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的话     
随着汽车安全法规的日益严格,以及消费者对于汽车安全性能的日渐重视,汽车安全产品及技术的应用正不断增多。作为汽车的主要安全部件,安全气囊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未来,汽车安全气囊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集成化,同时重量和成本也将逐步降低。尽管我国安全气囊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已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期专题将就安全气囊产业的发展以及未来的技术趋势,进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研究分析并论证生物基可降解的聚乳酸材料替代石油基工程塑料在汽车内饰部件应用的可行性。通过1年的自然环境湿热老化试验,验证了聚乳酸材料的耐水解和耐候性,证实聚乳酸可以满足汽车内饰部件的长周期使用要求。通过对量产车型的顶灯壳体进行试模和性能测试,证实聚乳酸材料可以满足汽车内饰部件的设计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07,(12):14-14
日前,通用汽车研发人员对外表示,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在智能材料技术在汽车产品的应用上取得了最新突破。根据通用汽车的计划2010年将实现智能材料技术在其未来的汽车产品上的整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汽车产品创新中的软件应用系统工程,是一个极具智慧和科学思维升华的结晶。它构成了现代汽车产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中枢神经,是汽车产品创新的最关键要素。[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上海汽车装备展是全球惟一以汽车生产制造技术装备为主题的专业展览,展品范围涵盖汽车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其创新成果,可谓是全面展示汽车制造生产技术领域创新产品及先进理念的汽车产业链“一站式”贸易平台。  相似文献   

6.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汽车维修而言汽车配件的供给是否充足则直接影响着汽车维修能否正常进行。汽车维修用配件的库存与产品制造所需配件(零部件)的库存有着根本的区别产品的制造若按订单进行生产甚至可以实行配件。零“库存储备,而汽车维修用配件储备则不同由于汽车故障的发生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一旦故障发生必须有相应的配件供应。  相似文献   

7.
汽车产业的机电一体化,是指汽车产品及其制造系统的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的汽车,在操作性,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和舒适性等方面都能大幅度提高,在汽车生产系统中,机电一体化主要运用在汽车零件加工,汽车整车装配以及汽车生产企业的管理之中,采用现代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汽车生产的质量和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更加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汽车的要求。对汽车产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大量应用势在必行,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为了适应企业和市场的多重要求,国内外主要汽车公司在汽车及总成的装试领域都加大了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汽车产品的研发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汽车新产品的生产准备周期不断缩短,而同一生产线生产的汽车及部件的品种越来越多,对汽车生产的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汽车生产的制造技术和装备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介绍了汽车安全气囊的类型,构造及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主要部件技术发展动向,安全气囊装置的应用,提高了汽车的被动安全性,已成为90年代中期汽车技术的研究热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汽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材料技术的发展,而现在风靡全球的纳米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为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纳米科学得到迅速的发展,纳米技术产品也层出不穷,并涉及汽车行业。文章从纳米汽油、纳米汽车润滑剂、汽车烤漆纳米涂料、纳米复合材料车体、车用纳米橡胶、纳米塑料件、汽车排气触媒材料和其他纳米材料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纳米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当前在纳米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开发使用纳米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产品创新是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技术进步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产品创新模式的选择关系到企业产品创新战略的制定方向,并将进一步影响到企业整体战略的成功与否。汽车工业作为我国的“幼稚”产业,其产品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产品质量差、价格高、技术含量低长期困扰着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因此,建立产品创新战略模式的决策模型,来指导我国汽车工业根据环境变化和自身条件,进行产品创新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通用汽车在智能材料技术应用领域取得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通用汽车研发人员对外表示,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在智能材料技术在汽车产品的应用上取得了最新突破。根据通用汽车的计划2010年将实现智能材料技术在其未来的汽车产品上的整合应用。  相似文献   

13.
汽车的外表如同人体的皮肤,需要平日精心打理,才能焕发动人光彩。日常汽车洗护时非专业的洗涤液、粗糙的擦拭用品等,时刻威胁汽车的漆面和各个部件。但只要注重养护产品的选择加上恰当的操作,即使只是亲力亲为的DIY,对爱车的养护一样可以做到无懈可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聚醚醚酮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汽车工业中已显示出代替金属和其它高性能材料的优势。针对聚醚醚酮改性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无机填充复合材料、有机共混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以满足汽车工业持续发展对工程塑料提出的高性能、低成本的要求,扩大其在汽车工程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汽车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已成为集各种先进技术于一身的智能化产品,在采用微电脑等智能化部件后,其性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和提高,但这些高科技装置使我们在得到方便的同时,也给维修行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电控发动机的微机控制系统是比较复杂的系统,且汽车电控系统对高电压、高温和高温度都很敏感,因此在使用与检修电控系统时必须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小荣 《车用发动机》1993,(2):F003-F003
<正> 用作汽车内壁板和外板材料的塑料,现已被用来制造汽车发动机的功能部件,并将有可能取代金属制造汽车动力系统的几乎每一种零件。 目前,国外许多公司正在研究开发塑料在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汽缸盖罩系统、燃油系统、凸轮轴上的应用。 汽车发动机罩下(即发动机室内)进气歧管是最有可能用工程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如聚苯硫醚、尼龙、聚醚整体模塑料和酚醛塑料)制造的部件。 首先实现商业化的塑料进气歧管是德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欧美,日及澳等地区和国家的认证制度概况,对我国建立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在1992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了中国汽车产品认证委员会(CCAP)。对汽车产品实行质量认证,不仅促进我国汽车产品质量提高和汽车工业技术的进步,而且有利于统一协调国这各部门管理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改性技术及加工技术不断向工程化方向发展,以玻璃纤维增强的聚丙烯具有较低的密度、低廉的价格以及可以循环使用等优点,正在取代工程塑料与金属在汽车仪表板、汽车车身和底盘零件中的应用。目前,在国外新型汽车前端部件系统的设计和生产中,注塑成型的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的复合材料已成为主要的材料。这种材料以前还没有被用在汽车前端部件的制造上,但是现在一些汽车生产商,尤其是欧洲的一些汽车生产商,将这种材料作为玻璃毡片增强PP(GMT)和GMT与金属共同模压的混合配件的替代品。 Borealis公司用短玻璃纤维增强PP的配混料Xmod替代长玻璃增强PP配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世界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公司在汽车照明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早从1913年起,博世就致力于汽车照明系统的研发与生产,凭借不断地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博世在全球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汽车照明产品,包括:车用前照灯(卤素灯和氙气大灯)、尾灯、辅助灯、工程施工用灯以及各类车用灯泡等。  相似文献   

20.
马戈 《汽车情报》2006,(34):28-32
近年来,我国汽车整体产品技术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以自主创新、自主品牌为特征的商用车更是如此。从2006年推出的重卡产品所具有的特征来看,我国重卡产品的创新水平正在日益提高,同时也反映出产品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