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6130型汽车柴油机是杭州汽车发动机厂的二代产品。通过三年半的设计、研制,完成了按国家标准对重型汽车发动机考核的全部项目(即1000小时全速、全负荷试验;500小时超速,超负荷试验;3000次热冲击试验;海南试验站五万公里装车道路试验)。1984年7月通过了鉴定,1985年1月中汽公司以(85)中汽技字041号文批复为国家鉴定,批准产品正式定型。本文介绍了X6130型柴油机设计要求和主要参数的确定,并对发动机设计、结构特点以及试验研究做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北京内然机总厂研制的492QA_2型汽油机,顺利通过了600小时全速全负荷可靠性试验和整车(装北京130型2吨车底盘)2.5万公里道路试验后,进行了样品定型鉴定。梁山石棉制品厂研究所依据北京内然机总厂研究所提供的492QA_2型汽油机参数,  相似文献   

3.
经北京市汽车工业总公司批准,北京内燃机总厂于1985年12月26~27日,在北京召开了492QA_2型汽油机研制定型鉴定会。492QA_2型汽油机解决了原机492QA_1动力性与经济性、高速与低速的矛盾,达到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研制中,该机顺利通过了六百小时全速全负荷可靠性试验和整  相似文献   

4.
EQ6100发动机排气门座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围绕排气门座耐磨性问题进行了一些工作,即材料对耐磨性的影响;汽油含铅量对耐磨性的影响;发动机的高温高负荷对耐磨性的影响;排气门座温度对耐磨性的影响;气门间隙随发动机温度升高的变化情况。现就以上几个方面工作进行分析如下: 一、材料对排气门座耐磨性的影响 1986年~1988年共抽检东风EQ140车汽油发动机EQ6100近60台进行100小时全速全负荷试验。在这些发动机中有采用现生产高  相似文献   

5.
王晖 《重型汽车》1999,(1):9-10,22
采用WD615.68柴油机进行1000h全速全负荷台架试验及25000km道路行车试验,考核油品在驾试验及行车试验过程中质量衰变的规律以及对车辆有关部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5W/40CD柴油机油具有优良的高温使用性能,可满足斯达-斯太尔车的全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可靠性是评价汽车质量与性能的一项关键指标.本文将某型号发动机设定在全速、全负荷的运行条件下,连续运转500h,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其耐久性.另外还选择发动机的缸套,将标准件与抽样件进行摩擦磨损的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其耐磨损性能.综合两项试验结果,对该型号发动机的可靠性有了基本了解.  相似文献   

7.
X6130型汽车柴油机 (外形见图1) 是杭州汽车发动机厂设计研制的系列新产品之一一。1981年完成第一轮样机试制,又连续三年多进行了3轮样机试制,并按照国家鉴定的要求,完成了一系列台架、全速全负荷、超速超负荷、热冲击试验和海南岛5万公里装车道路试验。1384年7月,该机在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和浙江省机械厅主持召开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变动涡流室镶块结构参数和降低活塞的工作温度,解决了6105Q型柴油机长期在全速、全负荷工况下运行第一道活塞环卡死的问题,并改善了活塞顶微裂纹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 南充内燃机厂为确保即将大批量投放市场的新产品N6102Q型柴油机的工作可靠性,在已完成该柴油机定型试验(包括可靠性试验)的基础上,从1993年1月中旬~3月初在厂内燃机研究所试验室严格按JBn3744—84《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标准进行了1000h全速、全负荷(n=3000r/min,Ne=103kW)可靠性试验。经42天累计1000h试验表明:该柴油机运行正常,运行过程中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包括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均优于设计要求,零、部件故障率和主要零件、运动副磨损值均低于JBn3744—84《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冷器的布置优化是提升增压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手段。结合某SUV匹配汽油增压发动机的动力不足问题,分析进气阻力及中冷后进气温度的变化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通过台架试验对比2种中冷器布置方案引起的发动机动力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前置式中冷器相对顶置式在全速全负荷工况下中冷后进气温度降低17.4℃,发动机功率提升3%,扭矩提升5.2%。文章通过优化中冷器的布置为发动机性能提升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车主之友》2021,(1):148-148
12月15日,长城汽车在保定哈弗技术中心正式全球首发面向全速域、全场景的“柠檬混动DHT”技术。“柠檬混动DHT”是一种高度集成的、高效能、多模油电混动系统,采用双电机混联混动技术,可实现全速域、全场景下高效能与高性能的完美平衡。  相似文献   

12.
某型柴油机排气歧管在热冲击试验中出现断裂。采用热固耦合的分析方法,模拟排气歧管在全速全负荷工作时的温度场以及冷却过程中的热应力。通过分析发现歧管出口处热应力超过了材料本身的屈服点,在局部产生了塑性变形。当温度低于室温时,歧管的局部区域反复产生残余应力与残余变形后,因热疲劳导致断裂。根据计算结果,找出了歧管断裂原因并提出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正>1评定汽车发动机机油消耗水平的相关标准GB19055-2003规定:在全速满负荷试验过程中,机油、燃油消耗百分比应小于0.3%。符合这一标准的发动机和车辆,其机油消耗量就属于正常水平。机油消耗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与驾驶习惯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对在用车发动机的机油消耗量的评定,必须按照规定的试验规范进行。  相似文献   

14.
2、发动机台架试验发动机台架试验是目前采用得最广泛的试验方式,主要包括启动试验、怠速试验、无负荷试验、部分负荷试验、全负荷性能试验启动试验分低温(-10度)和常温(20度)两种,由于一般主机厂都不具备低温启动试验的条件,常温启动试验成为广泛采用的方法。有点要说明的是,有人常常误解为只在低温启动时才允许使用阻风门,其实  相似文献   

15.
肖仁鑫  梁大平  陈贵升  刘爽 《汽车工程》2022,(12):1926-1935
基于高原环境模拟试验台架,研究了不同海拔下国六柴油机全负荷和40%负荷工况下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特性,同时探讨了4 000 m海拔下发动机持续运行在低转速大负荷工况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DPF)堵塞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全负荷和40%负荷工况下随着海拔的上升,发动机的进气流量、空燃比、有效热效率,排气氧浓度、排气压力呈非线性减小,有效燃油消耗率、排气温度、NO排放呈不同幅度增加;动力性、经济性下降明显,排放性能恶化;全负荷工况对海拔的变化更加敏感,特别是低转速和高转速的性能降幅较大;国六柴油机在4 000 m海拔下持续运行在低转速大负荷工况,DPF内大量颗粒物沉积但再生困难,较短时间内被堵塞。  相似文献   

16.
对1台2.0L涡轮增压进气道喷射汽油机和1台对比用的2.0L涡轮增压缸内直接喷射汽油机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这2台汽油机都采用全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的无节气门负荷控制策略。对比中使用的基础发动机是不带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缸内直接喷射涡轮增压汽油机。运行试验重点是研究部分负荷时的燃油耗及全负荷时的低速最大扭矩。在这...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缸内直喷汽油机在不同二次喷射时刻条件下的颗粒物粒径分布特性。试验工况为最大扭矩转速2000 r/min工况,负荷率分别为10%,30%,60%。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二次喷射时刻下,缸内直喷汽油机颗粒物粒径呈单峰分布,低负荷数量峰值在对应的积聚模态70 nm附近。低负荷下,合理优化二次喷油时刻可以降低颗粒物排放;中等负荷时,单次喷射的颗粒物排放远低于二次喷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功率分流混合动力汽车,探讨了既定模式转矩分配策略未知情况下全速域工作模式切换规则的优化问题。先在既定模式转矩分配策略未知的前提下,将等效燃油消耗与样本数字特征相结合,计算了不同荷电状态(SOC)值下各工作模式在所有可行工作点的基准综合燃油消耗率。以整车燃油经济性为优化目标,确定不同SOC值下所有可行工作点的最佳工作模式,进而得出基于车速、车轮端需求转矩、SOC值的优化后全速域工作模式切换规则,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工作模式选择需求。之后,不考虑模式切换过程对整车驾驶平顺性的影响,搭建了模式切换实施模型。再以4个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工况所构成的组合工况为目标行驶工况,将优化后全速域工作模式切换规则和传统基于逻辑门限的全速域工作模式切换规则分别应用于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整车燃油经济性仿真与台架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既定模式转矩分配策略的条件下,与基于逻辑门限的全速域工作模式切换规则情况相比,所提出的既定模式转矩分配策略未知情况下全速域工作模式切换规则优化方法至少可使整车燃油经济性提高7.33%。台架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该优化方法至少可使整车燃油经济性提高6.17%。由此可见,所提出的既定模式转矩分配策略未知情况下全速域工作模式切换规则优化方法对整车燃油经济性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相关交通行业标准中以较大总质量区间确定限值、以50 km/h空载等速燃料消耗量作为在用车辆燃料经济性评价参比值及操作挡位要求等方面的不完善,建议以油耗量与全质量二次回归曲线方程来规范限值、结合进行动力性检测、完善路试试验方法、规范直接挡、按标定法以发动机规定负荷加载恒速对在用货车进行燃料消耗率检测。  相似文献   

20.
CA10C 发动机由于选用了梯形加速度曲线凸轮,加大了进气道的截面,发动机全负荷充气量由314.7米~3/小时,提高到347.1米~3/小时,充气效率提高6.9%,为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创造了条件。CA10C 发动机台架调整指标定为:最大扭矩不低于35公斤米;最大功率不小于115马力;外特性最低油耗率不大于245克/马力小时。因此,原 CA10B 发动机装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