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钧 《轨道交通》2010,(4):42-44
1对建设与完善城市地下空间安全防范技术设施的若干要求 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使用管理工作是城市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城市大型地下空间各个类别的使用领域,均已普遍装设了相当的安防设施。但是在新技术、高要求方面,许多方面仍待提高:图像清晰识别、不留死角和盲点;常年保持全天候的无瑕工作状态;人脸和指纹识别;毒气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放射性有害毒剂等的探测装置;组建联网控制和多功能安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城市物流规划到城市供应链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作鹏 《城市交通》2021,19(2):37-45,54
居民消费方式的变化加速生产与流通方式转型,供应链活动的公共属性因此越来越强,城市物流规划的概念也有必要扩展到城市供应链规划的范畴.在介绍城市供应链的概念后,详细阐述从供应链的视角理解城市货运配送的必要性以及关键议题.一方面,从更加微观的品类及供应链活动入手,透视供应链的时空响应;另一方面,着重关注城市供应链的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干线铁路与沿线城市区域的协调发展,以北京市为例,分析干线铁路沿线规划的实施情况及面临的挑战,提出规划控制的原则与思路。综合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提取干线铁路沿线规划控制应考虑的安全、噪声、振动、绿化、核磁辐射等因素及规划控制的指标要求。在此基础上,统筹铁路与城市发展需求,提出由干线铁路沿线隔离带和规划控制区,以及起始线、防护线和规划控制线组成的"两区三线"规划控制方法。阐述干线铁路沿线空间功能划分、城市分区、控制指标以及规划控制技术要求。最后,分析在规划控制方法影响下的用地敏感性并提出实施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路铺装景观的功能特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丙秋 《城市交通》2007,5(1):88-91
道路铺装景观具有双重功能:交通功能和环境艺术功能.交通功能包括可辨识性、界定性、方向性、警示性、诱导性和限速性;环境艺术功能包括营造宜人空间、连接建筑与环境、美化城市形象等.铺装景观的双重功能使其作为一种特殊的功能图示,在交通规划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景观,在改善城市空间环境领域中显示出独具魅力的装饰特性.在人类社会把安全与环境问题列为第一主旋律的今天,铺装景观因其具备交通与环境艺术功能的双重属性而将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魏贺 《城市交通》2021,19(1):1-10,132
健康街道方法针对街道环境与公共空间中城市、交通要素对健康的影响进行评估,是大伦敦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核心方法,是贯穿法定规划与政策措施的施政纲领.首先,梳理方法起源与发展,解释10项指标含义.其次,从问题导向、设计导向、排行榜视角解析评估工具属性,从全面战略化、纳入空间战略和融入交通战略视角解析公共政策属性.最后,从公共...  相似文献   

6.
国内大部分城市已经进入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智能交通是城市智慧建设的首要考虑,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交通事故、改善城市环境已成为各级政府加快经济发展中首先开展的工作.然而,智能交通建设中也暴露出了层次不高、收效不大、照搬较多、凸显本城市特点的应用较少等问题.通过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在应用和技术两个层面提出建议,旨在提高智能交通的实际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城市核心区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地下空间交通规划体系尚未完善,开发建设中存在交通功能单一、使用低效等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地下空间交通规划发展趋势、策略以及布局特点,以南昌市崛起广场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为例,提出结合轨道、公交、慢行、停车及公建配套等设施进行综合开发,打造集交通、文化、休闲、展览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地下公共活动空间,望能为其它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交通能耗急剧上升,城市交通污染加剧,交通事故死亡率居高和交通拥堵造成经济损失5个方面对我国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意义。要积极稳妥推进公交行业改革,大力发展公共汽(电)车和城市轨道交通,积极发展大运量的快速公交系统(BRT),以优化公交行业运营结构。在政策扶持方面,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规范补贴制度,坚持城市公共交通的低票价政策,采取措施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的道路优先使用权等。最后,指出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城市要根据行人数量而不是机动车数量分配城市空间,仅仅依靠道路扩张不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以及公共交通是适用于所有人的出行方式等。  相似文献   

9.
江勇 《轨道交通》2013,(2):58-59
在城市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交通拥堵,空气、噪音污染,能源紧缺,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城市交通用地紧张,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日益严峻,交通需求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城市交通的“畅通、高效、安全、绿色”发展。当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巨大挑战,为应对城市化和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正在积极探索提升基础设施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杨莉 《交通与运输》2021,34(z1):187-191
为应对高密度城市开发地区慢行出行问题,建设高品质的慢行系统,营造优质的慢行交通环境,提升居民慢行出行体验,打造慢行友好城市,研究提出高密度城市开发地区慢行系统发展策略.首先,从3个层次对高密度城市慢行系统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宏观层面的规划理念问题、中观层面的网络规划问题以及微观层面的慢行设施、空间和品质问题;其次,对国内外先进的高密度城市慢行系统发展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基于国内外慢行发展经验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高密度城市开发地区慢行系统发展对策,宏观树立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中观规划骨干慢行网络、微观构建特色的街道设计导则,以期为高密度城市开发地区慢行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体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分析了城市道路网质与量的功能,研究了城市道路网的规划指标体系,提出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体系宜划分为空间指标体系和交通质量指标体系两大类,并分别确定了7个空间指标和3个交通质量指标的定义及量化方法.应用结果表明,指标量化计算中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在城市道路网规划阶段便于获取,便于不同城市结合自身特点确定规划指标.  相似文献   

12.
基于城市规划视角的文献综述,分析自动驾驶汽车对居住人口分布、停车用地、区域可达性、街道设施环境等城市空间形态方面的影响。私人自动驾驶汽车相对共享自动驾驶汽车更可能诱发人口的郊区化,而这种影响在不同城市和人群间存在差异。自动驾驶汽车将带来城市停车用地的减少和更灵活的停车场布局,但可能产生更高的行驶里程。相较于大城市,自动驾驶汽车对农村或城郊区域可达性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自动驾驶时代的街道通过缩窄车道、减少道路交通标志和信号灯,可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但无交通信号灯管控车流的道路交叉口和较多的上落客空间对步行和自行车网络使用的流畅性带来不利影响。最后,针对中国城市面临的道路交通拥堵和环境挑战,提出应对自动驾驶汽车时代的规划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绿道网不仅发挥着景观功能,更承载着生态、社会、交通、经济等复合功能.以深圳市绿道网规划与实践为例,探讨在复合功能发展导向下,绿道网在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整合地域资源、满足使用需求、放大增值效益等方面的规划策略.深圳市绿道网与城市整体空间格局和经济社会环境特征高度契合,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停车设施规划中的多属性决策问题,运用了UEOWA算子的一些理论知识,将一些难以量化的模糊指标等运用语言数据来进行表达.确定了其评价指标和权重向量,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决策方法,进而建立了城市停车设施规划的不确定语言多属性决策模型,可根据此模型的实际决策结果确定最优方案.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算例来证明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张玲 《交通标准化》2010,(23):240-241,156
通过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的定义以及对城市交通规划体系的划分,得出交通规划的步骤,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结论:城市交通规划是在了解城市交通形态和土地利用的情况下,研究城市交通设施规模、布局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综合各种交通建设、政策、管理措施改善城市交通系统,使之适合城市将来发展需要的策略或行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针对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网络规划缺乏系统方法的情况,以《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编制研究为基础,从使用者意愿角度出发,提出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分区、步行和自行车道路分级为核心的层次化网络构建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划定分区,以契合政策导向和设施供给的双重属性;根据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特点差异,提出契合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差异化布局模式;给出步行和自行车道密度、宽度指标,以及在空间、环境、衔接层面的设计指引。强调在相关规划中落实控制指标,以保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层次化网络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裴武  陈晖 《交通与运输》2021,37(5):62-65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为构建适应市域一体化发展的轨道交通线网,创新提出借力区域轨道建设,市域轨道交通与周边城际轨道协同发展模式和线网方案。以典型节点城市嘉兴为例,首先,充分剖析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与交通需求特征等因素;其次,详细分析轨道交通模式和网络布局方法,提出轨道交通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进而提出轨道交通廊道布置要点,确定轨道廊道控制方案;最后,从空间适应性、交通服务性、交通协调性、发展引导性等角度论证线网规划的合理性及科学性。规划思路、论证方法可以为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类似城市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交通事故的大幅增多,道路交通事故预测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规划、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回顾国内外有关交通事故预测方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在交通网络事故预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交通网络事故预测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可为基于城市交通事故的城市交通网络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主城区立交节点布局和立交形式与平原城市相比存在密度大、形式复杂等方面的特征差异。通过重庆市主城区城市交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城市交通运行情况与国内外相关城市的对比,探索存在这种特征差异的原因,分析立交节点特性与重庆市特殊的山地城市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用地规划、路网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关于重庆城市立交节点规划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马强  梁菁  吴斐琼 《城市交通》2023,(5):46-57+84
有轨电车在国内外城市中的发展状态和作用差异很大。科学引导中国城市有轨电车的发展,对于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和城市轨道交通层级、优化其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匹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决策管理、技术标准两方面进行深层剖析,认为对有轨电车的误读误用、对有轨电车发展阶段的非客观认知、现有相关技术标准的混乱等是造成中国有轨电车尴尬现状的主要原因,亟须从总体层面厘清有轨电车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匹配关系。从与绿色交通理念、多尺度城市空间结构、人性化街道契合角度分析了欧洲有轨电车的成功经验。最后,从有轨电车与城市协调发展出发,对有轨电车的顶层战略、决策制定、规划策略、建设管理,以及线网规划关键指标等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