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局现有尘肺病例291人,其中大部分是50年代宝成,成渝铁路等隧道开挖和井下作业工人,还有11.7%的脱离粉尘已20年以上的晚发性尘肺病人。一、尘肺患者病期构成情况从1964~1988年,我局矽肺诊断小组共诊断尘肺病291例,绝大部分为矽肺(93.8%),还有煤尘肺、电焊尘肺和水泥尘肺仅21例,各期构成见表1。  相似文献   

2.
根据GB5748—85规定的方法,通过对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进行连续监测,得出一个工作日内粉尘浓度随时间分布情况。提出由现行采样方法(MAC采样法)得出的结果不能确切地反映粉尘实际危害情况。建议使用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作为取代指标,并尽快研究制订相应的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锦州铁路分局管内各厂、段的铸工和电焊工,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对各个车间的粉尘浓度和SiO_2含量进行分别测定。选择了粉尘作业10年以上,无其它心、肺疾患,年龄在50岁以下的男性铸工69人,电焊工50人。并选出无粉尘作业及吸烟史,年龄在50岁以下,劳动强度与铸工、电焊工近似,身体健康的男性41人,作为对照组。拍胸部平片,并测定肺活量(VC),第一秒时间肺活  相似文献   

4.
应用P-5L_2型数字粉尘计与配有符合BMRC粒度分级标准予捕集器的粉尘采样器,置于各粉尘作业场,同时、同步测定呼吸性粉尘与总粉尘质量浓度及相对质量浓度,通过相关分析与计算,求得粉尘质量浓度转换K与K_1值,及CPM与mg/m~3换算图。  相似文献   

5.
由于影像技术的不断改进,100毫米荧光缩影近10余年来得到了广泛发展,在预防医学,临床诊断和教学工作中的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欧洲一些国家,有半数以上的X线大片摄影已被100毫米荧光缩影代替 。但是对于尘肺的筛检和诊断价值报告不多。为了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在1978年~1979年的两次尘肺普查中,曾对隧道开挖工(干式作业)253人,电焊工162人,给煤工85人,个旧锡矿工14人,粉尘作业工龄都在8年以上者,试用100毫米荧光缩影片(以下简称小片)作尘肺普查,同时摄取站立后前位胸大片(以下简称大片)作对照。并注意到不同工种粉尘浓度与含矽量的不同,将粉尘浓度较大,含矽量较高(游离SiO_2平均30%)的隧道工单独分为  相似文献   

6.
矿工转入其它企业的尘肺问题,是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管理、尘肺诊断,及有关临床医疗机构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下面根据昆明铁路局多年来的资料分析讨论如下: 一、资料分析 (一) 一般情况建国以来,共有四个矿山284名矿工转入昆明铁路局,其中个旧锡矿1176名,东川铜矿工58名,煤矿工50名,本溪铁矿工1名,全部为男性,矿山粉尘职业史从1年~33年不等,平均12年。入路后240名已脱离粉尘作业,占84.5%,44名仍从事粉尘作业,占15.5%。 (二) 尘肺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1990年7月17日日本劳动省劳动基准局长发布了两个有关使用相对浓度测尘仪和有害气体检测管进行测定的规定,即461号通告“关于作业环境测定特例的许可”和462号通告“关于用相对浓度指示法测定时使用质量浓度变换系数及存在有害物质场合使用检测管测定的具体方法”。它们规定连续2年以上划为管理Ⅰ级的单位作业场所,经所辖劳动基准监督署长许可,可用规定的简便方法进行测定。在此以前,粉尘作业场所的相对浓度测定是在每一单位作业场所要确定若干个测点,其中一个要用相对浓度测尘仪与滤膜测尘仪同时平行测定,以  相似文献   

8.
依据我国现行粉尘最高容许浓度,采用回归法、总粉尘与呼吸粉尘比例系数法研究了作业场所呼吸粉尘管理浓度.结果显示,游离SiO_2≤10%的水泥与煤尘管理浓度分别为2mg/m_3、3.5mg/m_3,与国家颁布的MAC一致:石灰石、混合生料粉尘分别为 3.5mg/m_3与3.1mg/m(?)(?)(?)粘土与熟料粉尘为4mg/m_3.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作业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和粒状物的浓度是根据有害物质的发生状况或扩散的条件等的差异而在时间和空间上起变化的。为此,即使在完全相同的作业工作场所反复进行测定时,在每次得到的测定值中,一般也是有差异的。在本稿中,从几个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的实测例子所表示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时间、空间的变化的实际状态,为制定作业环境测定计划提供基础资料。二、浓度的空间分布在某一工作场所,几个测定点同时测定有害物质浓度时,各次可能得到不同的测定值。如:精密铸造工厂的粉尘浓度的平面分布是在铸造工厂的粉尘浓度的平面分布连续2天时间,在相同时刻用数字粉尘计测定的结果。(因为各测定点没有同时进  相似文献   

10.
干砂是目前蒸汽机车运输部门不可缺少的作业。林口机务段干砂作业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这不仅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也降低了作业环境中粉尘的浓度,从根本上消除了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这是段党委狠抓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关怀工人健康,深入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工厂安全卫生规程》(1956年5月25日公布)和哈尔滨铁路局颁布的《防尘及矽肺等职业病防治办法》[(73)哈铁革第219号],长期艰苦奋斗,发动群众,学习先进,不断革新,逐步完善的成果,是一个由手工操  相似文献   

11.
对施工隧道粉尘采用滤膜粉尘采样器与光散射数字粉尘计同步测定,通过计算求得转换系数K值。结果表明,采样位置距发尘源距离和作业环境粉尘浓度对K值有较大影响,粉尘浓度与K值间呈线性相关。这种影响是由于粉尘颗粒中位径变化而引起的。发尘源非连续发尘时不但引起粉尘浓度变化,而且引起中位径改变。由此提示,由K值乘相对质量浓度换算质量浓度是不适合的。  相似文献   

12.
应用灰色数列模型寿命表法对接尘工人连续工作30年,控制尘肺患病率在1%的条件下,水泥粉尘作业场所的粉尘容许浓度为16.8mg/m3。同时采用直线与曲线回归进行拟合预测,选择相关指数较优的模型对数回归,现场水泥粉尘容许浓度为24.3mg/m3。灰色数列模型、对数回归方程与实际概率单位误差分析,GM(1,1)的误差较小,拟合度较好,现场粉尘容许浓度合理严格。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作业场所个体呼吸性粉尘管理限值,作者选择了CXF-2F型向心式个体粉尘分级采样器,由作业者个体佩带采集样品测定呼吸性粉尘和总粉尘浓度。结果显示,包装车间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与总粉尘浓度间具有较好的从属共变关系,r为0.9284,比值为0.1345。环境呼吸性粉尘浓度与总粉尘浓度的比值为0.3546,个体呼吸性粉尘与环境呼吸性粉尘间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别(t=23.02,P0.001)。  相似文献   

14.
矽肺是由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矽的粉尘所引起的一种以肺组织纤维化病变为主的疾病,是对粉尘作业工人危害最大的一种常见职业病。在旧社会广大劳动人民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劳动条件十分恶劣,成千上万的粉尘作业工人因患矽肺丧失了生命。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毛主席对广大工人健康非常关心,早在一九五六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矽尘危害的决定》和一系列政策法令,认真贯彻了“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防尘工作,大大降低了粉尘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保障了工人的身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南京某铁路采石场作业场所粉尘、噪声作业点进行调查监测,为采取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和方法要求选点进行粉尘、噪声监测和评价。结果(1)作业点粉尘质量浓度和噪声强度分别为3.46~21.0 mg/m3(超标3.9~29倍)、87.0~105.3 dB(A),超标率均为100%。结论采石场作业场所粉尘、噪声超标严重,迫切需要采取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光散射数字粉尘计在粉尘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光散数字粉尘计在作业环境,大气,公共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中的应用,相对质量浓度与质量逍度转换,转换K值测定方法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动物实验证实铝尘可致肺纤维化,但也见铝尘无害的报道。为了进一步了解铝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我们对上海铝加工工业中的有关车间作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48名工龄在10年以上的作业工人进行了健康检查。调查内容及方法铝尘车间劳动卫生调查包括生产工艺过程,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及元素成分分析。粉尘浓度测定采用滤膜重量法,由于所得浓度值呈偏态分布,统计处理用几何均数表示。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隧道施工采用钻爆法开挖、汽车出渣运输及喷浆机喷射混凝土,施工时产生的粉尘弥漫于隧道洞内,而开挖掌子面附近产生的粉尘最大,浓度最大,造成能见度低,且空气质量差,对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安全造成一定伤害。为促使隧道洞内施工作业环境得到改善,晏家堡二号隧道引进抑尘炮雾车作业改善隧道洞内作业环境。通过Air Quality Monitor LD-5激光粉尘仪进行检测数据统计,抑尘雾炮车在隧道中的应用有效改善洞内作业环境,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考核某锡矿的防尘效果,我们对该矿井下1958~1979年的粉尘浓度与矽肺发病情况作了回顾性调查,在此基础上采用田凤调、符绍昌氏提出的研究制定粉尘容许浓度标准的直线回归分析法,对该矿井下22年来的粉尘资料及矽肺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国家修改现行粉尘卫生标准提供参考数据。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对昆明铁路分局配件厂铸造、精工车间测定各接尘岗位粉尘浓度的平均超标倍数和游离SiO_2含量。同时对接尘工人跟班工时记录,将接尘动作和工作时间分类。计算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进行粉尘作业分级。并对分级过程提出简化。为职业卫生安全监察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