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公共汽车保养作业中,经常要调整圆锥齿轮啮合齿隙,以达到车辆的技术要求.轮齿的润滑靠齿隙来保证,如果啮合齿隙过小,不能在齿面之间形成一定厚度的油膜,轮齿工作面的润滑和冷却不够,将产生噪声和发热,并加速齿面磨损和擦伤,甚至导致卡死或轮齿折断.  相似文献   

2.
基于Kisssoft软件对某减速器中的斜齿轮副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计算,针对齿面中出现的沿齿宽方向的应力集中以及传递误差波动现象,采用不同的修形方式对斜齿轮副轮齿进行修形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齿廓修形与鼓形修形相结合的综合修形方式对齿轮轮齿修形后,提高了斜齿轮的强度,改善了斜齿轮的传动性能,提高了啮合质量,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摆动活齿的传动性能,根据摆动活齿传动的啮合原理,分析了在摆动活齿传动中,活齿与内齿轮的接触传热过程;探讨了活齿与内齿轮啮合副产生的摩擦热流的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内齿轮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提出了摆动活齿传动轮齿本体温度分布、接触弹性变形和热弹耦合变形的分析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内齿轮的最高温度出现在工作齿廓曲线的拐点附近,内齿轮的热变形增大了齿厚,对轮齿的弹性变形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应用本文方法计算得到的内齿轮热弹变形符合实际工况,轮齿最大的热弹耦合变形量为0.045 mm.  相似文献   

4.
在ANSYS环境下采用APDL语言,通过对机车牵引齿轮轮齿端面齿廓曲线(即标准渐开线、齿根过渡曲线)和螺旋线形状的准确控制,完成了机车牵引齿轮对的标准渐开线斜齿轮精确模型的建立,并利用模型进行接触有限元仿真分析.在求出各修形参数后确定了修形曲线方程,对比齿廓修形前后在啮入、啮出位置的应力值,验证了齿廓修形可以很大程度改善齿轮冲击和应力集中,使齿轮传动更平稳.  相似文献   

5.
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齿轮产生裂纹和断裂及销轨磨损的原因,并分别研究了直弧形和弧形优化后的齿轮齿型面的优化效果.分析了这两种优化方案在高速重载情况下轮齿的接触情况及不同型面的接触区域在轮齿啮合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显示,各位置中轮齿上的最大应力均位于轮齿的边缘处,在较大的接触应力作用下,轮齿边缘会产生裂纹并不断扩大,最终导致轮齿的断裂.对齿轮边缘进行圆弧倒角,可以改变最大应力的位置,并且最大Mises应力可降低20%以上,从而解决齿轮的轮齿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6.
共轭齿面鼓形齿联轴器诱导法曲率和相对滑动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共轭齿面鼓形齿联轴器的内、外齿轮齿面方程,进而导出了诱导法率和相对滑动系数的表达式,得出“共轭齿面鼓形齿联轴器内、外齿轮齿面无曲率干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过程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齿轮传动为例,将齿轮啮合原理和接触力学的概念相结合,用有限元法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过程接触应力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比较用赫兹公式计算的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指出了齿轮国家标准接触应力计算说明的不准确性,为渐开齿轮传动的设计和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硬齿面点线啮合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试验和噪声测定试验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硬齿面点线啮合齿轮传动和常规的硬齿面渐开线齿轮传动相比,具有承载能力大、强度高、噪声低等一系列优点。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各种轮齿啮合计算方法和摆线啮合特点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摆线点(圆)齿啮合代换法的概念。它是用与摆线共轭的点(圆)齿轮,代換原摆线齿轮,使摆线啮合变为点(圆)齿啮合后再进行计算的一种新的方法,较现行各种计算方法均为简便。本文还介绍了摆线啮合的分类,点齿代换法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等。  相似文献   

10.
Solidworks中渐开线齿廓曲线的精确绘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UG、Pro/E等流行的三维建模软件相比。SolidWorks是一种真正基于Windows的软件.该软件具有全面的零件实体建模功能,灵活的装配设计和约束检验,能快速生成工程图。同时还具有强大的数据转换接口,因此它已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模具、汽车等行业.但SolidWorks软件在参数绘图方面的功能模块还不完善。如Solidworks中只能用近似圆弧代替渐开线曲线绘制齿轮,而齿轮的齿廓曲线比较复杂,其中渐开线齿轮能保证齿轮特定传动比、受力方向不变等优点,在许多行业得到应用.所以在齿轮的实体造型中有必要对渐开线齿廓曲线进行精确绘制.以满足轮齿造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高速动车组弧齿锥齿轮齿面疲劳点蚀故障,统计了点蚀故障发生的位置,并对点蚀断口进行了宏观、微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动车组实际运行工况编制齿轮载荷谱,按ISO 10300-2-2001标准分析了齿面接触应力,利用试验台进行多工况加载试验,获得了接触面积的变化规律和趋势;确定了等效载荷扭矩下,接触区域当量圆柱齿轮与齿宽中点法线当量圆柱齿轮的赫兹接触线长度和分度圆直径,并分析了齿面接触应力与接触面积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变载荷运行工况下,从动齿轮锥齿小端凹面为常接触区域;在等效扭矩载荷下,实际接触区域偏离齿宽中心线,当量接触线长度和分度圆直径小于理论计算值时,实际接触应力(972.23 MPa)大于理论接触应力(777.26 MPa),将等效扭矩载荷下齿轮凹面接触区域调整到齿宽的中部是解决齿轮点蚀故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获得弹流润滑下摆动活齿传动的摩擦功率损失,根据摆动活齿传动的啮合原理,探讨了弹流润滑状态下,活齿与内齿圈之间滑动摩擦因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传动过程中滑动摩擦因数的时变规律.在对活齿与内齿圈间的接触正压力和相对速度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弹流润滑下,摆动活齿传动在一个啮合周期内不同啮合点处的瞬时滑动摩擦功率损失的计算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啮合周期内的瞬时滑动摩擦功率损失函数,通过对其进行积分运算导出了平均滑动摩擦功率损失的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本文提出的摆动活齿传动啮合过程摩擦功耗的计算模型是可行的,当活齿与内齿圈在齿廓曲线拐点处啮合时,瞬时滑动摩擦功率损失最大,其值为118.4 W.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 JH 型活齿减速器为例,从动态、静态两个方面,讨论了活齿传动中活齿头部与尾部能否同时分别与针齿圆和偏心圆盘接触的啮合几何问题,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这种传动的发明者提出的“理论上约有半数齿同时啮合”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文中指出了这种传动的本质缺点,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stablished practical 3-D gear models to study the stiffnes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 loaded gear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such as friction parameters,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gear structure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in elastic deformation, gear stiffness increases when sliding friction ability of contact pair decreases; meanwhile, the gear structure, especially asymmetric design in gear's shaft direction will also decrease gear stiffness.  相似文献   

15.
针对针摆传动中的高精度要求,给出了求最佳修形量的优化方法,在对齿廓修形产生的几何相对转角进行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弓背齿廓,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并通过动态受力分析方法得到齿面接触力和接触应力.采用弓背齿廓修形方式计算结果表明,最佳弓背齿廓修形可以获得较小几何相对转角,有效减小回转误差,实现高精度传动,以适用于有高精度要求的针摆传动中.  相似文献   

16.
针对滑动摩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叙述,将离散元理论引入滑动摩擦研究,应用基于该理论的三维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PFC3D)建立了滑动摩擦模型,重点分析了接触压力、表面粗糙度和相对滑动速度等因素对滑动摩擦系数的影响,模拟结果与经典摩擦理论结论进行了对比和讨论,最后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体有限单元法模拟无粘结预应力、普通箍筋约束预制拼装桥墩在循环荷载下的力学反应,得到其荷栽位移滞回曲线。为了提高预制拼装桥墩的滞回性能,改进模型,使用贯穿节段接触面的普通纵向钢筋作为能量耗散装置增强耗能能力。改进后的模型残余变形小,滞回性能高。  相似文献   

18.
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综述了齿轮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概况,包括基于解析方法,数值方法,实验方法,以及考虑齿面摩擦和齿面故障的齿轮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最后指出了若干可能的研究热点和方向,如带故障的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齿轮系统的振动控制研究,以及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反问题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轮齿相邻齿齿根应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受载轮齿及其相邻齿齿根应力实验研究,得出相邻齿根应力的分布规律,并提出间隔一齿加载的轮齿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实际应用中,由于磨损和受热等原因,使得齿轮齿廓以及啮合过程中啮合线都发生了畸变。通过对电力机车变速箱中齿轮的实测数据分析,建立了齿轮齿廓的数值模型,给出了磨损齿轮啮合的必要条件及磨损齿轮传动过程中啮合点的运动方程。结合实例分别研究了不同磨损程度的齿轮的啮合特性,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啮合线形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