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严骏 《北京汽车》2013,(3):16-18
文中解决了如何在产品设计阶段控制劳动生产率的问题。通过对产品设计方案运用量化的评估方法,评定设计中会使装配遇到困难的薄弱环节,有助于快速地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为工程师改善设计方案提供了有用帮助。研究结果为控制劳动生产率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CATIA软件中对组合仪表总成虚拟装配流程的模拟分析,论证了汽车产品设计阶段虚拟装配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了CATIA中虚拟环境下生成零部件拆装轨迹,查找拆装路径、编辑拆装轨迹节点的有效方法。并为总布置人员提供了一种应用CATIA模拟装配流程进行运动件合理布置的便捷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产品设计与制造脱节而导致设计修改频繁、装配成本昂贵等问题,面向装配的设计(design for assembly,DFA)方法从装配的角度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详细分析了DFA在汽车内饰件设计上的典型应用,减少零件数量、集成设计、减少紧固件种类和数量、标准化设计、防错设计等DFA方法简化产品设计、提高装配效率,有效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及装配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虚拟装配技术的定义与内涵,综述了虚拟装配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总结了虚拟装配的工作内容,对整车可装配性进行评价分析,给出了整车可装配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车身质量是整车质量保证的基础,车身质量保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全流程、全部门共同面对并解决好。文章从背景和具体措施2个方面,介绍了车身装配质量保证的一般方法。通过识别影响车身装配的因素,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及车身调试方面建立对策,确保生产线上的车身装配质量,保证车身装配质量能够有效实现"零"调整目标。  相似文献   

6.
车身质量是整车质量保证的基础,车身质量保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全流程、全部门共同面对并解决好.文章从背景和具体措施2个方面,介绍了车身装配质量保证的一般方法.通过识别影响车身装配的因素,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及车身调试方面建立对策,确保生产线上的车身装配质量,保证车身装配质量能够有效实现“零”调整目标.  相似文献   

7.
冯磊 《汽车电器》2017,(7):38-41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对车灯装配工艺要求的分析,提出基于PLC的电气一体化车灯装配工作桌设计方案。该工作桌由PLC模块、HMI模块、计数电锁模块、可升降型材操作平面、气动控制模块等组成。本系统选用三菱FX3GA-40MR PLC作为控制器,MCGS触摸屏作为使用设定、监视模块,完成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PLC控制程序设计和人机界面设计,并对程序进行调试。经过系统调试后,本工作桌可实现车灯的快速装配、车灯零件的防愚和装配人员的操作舒适度改善,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法的汽车装配工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朝智  邓琦 《北京汽车》2008,(6):10-13,41
文中通过对汽车装配工艺的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汽车装配工艺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指标体系所具有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汽车装配工艺进行了研究,并使评价结果定量化。结合某装配工艺的实际,对其指标体系进行实例分析,结果充分证明此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有助于决策者对装配工艺进行改进或继续保持。  相似文献   

9.
介绍发动机扭矩测试的原理,说明发动机不同装配阶段扭矩表现,并阐述扭矩曲线和数据分析方法及问题解决思路。通过扭矩测试机的合理规划,实现了对发动机整个装配过程的扭矩监控。结合统计的监控数据和曲线,技术人员可对装配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该控制方法在汽车制造业的成功应用也可为其他行业的旋转扭矩监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汽车装配工艺的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汽车装配工艺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指标体系所具有的特点,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汽车装配工艺进行了研究,并使评价结果定量化.结合某装配工艺的实际,对其指标体系进行实例分析,结果充分证明此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有助于决策者对装配工艺进行改进或继续保持.  相似文献   

11.
基于虚拟装配技术的小型电动清扫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虚拟环境作为人机界面来协助用户完成产品设计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分析了虚拟装配技术的基本思想,讨论了虚拟装配技术的关键内容,并应用于电动清扫车的设计研发中。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车架前端附件装配过程的研究,分析其装配工艺方案的制定过程、分装台形式结构的选择,从而形成车架前端附件模块化装配流程,总结了模块化装配优点,为以后汽车模块化装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车门尺寸匹配区是汽车外覆盖件重要的直观感知质量区,车门铰链的装配方式与控制对车门与车身匹配的间隙和面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车门铰链各种装配策略,分析了各装配策略的控制方向与公差传递的累积和吸收,重点分析了三类常见车门铰链的装配尺寸链。运用VisVSA软件模拟实际装配过程,以公司某车型前门中门实际尺寸匹配为例,对基于门铰链装配策略的车门公差能力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实现了新产品尺寸的稳健设计,丰富了公司大数据库,为公司后续新产品尺寸开发提供了数据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评价标准相对比较完善,而装配式桥梁工程暂无正式颁布的评价标准,桥梁工程的评价体系与建筑工程存在较大的区别,不能直接套用。基于现桥梁工程装配率计算的研究成果,分别对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权重系数的选取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推荐的城市高架桥梁装配率核算公式;通过对无锡多个桥梁工程装配率的计算,提出了装配式桥梁的评判标准。本文通过对城市高架桥梁装配率核算方法的研究,以期促进桥梁装配式的进一步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5.
汽车白车身装配质量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汽车白车身装配质量评价过程中,均假定测量数据为平稳随机过程,采用长时间范围内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国内某厂实际生产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测量数据实质为时变的、非平稳随机过程。为此,提出了对白车身装配质量进行评价及建立标准数据模型的方法。结果表明:目前白车身装配质量的评价指标为4~5mm。  相似文献   

16.
基于仿真分析的轿车门框密封条装配结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燕敏 《汽车技术》2011,(11):34-38,42
借助MARC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某款具有代表性的单泡管型门框密封条进行插拔变形和弯曲变形模拟分析.根据变形过程和仿真结果,确定原设计存在装配困难、容易脱落及弯曲塌陷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通过计算机仿真、零件性能测试和装车效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装配结构改进后的门框密封条在插拔性能和弯曲性能上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轿车为例,主要介绍了总装工艺模块化装配的内容,重点介绍了仪表板模块化装配设计方法,总结模块化装配的设计原则以及模块化装配的优点,并对模块化装配的发展趋势进行描述。模块化装配对提高汽车的装配质量,缩短汽车的生产周期,降低总装生产线的成本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现有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水平,进行了新的工程机械设计理论方法的探索与研究。充分运用Pro/Engineer的三维实体造型与参数化设计技术,并结合实际零部件尺寸,完成了工程机械传动机构与行走机构中齿轮零件的参数化仿真设计及轮边减速系统的虚拟装配设计。这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和可靠性,并提出最佳设计方案,为完成工程机械整机的仿真设计、零件有限元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从制件质量、装配方法、装配工具与装配分级3个方面针对乘用车悬架系统螺栓的装配质量进行了分析;从紧固系统夹紧力这一根本评价指标出发,结合具体开发项目,以实现螺纹紧固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为目标,详细研究了三者对于装配质量的影响,解决了设计过程中的多项紧固问题,推动了底盘高强度螺纹紧固连接设计的正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家全 《汽车紧固件》2001,(1):32-34,40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五种装配扭矩的控制方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还简单的介绍了几种对装配扭矩的在线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