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利以发展重点资源产业为主,而不以汽车产业等重工业为发展方向。智利当地几乎没有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汽车及零部件均需进口。智利本国不生产汽车,但市场销售情况良好,千人汽车保有量近180辆,汽车普及率远远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2010年智利汽车保有量为305.3万辆,较2009年增长7.7%,其中,乘用车保有量197.8万辆,商用车保有量107.4万辆。智利汽车销量已由2001年的9.8万辆提升至2011年的33.4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汽车产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优势 1.汽车产业发展良好,前景广阔 中国汽车产业入世后发展良好,2002年汽车总量迈上了300万辆的台阶,随后几年,产量逐年递增,2005年已超过570万辆。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放开,我国汽车产业正在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市场。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成为汽车产业进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入世后,伴随着中国汽车的“井喷式”增长,汽车零部件业也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增幅超过了轿车、客车、载货车等行业,在12个小行业中居第一位。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让全球汽车产业及相关领域的投资者都不能忽视。武汉市零部件企业也应随着整车的发展“与时俱进”,加快配套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4.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部件工业是发展汽车工业的基础,没有强大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汽车工业.入世后,我国汽车产业将受到强烈冲击,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由于规模小,依托于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入世后将承受更大的冲击.鉴于汽车零部件工业的重要性以及该行业的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汽车工业整体水平,我们更应关注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对整事企业有着极强的依赖性。面对入世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全面提升我国零部件业的发展水平,成为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入世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     
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如今已经入世十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可谓突发猛进,汽车销量从2001年的230万多万辆增长到2010年的1800万辆。本期东方时评《“入世”改变了中国汽车产业》评价了“入世”10周年汽车产业的发展,并指出汽车产业应把握机遇,逐步实现汽车产业由大变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对整车企业有着极强的依赖性。面对入世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全面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水平,成为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入世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发展新能源汽车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将发展新能源汽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提出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明确目标为:“到2012年,国内有10%新生产的汽车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按届时汽车年产量为1000万辆计算,我国新能源汽车要达到年产100万辆的规模”。此外,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在突破瓶颈,在整车发展带动、政策鼓励、自主品牌的呼唤下,正走上一条健康的、发展后劲很足的路子。" 2005年,中国汽车产销超过570万辆,随着这几年汽车产业、市场的飞速发展,可以说中国汽车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给人以研发能力差、生产规模小、处  相似文献   

10.
一、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战略地位汽车零部件工业是发展汽车产业的基础,没有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业,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汽车产业。从产品关系看,整车是最终产品,零部件是中间产品或售后服务产品。从市场关系看,零部件市场取决于整车市场的总量需求:新车市场需求决定了零部件OEM市场的大小,汽车保有量决定了售后零部件市场的大小。从技术关系看,整车开发需求是零部件开发的源头,零部件同步、超前开发是整车技术进步的基础。整车与零部件在产业链中是上下游关系,但是这种上下游关系存在着明显的双向共生的特征:没有强大的整车制造业的拉动,不可能有…  相似文献   

11.
2000年以来印度汽车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4年,印度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而2010年,印度汽车销量便达到303.90万辆,6年里市场规模扩大了3倍.据美国著名咨询公司keystone预测,2030年印度汽车年销量将达到约2000万辆规模,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12.
郑兴义  王瑞 《商用汽车》2012,(20):18-21
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汽车产业进入规模增长期,尤其是2009-2011年,我国汽车总销量分别达到1364万,1806万和1850万辆,连续3年蝉联全球第一,成为名符其实的汽车产销大国。但汽车产业大国并不代表汽车强国,与欧美日等汽车产业强国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配件》2012,(3):12-12
中国自入世以来,汽车产业以年均22.4%的增幅飞速增长,汽车产业已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建伟国际汽车城”项目正是看准整个汽车产业链市场,立足于华东地区而倾力打造的大型综合汽车城。该项目计划建设规模达15万m2,是集汽车整车销售、二手汽车销售、汽车配件交易、汽车用品交易、汽修美容装潢改装、工程机械交易、酒店办公娱乐休闲配套于一体的大型汽车综合市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自主零部件企业发展的机遇 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有三个机遇,第一个机遇是国内汽车市场高速增长,这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最大机遇。过去十年,汽车市场几乎超出所有人预期的步伐,产销跃居全球第一,2010年是1830万辆。从全球经济发展和国内经济发展来看,特别是乘用车在全社会普及.中国汽车产业还会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这段期间,我们测算中国汽车的增长速度相当于GDP增长速度的1.5倍。  相似文献   

15.
本期导读     
中国入世已经10年了,这10年里,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汽车产业的成绩尤其明显。2001年,中国的汽车产量为206万辆,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达到1800万辆,跃居世界第一。该怎样看待中国汽车产业的这个成绩呢?有部分人将这个成绩计到中国入世的头上,认为入世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才取得  相似文献   

16.
《商用汽车》2007,(10):29-31
汽车产业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已成为世界主要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我国汽车工业的总体发展态势是良好的、健康的。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跨越了300万辆、400万辆、500万辆和700万辆的规模,2006年达到728万辆,2007年预计达到850万辆。  相似文献   

17.
我国汽车零部件体系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丽娟 《汽车情报》2006,(27):18-23
1.汽车工业发展对零部件工业的影响(1)汽车工业带动着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自1999年起,我国汽车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时期,2002年和2003年更是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2005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潜在市场。2005年汽车累计产销571万辆和57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3.5%;其中乘用车产销393万辆和3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7%和21.4%,增速超过汽车。据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量有望超过1000万辆,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1入世以来我国汽车进出口市场变化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汽车进出口市场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进出口量分别由2001年的7.14万辆、2.61万辆增长到2010年的81.36万辆、56.7万辆,分别增长了11倍和24倍。2001~2004年,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近期发展汽车零部件业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汽车业已经发展了52年,相对于整车,汽车零部件业仍然是个软肋。如何使汽车零部件业与整车业同步发展,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热点,因为大家知道,缺乏强大的零部件产业支撑的汽车工业是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产业的。  相似文献   

20.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汽车产业抓住发展契机,在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中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建成了一汽、上汽、东风等产能超过百万辆的大企业集团及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汽车工业制造体系,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进入了世界汽车生产大国的行列。然而,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