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展2种不同轴拉性能(高应变强化型和应变软化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圆环约束收缩性能研究。首先对高应变强化型UHPC及应变软化型UHPC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及声发射实时损伤定位试验,得到不同龄期时(2,7,28,80 d) UHPC的轴拉应力-应变曲线及其拉伸损伤演化机制。随后对2种UHPC进行圆环约束试验,得到UHPC内钢环的压缩应变-龄期曲线。最后基于高应变强化型UHPC及应变软化型UHPC的轴拉性能(应变强化与否)、抗拉强度发展规律及拉伸损伤演化机制,分析2种UHPC的圆环约束收缩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应变强化型UHPC的内钢环压缩应变-龄期曲线出现大量幅值小于10×10-6的锯齿形波动,对应产生的微裂纹宽度小于0.01 mm,与裂缝测宽仪(精度为0.01 mm)在UHPC圆环试件上始终未检测到微裂纹的结论相一致;应变软化型UHPC的内钢环压缩应变随着龄期出现了4次较明显的瞬时突变(28×10-6,53×10-6,41×10-6,18×10-6),且裂缝测宽仪在UHPC表面检测到了4条微裂缝(0.035,0.050,0.040,0.020 mm),由于拉伸软化特性,后续在其他荷载作用下会导致裂缝持续扩展;高应变强化型UHPC的应变强化特性使其在约束状态下产生的拉应力以多点分布微裂纹(宽度小于0.01 mm)的形式逐步小幅释放,应变软化型UHPC在约束作用下产生的拉应力通过多缝开裂(宽度小于0.05 mm)的方式瞬时部分释放。 相似文献
2.
3.
5.
文章结合高强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对高强混凝土的收缩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可供高强混凝土桥梁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6.
废弃陶瓷经破碎、筛分加工成人工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砂、石配制成废弃陶瓷骨料混凝土.共设计13组混凝土,其中,基准混凝土1组,废弃陶瓷骨料取代天然粗骨料、取代天然细骨料及同时取代天然粗、细骨料的各4组,取代量分别为30%,50%,70%,100%.进行混凝土收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废弃陶瓷骨料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规律基本一致;废弃陶瓷骨料混凝土的收缩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收缩性能,或者与普通混凝土收缩性能相当;随着废弃陶瓷骨料对天然骨料取代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收缩率呈下降趋势;就收缩性能而言,在混凝土中,废弃陶瓷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骨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8.
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水泥用量、矿物掺合料、龄期对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胶凝材料用量一定、水胶比相近的情况下,水泥用量越低,矿渣掺量越大,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值越小;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宜选用比表面积低于444 m2/kg的矿渣,且矿渣和粉煤灰总掺量宜大于40%;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在加载后90 d内增长较大,在120 d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结合无锡市五里湖大桥工程实例,主要介绍桥梁下部构造钢管拉梁泵送压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要点和质量控制,使用普通水泥、地产砂石料、微膨胀剂、西卡901阻锈剂配制补偿收缩与高性能混凝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混凝土,具有很多普通混凝土不具备的特性,但其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还不多。结合UEA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的应用,介绍UEA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复合膨胀剂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配合比,获得两种不同复合膨胀剂掺量的自密实混凝土,并以普通混凝土为基准,分别将其拌和物工作性、限制膨胀率、抗压强度、早龄期自收缩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膨胀剂能有效改善拌和物离析性能;基准混凝土成型后均表现为收缩状态,而自密实混凝土的体积先微膨胀后自收缩,且收缩变化并不明显;干燥失水条件下,基准混凝土随着龄期的增加,体积稳定性一直呈收缩变化,而自密实混凝土的体积收缩率呈先涨后缩变化,及时、充分对自密实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 相似文献
12.
为配制出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工程的高性能混凝土,通过掺加大掺量优质的粉煤灰、矿粉,降低水胶比的方法,进行C60低收缩徐变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配制出的混凝土拌合物出机坍落度为170~215 mm ,2 h坍落度损失较小,压力泌水率较低,表现出良好的工作性能;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较高,达到C60强度等级;掺加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具有较低的收缩和徐变,与不掺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相比,长龄期(360 d )的收缩和徐变值降低了30%~50%;通过掺加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降低水胶比的方法可以配制出C60低收缩徐变的高性能混凝土,该混凝土可用于塔柱和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中。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对素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柱进行800 d的收缩对比试验,研究钢筋混凝土柱收缩特性,探讨了钢筋对混凝土收缩应变影响系数,并在考虑配筋的情况下对CEB-FIP模型和中国建科院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国内外收缩应变预测模型对比得出,GZ (1993)模型整体预测效果较好,ACI-209模型预测效果最差.结合CEB-FIP模型和中国建科院模型对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回归分析,计算出钢筋对混凝土收缩应变的影响系数,与时变函数采用CEB-FIP模型和中国建科院模型的Trost方法进行对比,发现Trost方法中钢筋对混凝土收缩应变影响系数考虑偏低,因此在计算钢筋对收缩应变影响系数公式时仅考虑配筋率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有关掺纳米二氧化硅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纳米二氧化硅对过渡界面微观结构的改善等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结论,但是纳米二氧化硅对混凝土自收缩的影响鲜有报道。采用安明等人提出的测试方法,通过试验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掺量(0、3%、5%)、水胶比(0.25、0.34)和引气剂(0、0.015%)水平对混凝土自收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掺入纳米二氧化硅会提高混凝土的自收缩应变,在初凝至1 d龄期之间尤为明显;(2)水胶比对混凝土的自收缩影响非常大,水胶比越低,混凝土的自收缩越大,初凝至1 d龄期内的自收缩占28 d自收缩的比例越大;(3)引气剂能够明显地降低混凝土在各个龄期时的自收缩应变。 相似文献
18.
采用落锤冲击实验装置,进行钢筋混凝土桥墩模型在侧向撞击荷载下的动力性能试验,研究在桥墩模型表面设置缓冲器对试件撞击动力响应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缓冲器的缓冲效果,分析了影响桥墩模型冲击裂缝扩展和破坏模式的主要因素,研究了冲击能量和试件峰值动力响应及撞击体平均冲击力的关系.试验证明,所设置的缓冲器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少构件的冲击动力响应,对撞击区受压钢筋峰值压应变可降低74.60%,受压混凝土峰值压应变可降低54.69%,受拉钢筋峰值拉应变可降低63.02%,跨中峰值位移可降低57.73%,抗开裂冲击能增加180%,撞击体的平均冲击力可降低78.59%.研究结果表明,经合理设计的缓冲器具有高效的缓冲作用,可用以提高桥墩的抗撞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