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系统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是基于手动变速器发展而来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变速器挡位按奇、偶数分开布置,分别与两个离合器连接,通过离合器的交替切换完成换挡过程,以实现动力换挡。它综合了AMT的优势和AT动力换挡的优点,具有很好的换挡品质和车辆动力性、经济性,比较适合我国目前以手动变速器占主导地位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桑塔纳轿车变速器换挡机构分析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立 《汽车技术》2008,(6):27-30
研究了桑塔纳轿车5挡手动变速器换挡机构结构,通过对换挡机构相关零件的力学分析和模拟整车状态下的换挡力测试,验证了在静态换档阶段同步器弹簧的弹力和定排销的定排力对整个换挡力有直接影响,从而提出了变速器两种结构改进方案.对改进后变速器进行的台架测试结果表明,1/2挡、5挡通过定排销结构改进后,变速器选换挡轴处的换挡力下降20N左右;3/4挡通过定排销结构、同步器弹簧改进后,变速器选换挡轴处的换挡力下降40N左右.  相似文献   

3.
精确的换挡负载是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执行机构选型的重要依据。本文中构建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测试变速器选、换挡力的试验台,并对关键部件进行选型。为永磁同步执行电机提出一种转速控制算法,以实现精确的速度控制;在测试试验台上对不同挡位的换挡过程进行换挡力测试,并分析换挡速度对换挡负载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台可有效准确地测试变速器的换挡负载,为手动挡变速器的设计与优化以及AMT执行器的选型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健 《客车技术》2009,(5):18-20,23
与AMT相比,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因为没有动力中断,使其具有与AT一样好的换挡品质。又由于取消了液力变矩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效率更高,是一种新型自动变速器。这里从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的典型结构和工作过程人手,建立了动力学模型;介绍了换挡品质研究的内容,分析了影响换挡品质的因素。就换挡时刻对换挡品质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改善换挡品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在美国和日本自动换挡变速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时至今日,在欧洲一般的手动换挡变速器,还占据着主导的地位。然而,使用者们也期望着对于手动换挡变速器操作的舒适性,进行不断地改进。本文讨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环境温度对换挡性能的影响,其在低温时,对换挡力-时间-特性曲线的影响是可观的。本文特对由此而造成的原因和影响,给予了较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锁销式同步器是汽车变速器中常见的一种总成,以其换挡可靠、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机械式汽车变速器中,是汽车换挡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变速器能否实现换挡。  相似文献   

7.
AMT自动换挡变速器在大客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AMT自动换挡变速器的技术特点及在大客车上的应用,指出了AMT自动换挡变速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某乘用车配置的自动变速器,其换挡摇臂仅有P挡和非P挡两个物理位置,其他挡位(R/N/D)通过换挡器本体的电信号发出,从整个换挡系统来看,P挡与R挡之间的切换力不仅包含换挡器本体P挡与R挡切换力,还包含变速器P挡与非P挡之间的切换力,而R/N/D之间的挡位切换力仅由换挡器本体提供,换挡器本体换挡力的产生主要由螺旋弹簧和齿形板的配合实现,换挡器换挡力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变速箱P挡和非P挡切换带来的影响,而且要考虑与R/N/D之间切换时主观感受的衔接,本文旨在说明换挡器本体换挡力是如何实现与变速器换挡力进行匹配,以及如何进行局部优化以获得良好主观感受。  相似文献   

9.
对于自动变速器换挡品质故障的维修,普遍被自动变速器维修技师认为是难点中的难点,对于自动变速器其他故障维修,比如:缺挡,前进挡不能行驶,R挡不能行驶、挡位打滑,换挡时间不准确以及前进挡不能执行自动换挡等等,这些问题都比较容易解决,唯独换挡品质让人着实头痛。下面就变速器换挡品质的案例的维修过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开发了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的测试仿真台及电控单元,通过试验分析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影响轿车换挡品质的主要因素,即换挡过程中作用在结合元件上的油压突变及换挡电磁阀动作时间长短。指出,液力变矩器的闭锁控制也对换挡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町以更好的改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11.
手动变速器汽车在使用时换挡频繁,换挡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驾驶员对车型的评价.本文从静态换挡、动态换挡等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对手动变速器换挡性能评价的方法,并提供了目标参考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品质,通过对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的分析,采用电磁阀控制换挡离合器接合分离的方法,基于Simulink建立了换挡电磁阀控制系统模型,包括电磁阀工作逻辑控制和开闭合曲线控制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换挡过程中电磁阀控制规律的变化对换挡冲击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了进一步验证开发方向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设计了基于dSPACE的自动变速器快速控制原型试验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换挡电磁阀控制系统能够减小换挡冲击度,改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13.
故障现象 一辆装备手自一体变速器的福克斯,行驶里程为22000km,车主反映其变速器手动换挡模式失灵、换挡冲击较大,且仪表故障灯亮等故障。  相似文献   

14.
AMT换挡冲击产生机理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研究了自动机械变速器(AMT)在换挡时同步器未起作用而产生冲击的问题,分析了产生换挡冲击的机理并确定了换挡执行机构的最优运动速度.据此,提出了消除冲击的换挡控制方法,并在某载货车的变速器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车辆在换挡过程中产生冲击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2)有重叠换挡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品质问题 有关帕萨特B5和奥迪A6轿车01V(5HP-19)自动变速器换挡冲击(包括升挡冲击和降挡冲击)的案例已有许多报道,且往往是控制系统(包括电磁阀或阀体)造成的,这是为什么呢?为了简化结构、减轻重量和减小拖滞损耗,一些新型的自动变速器往往少用单向离合器甚至不用单向离合器,如5HP—19只用了1个单向离合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二、换挡机构 DSG变速器换挡杆的操作与机构功能与以前大众自动变速器相同。直接换挡变速器的换挡杆也有换挡杆锁和点火钥匙防拨锁,但结构是新的。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纯电动汽车两挡自动变速器(AMT)的换挡平顺性,针对一款电动汽车无离合器两挡AMT进行详细的换挡过程动力学分析,采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最优控制算法确定同步阶段的最优换挡力,进行换挡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换挡时间增幅不大的前提下,变速器输出轴转速波动峰值较未优化时降低了48.4%,基于LQR的换挡力最优控制能够有效降低换挡冲击,改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18.
当代汽车自动变速器,发展突飞猛进,由原来的3速、4速发展到7速、8速(比如奔驰722.9为7速自动变速器,新款凌志460装备的AA80E为8速自动变速器),而且换挡品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重叠换挡控制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曲线由原来的三种模式,如雪地、经济、动力模式发展到接近无数条换挡曲线,即根据驾驶人的驾驶习惯确定换挡曲线,  相似文献   

19.
对于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来说,发展可谓突飞猛进,由原来的3速4速发展到7速8速(如奔驰722.9为7速,新款雷克萨斯LS460装备的AA80E为8速)。而且换挡品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重叠换挡控制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曲线由原来的三种模式,如雪地、经济、动力模式发展到接近无数条换挡曲线,  相似文献   

20.
由于无同步器式机械自动变速器结构简单,机械效率高,装备在电动汽车上能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提升续航里程。为促进无同步器式机械自动变速器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针对其换挡冲击大、易出现动力中断的问题,建立了接合套和接合齿圈的动力学模型,以探究换挡冲击机理和影响换挡品质的因素。在AMEsim中进行了仿真,分析了不同初始转速差,换挡力条件下换挡冲击,换挡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接合套和接合齿圈初始转速差越大,换挡时间越长,换挡冲击越大;初始换挡力越大,换挡时间越短,但换挡冲击变大。当换挡过程初始条件为高换挡力和低转速差时,既能获得较短的换挡时间,又能得到较低的换挡冲击,换挡品质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