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调查研究斜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斜坡特征的基础上,对清子高速公路K28+900~K29+250段拓家沟斜坡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工程地质勘察,对该斜坡失稳的形成机制、诱发因素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验算,得出斜坡在天然、饱水状态两种工况下均处于失稳变形状态的评价;最后,提出了对该斜坡削方、抗滑桩及截排水的加固治理方案。从竣工后的现状可知,加固治理措施可行,斜坡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依托保宜高速车峰坪大型碎石堆积层滑坡治理工程,根据现场情况及勘察结果分析斜坡的稳定性,研究开挖后边坡的失稳破坏机理。采用实际位移监测,同时对比Slide数值模拟计算加固后边坡的安全系数,了解斜坡的稳定状态,为后续斜坡治理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施工开挖是斜坡失稳的主要因素,集中降雨是斜坡失稳的诱导性因素,二者叠加作用使得斜坡失稳,采用抗滑桩加固措施有效地增加了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四川省理县薛城中学后山斜坡治理工程,通过FLAC3D软件对该斜坡采用锚杆抗滑桩加固后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锚杆抗滑桩加固后斜坡的最大位移从1.10m减少到0.59m,安全系数从1.06增加到1.59,其安全系数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边坡加固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4.
为查明云阳县某斜坡体出现多种变形特征的原因,对整个斜坡变形体进行全方位勘察,并进行稳定性评价。通过工程地质测试手段以及室内测试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选取三个关键剖面进行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斜坡变形体在枯季工况下稳定,在暴雨工况下由西向东稳定性依次降低;库水位影响下的坡体稳定性明显降低;在斜坡体欠稳定处实施支挡工程后的剖面稳定性明显提高,且下滑力显著降低,表明支挡措施合理有效。因此,该斜坡变形体有必要进行工程治理。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省遵毕高速公路高填方斜坡软土地基为工程实例,分析研究高填方斜坡的稳定性及发生破坏的成因。针对其成因对该路段进行分区治理。并论述抗滑桩、素混凝土桩等加固措施在处治过程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6.
该文结合晴兴高速公路湿软斜坡病害路段ZK19+360~ZK19+640,进行了山区斜坡湿软地基形成成因的剖析,并且在山区斜坡湿软地基形成的滑坡治理中采用了组合抗滑桩的加固实践,采用钻孔深部岩土水平位移测试,以获得湿软斜坡变形规律和检验组合抗滑桩实践的治理效果。结合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可知:在长大斜坡湿软路基中采用组合抗滑桩能有效控制湿软斜坡变形,提高斜坡湿软路基整体抗滑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王青川 《路基工程》2006,(4):114-115
通过渝怀铁路某膨胀土斜坡地段,经对斜坡膨胀土地质特征的勘察分析,和稳定性分析评价,对路堤与桥方案比较,因地制宜设桥通过。实践证明设桥方案工程安全、经济、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8.
蒙特卡洛法在发耐斜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鹏云  杜宇 《路基工程》2010,(2):127-129
文章介绍了蒙特卡洛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发耐斜坡的稳定性评价之中。分析了模拟次数,抗剪强度参数的相关性对于斜坡破坏概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发耐滑坡虽然稳定性系数均值大于1.1,但滑带参数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其破坏概率高达28.3%,应尽快进行治理,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9.
以贵州省正安县猫溪沟水库工程库水对已建道安高速桥梁岸坡稳定性影响为研究对象,对岸坡基本特征、潜在滑动体、失稳模式进行分析,采用多种刚体极限平衡法进行各工况稳定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斜坡潜在滑动为强风化粉砂质泥岩及上部覆盖层滑动,不存在中风化基岩深层滑动可能;斜坡部分工况不满足安全控制标准,需对斜坡进行防护;水库调蓄过程中,稳定性系数变化较大,说明库水位变动是影响稳定性系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因川汶公路改建增设川主寺隧道,受地形、地质及既有公路限制,采用小角度斜交进洞。洞口段均位于早期岷江河谷堆积体中,受降雨及路堑、明洞侧墙基坑开挖影响,洞口段斜坡出现较大规模变形迹象,严重影响了路基及隧道施工安全。基于详细的调查及勘察资料,查明斜坡变形成因机制,在稳定性计算基础上采用了有针对性的处治措施,斜坡稳定性良好,保证了隧道在降雪前顺利进洞。  相似文献   

11.
以某在建岩质边坡治理工程案例为研究对象,在定性评价边坡结构稳定性基础上,运用UDEC离散元软件建立该岩质边坡的仿真模型,通过减弱岩体节理参数和增大竖向加速度模拟边坡的失稳过程,以及对设计方案及时加固后岩质坡体的应力分布、塑性区和张开节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岩质边坡失稳一般经历节理面贯通,表层岩块脱落,沿节理面崩塌三个过程。按照设计方案及时加固后坡体的塑性区减小,张开节理由坡体前缘逐渐转向坡体后缘并减少,有效控制了坡体稳定。  相似文献   

12.
锚杆格构梁支护体系是利用紧贴坡面的混凝土格构梁和深入坡体的锚杆对坡面进行防护,将护坡与支撑有机结合,结构轻便灵活,施工速度快且支护效果可靠。结合挂网植草,能有效防止边坡冲刷、风化,保证边坡的稳定性。依托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五期集装箱码头竹湾边坡支护工程,详细介绍了锚杆格构梁治理边坡的重点考虑因素、设计方案和边坡绿化,评价了治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锚杆格构梁支护方案对该边坡进行加固后,边坡在正常工况和暴雨工况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均明显提高,稳定性增强,边坡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深挖路堑形成的高大边坡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公路建设中的重点风险源。以广东省江门市迎宾西路路堑边坡开挖及处治工程为背景,采用宏细观相结合的方法对边坡开挖及锚索加固处治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边坡开挖塑性变形区位移与接触力链发展方向显著相关,呈现沿坡面方向的链状发展规律;②边坡稳定性与坡体应力状况及局部区域应力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锚索加固的处治方案,可有效消除边坡体剪应变率贯通的剪切滑移面,边坡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孙国敏  张杰 《路基工程》2022,(5):214-219
以四川省攀枝花市某边坡及挡墙工程病害为研究对象,利用传递系数法对其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对其边坡失稳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边坡在原有挡墙的作用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而强降雨状态下,原挡墙不满足安全要求。选择原有挡墙+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前后填土注浆+重建截排水系统的组合方案进行加固,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金沙江特大桥是丽(丽江)香(香格里拉)铁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其桥基置于金沙江陡峻的峡谷岸坡上,岸坡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桥址方案的可行性。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方面对桥址方案右侧岸坡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采用Sarma法、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桥基岸坡在自然状态、桥基开挖加载作用下、地震、水库设计蓄水等工况下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地震和水库设计蓄水影响下,岸坡将处于失稳状态,若作特大桥桥址必须对不良地质进行深入勘探,并进行切实可靠的工程治理。  相似文献   

16.
李雁凌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127-132,M0015,M0016
依托西南地区某公路改扩建工程,采用强度折减法基于有限元软件将加筋土路堤髙边坡和素填土路堤高边坡分层施工过程的稳定性演化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对加筋土路堤高边坡设计的一些建议。对于路堤稳定性分析,无论计算所得最大塑性应变和最大位移所在的位置和大小如何,以计算终止时的折减系数作为稳定安全系数基本是可行的。采用素填土构筑高填方路堤.三种坡比方案(1:1.5,1:1和1:0.58)均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需要对填筑坡体采取加固措施。采用TDGD200土工格栅,竖向间隔2m满铺布置,在没有坡脚加强措施的情况下适中的坡比(1:1)相比较大(1:0.58)和较小(1.1.5)坡比的填筑方案效果更好。最后基于优化方案分析了道路交通荷载对高填方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道路交通荷载对加筋土路堤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利用极限平衡法对广东某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原治理方案进行了天然、暴雨、地震三种状态下各工况的整体稳定性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各工况下整体稳定性验算。比选结果表明:优化方案比原方案具有安全稳定系数高且造价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李江  梁玺  吴银亮 《路基工程》2021,(4):232-236
以穿越一处大型崩塌堆积体的重庆市某公路隧道出口工程为依托,从堆积体的地质情况、物质组成等综合分析其成因机理,进而通过堆积体边坡的位移监测数据和典型计算剖面对其稳定性展开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此崩塌堆积体在长时期地质作用下,总体保持自然稳定状态,但在降雨因素作用下稳定性系数为1.254~1.604,没有足够的安全富余量,需要采取反压坡脚等措施增强坡体的稳定。最终提出该边坡的综合治理方案,消除了隧道出口崩塌堆积体的工程安全隐患,保障了交通运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杨先亢  程斌 《路基工程》2018,(2):221-226
由于季节性强降雨,贵州省毕节市某高速公路泥质白云岩顺层高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多次产生滑坡病害。针对此工程问题,开展工程地质调绘及钻探等勘察工作,查明滑坡形成机制,通过反演法进行滑动面土体抗剪强度和稳定性分析、计算;结合该滑坡以往处治的经验教训,制定以抗滑桩为主,锚索为辅的软质岩顺层高边坡防护设计方案,工后位移监测结果表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0.
陈锋  陈俊  吴银亮 《路基工程》2020,(2):206-210,221
由于突发性罕见降雨,位于巴东县境内G318公路K1421+500处的边坡发生滑塌。道路外侧挡墙及墙外山坡浅表层土体整体滑移至坡脚的冲沟内,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通过对滑坡段进行地质勘探及监测,运用北京理正软件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该边坡工程在天然工况下安全系数为1.085~1.396,暴雨工况下安全系数为1.013~1.102。为避免发生进一步滑塌,需要对该边坡进行防护治理。经综合对比分析,选定桩板墙+局部护面墙+综合引排水作为治理方案,经后期监测表明治理方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