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放疗对子宫颈癌根治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 1 54例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术前放疗组及未放疗组 ,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术前放疗可使子宫颈癌的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扩大到Ⅱb期 ,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在抗菌素广泛应用以来虽然有所减少,但目前仍威胁着人民健康与生命,其发病率仍然很高。我院从1965年至1974年的十年中,共收治耳源性颅内并发症136例,占同期乳突根治手术(574例)的23.6%,与国内报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GDFT)与常规补液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循环动力学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目标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补液方案进行补液;目标组采用SVV为指导的目标管理补液方案进行补液。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比较两组术中输液量及其种类、失血量、尿量、术前术后1d血色素(Hb)、血球压积(Hct)、尿素氮(BUN)、肌酐(Ccr)水平以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吻合口渗漏或腹腔感染、肠梗阻等)。结果 1两组患者基础值(T1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不同时间段比较发现,全麻诱导后即刻(T2)、建立气腹后(T3)、标本切除时(T4)MAP、HR与T1的差值目标组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而胃肠吻合时(T5)、手术结束后即刻(T6)MAP、HR与T1的差值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有统计学差异(P<0.05);2术中液体总输入量、晶体输入量目标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胶体液的输入量目标组高于常规组(P<0.05);3目标组尿量和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4两组术前术后1dHb、Hct、BUN、C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5目标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和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术后并发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以SVV为指导的GDFT方案不仅能够维持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平稳,而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较传统补液方案更为理想的液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短期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短期疗效。方法对腹腔镜(68例)和开腹(64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增加(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术后镇痛剂使用比例降低(P<0.01),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53%,开腹组为34.3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较,经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是目前直肠癌的一种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后天原发性中耳胆脂瘤180例。与同期住院之继发性胆脂瘤之比,约1:4。耳漏和听力减退是两个基本症状。耳漏分为微量性,间歇发作性和持续流脓性。松弛部小穿孔,听骨链完好者,听力图呈轻度传导性耳聋,骨导正常。听骨链破坏者呈中等度以上传导性耳聋,平均气骨差30db。发现外耳道后上壁塌陷有两种情况:一是大胆脂瘤自乳突穿破了外耳道后壁,二是上鼓室胆脂瘤破坏了部分上鼓室外壁,自鼓切迹处穿出。提出本病应分为Ⅴ期两个阶段,即Ⅰ、前上皮病期, Ⅱ、上鼓室豉窦胆脂瘤期,Ⅲ、乳突胆脂瘤期,Ⅳ、后鼓室胆脂瘤期,Ⅴ、合并症期。每期可有两个阶段即稳定阶段和急性感染阶段。180例中发生各科并发症30例占16.6%。与国内各家比较,发生率较低。认为与病例纯属后天原发性胆脂瘤有关。为论证此点,将同期住院的所有胆脂瘤并发症,分两组比较,统计经过X~2处理,证明颅内并发症和耳后脓瘘在继发性胆脂瘤中,有更高的发生率。认为本病的许多临床特点,包括并发症发生率低,与胆脂瘤发展过程造成中,上鼓室不通这种特殊病理状态有关。治疗以上鼓室鼓窦开放术和改良乳突根治术为主,仅少数作了乳突根治术。未发生任何手术并发症,1例颞叶脑脓肿死亡,余全治愈。术后远期干耳率为64%。  相似文献   

6.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可以成功地矫治近视及散光[1~3]。然而,这种技术并非无并发症,其中之一即准分子激光切除后角膜组织的愈合反应有时不可预测。这就可能导致包括屈光回退(regres-sion)、过矫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等并发症的发生[4]。本文就近年来文献报道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作一综述。1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的疼痛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患者可能很快就有中到重度的疼痛[5]。几个小时内疼痛可能会剧烈,有报道在术后24h疼痛达高峰[1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重对于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科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66例(超重组102例,非超重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以及近期生存情况。结果超重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非超重组[(237.70±59.16)min vs.(210.55±54.49)min,P<0.05)),术中出血量亦明显高于非超重组[(346.41±223.63)mL vs.(276.77±155.46)mL,P<0.05)];两组的术中总淋巴结清扫数、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超重组和非超重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6.8%和6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会延长手术时间和增加术中的出血量,但不会影响手术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扁桃体摘除术的常见并发症是术中与术后不同程度的出血。此外,又有少数不常见的并发症,现介绍如下,供作参考。1、肾上腺素过敏反应:患者王××,女、14岁、住院号138079。1972年5月19日,行扁摘术。用1%普鲁卡因30毫升、加1‰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比较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术后病理资料、手术相关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探讨NOSE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2年4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行保肛的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74例。其中经腹部辅助切口取标本手术(辅助切口组)38例,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组)36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理资料、手术相关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从而比较两种手术疗效的差异。结果 两组直肠癌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病理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辅助切口组相比,NOSES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均<0.05),而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是否二次手术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OSE的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微创、加速康复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内皮素-1(endothelin-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在颅底肿瘤术后并发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时的动态变化水平,探讨其在CVS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是否合并CVS,将34例颅底肿瘤术后患者分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组、无症状脑血管痉挛组和非痉挛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4例颅底肿瘤患者术后不同时点血浆ET-1及CGRP的含量,同时行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判定患者CVS情况。同期选择10例健康成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①颅底肿瘤术后1 d内血浆ET-1开始升高,5-7 d达高峰,随后又逐步降低,14 d时接近正常水平;血浆CGRP术后3 d开始降低,7 d降到最低,随后又逐步升高,14 d时接近正常水平。②术后3组患者血浆ET-1水平均高于正常组,CGRP水平均低于正常组。③术后痉挛组血浆ET-1含量较非痉挛组明显增高(P<0.01),症状性痉挛组高于无症状痉挛组(P<0.01)。而CGRP含量痉挛组较非痉挛组明显降低(P<0.05),症状性痉挛组低于无症状痉挛组(P<0.05)。④术后5-7 d时CVS患者达最高峰,14 d又明显减少。⑤CVS与血浆ET-1水平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0.521,P=0.002),与CGRP呈明显负相关(r=-0.491,P=0.02)。结论颅底肿瘤术后血浆ET-1升高及CGRP降低可能是引起CVS的重要因素,可作为术后CVS的一种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保留幽门的胃癌根治术 (STG)和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 (TG)对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 1 64例胃癌 (TG :86、STG :78)患者资料 ,分析比较术后饮食减少量、体重丢失量、血浆蛋白变化、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及长期生存率、生存质量。结果 STG组手术创伤小 ,输血少 ,营养状况佳 ,生存质量高 ,不影响淋巴清扫的彻底性和长期生存率。结论 在无禁忌时尽可能保留幽门 ,如有幽门部直接浸润时仍应切除全胃。  相似文献   

12.
为论证功能性上颌窦手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与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的优势。方法功能性上颌窦手术与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治疗共68例上颌窦疾病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其中功能性上颌窦手术32例,传统上颌窦根治术,均作了鼻及鼻内窥镜检查。  相似文献   

13.
<正> 患者张某,男,63岁,26年前医右下腹包块3周,诊断为升结肠癌,在我院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升结肠结节型腺癌Ⅱ级侵及肌层,系膜淋巴结2/29有转移。术后恢复顺利,化疗1疗程,术后25年无不适。1年前因上腹隐痛,贫血4个月,诊断胃癌二次入院,手术探查见胃窦部8cm×6cm×2cm肿块,侵及浆膜,第3、4、5、6、7组淋巴结肿大,余未见异常.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胃幽门区浸润型低分化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术后多模式镇痛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组(DF组)和芬太尼组(F组),两组患者均行全凭静脉复合麻醉。两组患者术毕清醒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DF组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30mg加氟比洛芬酯150mg,F组为芬太尼0.01mg/(d·kg),两组均加生理盐水配至100mL。初始负荷剂量4mL,背景剂量2mL/h,单次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术后记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1、3、5d抽血测定患者CD3+、CD4+、CD8+、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F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F组(P<0.05)。与麻醉前比,术毕两组患者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量均下降(P<0.05),术后1d达最低水平(P<0.05)。术后3dDF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量已恢复到麻醉前水平,而F组仍明显低于麻醉前和DF组(P<0.05)。术后5d两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量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与芬太尼比较,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可减轻胃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下降的程度,减轻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分析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意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 892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意外并发症分别为 :胸主动脉出血 2例 (占 0 .2 2 % ) ,经修补缝合止血 ;奇静脉出血 4例 (占 0 .45% ) ,显露静脉后结扎裂口远近端止血 ;支气管损伤 5例 (占 0 .56% ) ,均予及时修补 ,3例行术后气管切开 ,1例术后死于ARDS,4例愈合良好 ;胸导管损伤 1 2例 (占 1 .35% ) ,缝扎胸导管 ;胃左动脉出血 3例 (占0 .34% ) ,经缝扎残端止血 ;脾脏出血 3例 (占 0 .33% ) ,2例胃短血管回缩出血行脾切除 ,1例包膜撕裂压迫局部止血。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 ,术中沉着冷静和扎实的外科基本功对防治术中意外并发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报告1996年4月至7月在上海新华医院学习期间,以及后来作者所完成不同类型右室双出口矫治本共9例,其中心内隧进修补使左室连接主动脉6例(包括右室流出适加宽4例,切口直接缝合1例,应用同种带辩动脉重建右室流出道1例);右房内板障分隔或折流3例(其中上腔静脉横断后两端分别与右肺和肺总动脉即全腔肺动脉吻合2例,同种带瓣动脉连接右房与肺总动脉即改良Fontan术1例)。手术中无1例死亡。作者认为分型与畸形不同决定术式有利,保证左、右室流出道通畅是手术成功之关键,对伴发畸形的合理兼治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率的又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皮带球囊支架系统植入椎体成形术(VB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8例,根据住院号奇偶数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VBS治疗和传统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通过对患者手术前后疼痛情况和功能改善情况、椎体压缩等影像学变化、矢状面Cobb角度变化以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等相关指标对比分析,评估VBS的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结果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方式均采用局部麻醉下经皮双侧穿刺法,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均安全顺利完成。所有病例均经半年以上随访,术后3 d、术后1个月、3个月及半年随访VAS评分和ODI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半年随访,试验组和对照组骨折椎体高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相应指标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B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骨折椎体高度的恢复、骨折疼痛的缓解方面均有显著疗效,且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 30例单发性髁状突骨折患者行切开坚固内固定手术治疗 ,观察术前和术后、术后 3个月、术后 6个月的张口度、张口型、咬合关系、X线片的变化。结果 手术前后解剖结构和功能恢复满意 ,并发症轻微。结论 坚固内固定是治疗髁状突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特别是中晚期癌症的术中放疗技术及其效果已成为当今癌症的治疗热点.国外开展此项技术已有30余年的历史,而我国只有5年多。我院于1996年11月至今共施行术中放疗手术33例.现将其麻醉管理体会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本组33N中,男14例,女19例,年龄27~64岁,平均51.6岁.腹部手术26例,其中胃癌3例,胰腺癌根治术6例,宫颈癌根治术17例,外阴癌切除1倒.普胸手术6例,其中全肺切除3例,肺叶切除3例,全部为中晚期肺癌.麻醉方法全胃切除或腹部难度大的手术及开胸手术选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用上海SC-M3A型麻醉机…  相似文献   

20.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分析肝移植术后正常及常见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方法使用Philips Secura螺旋CT扫描仪对5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检查,CT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腰3椎体下缘水平,对比剂1.3mL/kg体质量,注药流率2.5mL/s,延迟时间30、60、120s。对拔除T管后出现胆管并发症患者使用Philips Gyroscan NT1.5T磁共振扫描仪检查。使用GE Advance Lp/Lc数字血管造影机,经股动脉穿刺进行肝动脉造影。结果27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出现移植肝下积液及右侧胸腔积液,门静脉伴行影像4例,肝动脉吻合口狭窄2例,肝动脉血栓1例,门静脉吻合口狭窄2例,胆管吻合口部位狭窄1例,非吻合口狭窄3例,胆瘘4例,肿瘤复发4例。结论CT、磁共振胆道水成像(MRCP)和数字减影(DSA)可以清晰显示肝移植术后血管、胆管并发症及其他少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