现有高速动车组行李架玻璃承载面板易破损的安全隐患,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玻璃承载面板和聚碳酸酯承载面板这两种行李架的应力和位移进行比较分析,寻找聚碳酸酯承载面板位移变化的原因和优化措施。结合动车组行李架内部结构分析,提出了行李架结构优化建议,为承载面板由玻璃板更改为聚碳酸酯板的优化措施提供技术论证。  相似文献   

15.
针对CRH5型动车组检修过程中,由于电气柜内电气元件端子压接不良等原因造成的短路或过流现象而导致的安全隐患等问题,采用更改端子结构以及利用红外热成像仪监测等方法,优化检修过程中对电气柜端子状态的检测方案。优化后方案可快速定位故障点,并能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通过优化后方案的实施,可大幅度降低车辆出厂故障率,对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的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高速动车组电制动失效的故障率,首先对高速动车组电制动的控制原理进行分析,根据典型故障数据分析及现车测试,确定电制动失效原因;其次,分析在牵引和制动工况下电制动失效对车辆的影响;最后,通过调整牵引控制单元(TCU)控制软件中的网压限制电制动力输出参数,提高电制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轨道客车的能耗影响因素以及降低能耗的主要方法和效果。首先,通过对轨道客车能耗机理分析,归纳出车辆自身影响因素,包括质量、阻力和牵引效率;然后,针对以上因素进行详细分析,论述降低能耗的具体措施;最后,总结出各因素对降低能耗作用的权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跨坐式单轨转向架水平轮小轴承损伤问题,对小轴承损伤形式及损伤规律进行分析和统计。通过对水平轮设计结构、轴承运用工况、润滑脂润滑特性及轴承安装游隙等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小轴承损坏的根本原因是轴承润滑不良,直接原因是滚子打滑,同时针对轴承损伤原因提出3点解决方案,并对采取新方案的小轴承进行装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案可有效降低小轴承损伤风险,延长小轴承使用寿命,值得在跨坐式单轨转向架水平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标准动车组车体的生产制造为基础,系统论述动车组底架、侧墙、车顶、端墙、司机室等5大部件组装及车体总装技术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总结近10年的车体组装技术操作要领,展示铝合金车体制造从引进、消化、吸收及再创新的最新成果,进而为铝合金车体制造标准化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LI Wen;LU Haiying;MI Caiying;HAN Junchen(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130062, Changchu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