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长江是我国内河运输的"黄金水道",近年来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致使一些航段水流变化,航道变迁,通航环境变差,已影响到了船舶的航行安全。论文从分析长江下游著名的尹公洲航段(和畅洲南汊航道)面临复杂的通航环境入手,对开通和畅洲北汊航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比较分析,对减释和畅洲南汊航道的通航压力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达成长江口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的目标,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和畅洲水道实施航道整治工程,在左汊采用潜堤的结构形式,减小左汊分流比,改善右汊航道水深条件.本文根据和畅洲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的实测数据,与设计阶段数物模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分析工程前后在滩槽变化、河床容积、流场变化、分流分沙变化等方...  相似文献   

3.
长江福姜沙南水道下口船舶安全航行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江苏段张家港水域因被福姜沙(洲)分成两股水流,沿福姜沙南岸下泻的水道被称之为福姜沙南水道(以下简称为福南水道),同时沿福姜沙北岸下泻的水道被称之为福姜沙北水道(以下简称为福北水道),福南和福北水道在福姜沙尾处汇合。近几年来,长江航道部门和海事部门经现场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制定并实施了长江江苏段定线制规定的航法,以打造长江江苏段的水上快速通道,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加快物流中转,进一步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长江下游深水大流速条件下航道整治工程施工顺序安排的问题,采用数学模型和河床演变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和畅洲左汊限流潜堤施工顺序安排的原则及工程整治效果。结果表明:和畅洲限流潜堤实施后,左汊分流比减小9%,右汊冲刷发展,航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流场和地形调整基本与预期相符,工程达到了左汊限流、右汊增深的工程整治目标。研究成果可为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施工顺序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尹公洲航段大型海轮通航受限,12.5m深水航道效益未能充分显现的问题,在自然资源部拟对自然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管控的基础上,提出了开辟和畅洲北汊航道的设想。通过对和畅洲北汊航道历史演变及通航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找出了制约尹公洲航段的主要问题,进而分析了豚类保护与开通航道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江豚保护措施,提出了新航道规划方案、AIS基站布设方案以及大型海轮航行注意事项。在采取必要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开辟基于虚拟AIS航标的仅供230m以上船舶航行的航道,可提升经济效益并降低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长江下游镇扬河段和畅洲水道水沙特性和目前航道条件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实测枯季地形资料,建立和畅洲水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多种整治思路不同工程措施下,作为通航汊道右汊的水动力因子分流比和流速的增加情况,分析比较各类工程措施的整治效果和利弊,明确应以左汊布置2道潜坝为治理措施研究的主要方向,为12.5 m深水航道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西,北两江双向水流作用下的老鸦洲浅滩航道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鸦洲底槽受西北两江的共同作用,产生非良性浅滩,经近二十年的研究,找到了改造北水,利用西水的治理方案,终使浅滩消失,使该水道运输能力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丁中超 《水运管理》2011,33(11):14-17
为改善长江航道通航环境,在长江镇扬河段深化实施船舶定线制,针对长江镇扬河段和畅洲水道存在的通航“瓶颈”,通过对和畅洲左汊水文特征、河道演变情况等自然条件的分析,提出设标方案和航路航法。  相似文献   

9.
福姜沙北水道船舶流复杂,明确该水域的避让关系和事故责任,对于保障该水域船舶航行安全,处理该水域的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根据“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同内河避碰规则》,结合福姜沙北水道船舶流的具体情况提出该水域船舶交叉会遇时的避让关系,以保障该水域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0.
《水道港口》2019,(6):667-672
基于两次现场观测,结合天生港潮位数据,对福姜沙水道船舶交通流特征进行分析。将福姜沙水道船舶交通流按上行和下行分别进行统计,研究发现,一个潮周期内上行船舶逐时变化特征与潮位基本同步,但船舶流数量增减先于潮位涨落1 h,船舶流高峰一般出现在高潮位之前;下行船舶逐时变化特征与潮位关系不明显,船舶流数量增减受潮位影响较小,船舶流高峰一般出现在落潮时段内;各断面上、下行船舶高峰小时流量均为平均小时流量的2~4倍,船舶流高峰期内航道繁忙程度剧增。研究成果可供福姜沙水道船舶航行安全和维护疏浚施工方案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太平洲捷水道位于扬中市,是镇江港优化港口布局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目前航道条件受河道演变影响,太平洲捷水道上段的航道条件还不稳定,部分航段内弯曲半径不足,航道条件较差,存在出浅、碍航的可能,需抓住有利时机,固滩守槽,改善太平洲捷水道航道条件。利用数学模型手段,初步探讨了太平洲捷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12.
镇扬河段和畅洲汊道是长江下游分汊河道中演变最剧烈的汊道之一,其演变过程比较复杂,河道整治难度较大。文中阐述了该汊道周期性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了河道演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总结了前期整治工程及效果,并针对河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治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游罗湖洲水道航道整治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研究罗湖洲水道演变特点、规律与碍航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水道总体设计和结构设计方案及工程实施时间与顺序。  相似文献   

14.
结合江阴水道的航道自然条件,分析江阴水道的河床演变、航道条件及经济效益等,研究江阴水道下段开通上行副航道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开通方案。结果表明,按照现有的自然条件并考虑利用一定的水位,江阴水道下段具备开通一定等级上行副航道的条件。考虑到江阴水道航道条件虽然近年来良好,但航道关系情况复杂,建议开通副航道等级为I-4,按照通航3 000吨级海船及7 000吨级内河船要求确定航道尺度,航标配布采用虚拟航标。  相似文献   

15.
戴家洲水道位于长江中游武汉—安庆段,是长江中游分汊河段中重点碍航滩段之一。近年来随着长江沿岸经济的发展,对航道水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达到更高尺度的水深要求,航道部门于2018年对该水道实施6.0 m航道整治工程。工程实施后定期效果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6.0 m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池湖港边滩和乐家湾边滩冲刷发展得到限制,构建了良好的滩槽格局,直水道航道条件得到改善,基本实现了6.0 m航道畅通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6.
曾乐  吴文刚  蔡昊 《水运工程》2022,(12):181-184
针对福姜沙水道深水航道维护特性问题,采用航道演变、水沙运动基本理论和实测维护量资料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重点研究福姜沙水道近期航道维护量分布及其响应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在多年自然演变和人工治理工程控制作用下,福姜沙水道已形成福中、福北和福南3条靠疏浚维护的航道并存的态势。上游径流量与航道内疏浚浅区回淤量总体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航槽疏浚区呈现洪季回淤快、枯季回淤慢的特点。建议下阶段加强福北水道减淤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对水道航道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虑跨河建筑物净空尺度的限制条件,提出太平洲捷水道仅能开辟为3 000吨级及以下航道。通过核算太平洲捷水道的航道通过能力,综合分析预测航道尺度提高后,两岸岸线开发和分流主航道船舶所带来的通航船舶尺度和数量的变化,合理确定了设计代表船型。根据设计代表船型所需航道尺度计算,提出了太平洲捷水道设计航道尺度标准为5.0 m×200 m×450 m(水深×航宽×弯曲半径),可为太平洲捷水道的设计航道尺度标准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下游口岸直水道落成洲守护工程平面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口岸直水道是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上延的必经之路,其上段落成洲守护工程的实施将为本水道总体治理方案的实施奠定基础。在综合河段河床演变特点和方案效果的基础上,利用物模、数模、局部概化三维物模试验对工程方案平面布置进行了优化并形成了优化推荐方案。研究表明,优化推荐方案的实施,将有利于维持口岸直水道上段目前相对较为有利的滩槽格局,抑制落成洲洲头和右汊发展的不利变化趋势。工程能够达到本期守护工程目标,局部冲刷较小,与后期方案衔接较好。并且在其基础上实施的12.5 m深水航道治理总体方案对口岸直水道航道条件改善明显。工程平面优化方案合理,可为落成洲守护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工程实施2年来的效果分析表明:本工程很好地守护了落成洲洲头,遏制了落成洲多年来冲刷后退的不利趋势。  相似文献   

19.
藕池口水道是长江中游重点浅滩水道之一,河道形态较为复杂,水道内存在两个心滩、一个边滩及一个高滩,可动性强,洲滩演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分析洲滩演变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合理可行的航道整治工程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付桂 《水运工程》2021,(1):104-110
为达成长江口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的目标,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在福姜沙水道实施航道整治工程,主要包括福姜沙左缘丁坝、双涧沙头部潜堤、潜堤北侧丁坝及南侧丁坝.根据福姜沙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的实测数据,与设计阶段数物模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分析工程前后在河势变化、流场变化、航道维护量等方面的实现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