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UUV用动力锂电池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锋  王力 《船电技术》2013,33(8):16-20
本文综述了动力锂电池应用于无人水下潜航器(UUV)的研究现状。通过与UUV传统动力电池、铝氧半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对比,分析了锂电池作为UUV动力能源的必然性。展望了UUV用动力锂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提高单体电池比能量,加强电源系统安全性,建立模块化、标准化体系和应用于混合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2.
船级社动态     
正谁将成为航运业的可替代性燃料?伦敦:DNV GL发布了针对全球航运业可替代性能源的意见书(position paper)。而液化天然气(LNG)预计会成为最早的成功者,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情况将更多样化,因为通过电池或者其它能源储存技术的实践,预计超过20%的船舶将采用混合燃料推进系统。  相似文献   

3.
刘昭青 《航海》2020,(2):69-69
Skoon Energy能源机构和阿姆斯特丹港开启了一项浮动电池服务,以将移动存储的电力引入阿姆斯特丹港和市中心。该电池已被放置在一艘驳船上,并由当地的可再生能源机构提供动力。Skoon Energy机构得到清洁能源集团Koolen Industries的支持,其还拥有为驳船和游览船提供锂电池的公司,以及提供电池系统的智能电网。该浮动电池将在驳船上放置6个月,每月为内河游轮提供2周的支持。在另外2周期间,该电池将用于阿姆斯特丹市的各种项目,例如:经常需要临时能源,传统上依赖柴油发电机的建筑项目,以及电影布景或活动等。  相似文献   

4.
王松 《中国海事》2023,(4):59-62
为解决传统航标能源系统能量密度比低、质量重等问题,提出了航标一体化绿色能源系统,分析研究了系统中电池元件、电池保护板、太阳能控制器、升压模块等各部件的关键技术,并将其集成、合理连接,解决了海上灯浮标空间有限,现有能源系统能量密度比低、质量重、转换率低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航标信息化水平,实现“双碳”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沙夫特公司经赢得了法国机器人系统公司ECA的合同,为其水下机器人提供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ECA公司目前正在为法国海军的"水雷战斗"(Guerre des Mines)猎雷项目AUV平台提供装备研发支持。新的锂离子电池系统专为该项目A U V提供能源保障。具有先进技术的沙夫特锂离子电池系统能够使新的演示原型  相似文献   

6.
桂长清 《船电技术》2003,23(5):25-28
混合型电动车(HEV)含有两个相互分立的动力源,它不但兼有现有汽车和电动车的优点,而且某些性能还超过了它们,HEV对作为辅助能源的蓄电池提出了许多特殊要求,尤其是要求蓄电池在荷电态为50%的状况下进行工作。在现有的各种动力型电池中,综合起来看,铅蓄电池当前仍然是HEV的首选电池。  相似文献   

7.
随着能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持续加重,燃料电池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燃料电池具有高效、清洁和环保等特点,特别是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建立PEM燃料电池动态模型,以输入信号源作为外加负载,分析了随负载电流变化时,电池工作温度变化和阴阳极进气压力对PEM燃料电池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的影响。仿真结果与实际燃料电池特性曲线基本一致,所搭建的动态模型也能较好的反映PEM燃料电池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8.
多清洁能源混合动力系统可通过采用多种清洁能源有效提高船舶的绿色化水平,但多清洁能源的不同特点会增加混合动力系统配置优化设计的复杂性,目前缺少对多清洁能源混合动力系统优化配置方法的研究。对此,基于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和柴油发电机的混合动力系统形式,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遗传算法的多清洁能源混合动力系统优化配置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动力系统优化配置方法能在满足船舶最大功率需求的同时,提高船舶的经济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进而提高船舶的整体能效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备受关注的绿色船舶项目所用技术包括氨、电池、氢、甲醇/甲烷、风动力及生物燃料。数量之多,所用燃料不同,说明在动力能源清洁化背景下,海事界有多形式推动清洁能源使用的多种选择。 氨动力项目氨气能满足更加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要求和船舶能效指数(EEDI)要求,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实现零碳航运目标的替代燃料。MR型氨动力油船韩国造船与海洋工程公司(KSOE)子公司现代尾浦造船(Hyundai Mipo Dockyard)获得了相关船级社对其5万载重吨级中程成品油船(MR型船)的氨动力设计原则性批准(Ai P),预计在2025年实现氨动力船舶的商业化运营。  相似文献   

10.
魏伟  褚建新  王帆 《船舶工程》2016,38(4):26-30
为了解决内河电力推进船舶混合动力能源系统运行模式的切换控制问题,以动力电池剩余电量、电池工作温度以及船舶电力推进需求功率作为特征因素,以混合动力能源系统运行模式作为决断输出,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船舶混合能源系统运行模式切换控制模型及其控制策略。以实验室的船舶航行工况数据作为试验仿真环境,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智能地自动切换运行模式,实现了电力推进船舶混合动力能源系统的优化管理,同时能够保证动力电池的工作性能,延长电池寿命。  相似文献   

11.
《船电技术》2018,(7):J0011-J0011
2018年06月28日消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固体能源系统公司”(Solid Energy Systems)有望成为第一家销售半固体电池的公司。该创业公司称,与同样重量的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半固体电池容纳的能量增加了一倍。  相似文献   

12.
铝电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铝电池国内外发展概况,对Al/空气电池、Al/AgO电池、Al/MnO2电池、Al/H2O2电池、Al/S电池、Al/MnO4-电池、Al/Ni电池、Al/KFe(CN)6和熔盐铝电池的基本性能特点和研究状况作分别介绍,并对铝电池未来研究热点和重要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金属空气电池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金属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特点,讨论了金属空气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金属空气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的新兴绿色能源,由于具有高比能、长寿命、完全无污染、无需充电设备、可快速补充能量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中小型移动电源、小型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及水下军用装置的电源等领域,是21世纪替代传统电池的理想更新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14.
赵福海  王锡淮 《船电技术》2019,39(10):33-36,41
全电动绿色船舶除了使用电力,还越来越多地采用替代能源,如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本文建立船舶混合动力推进系统,采用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并联作为混合动力。在功率不足时,锂电池提供额外的功率以满足负载需求。为了模型比较贴合实际,使用真实数据对混合动力系统的子部件进行建模,生成Simulink模型并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5.
锂离子电池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视的一种能源,但是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抑制热失控与防连锁成为安全性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以及连锁反应的机理,采用一定的措施抑制热失控、防止连锁反应。提出了较为浅显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
黎红  杨林 《船电技术》2018,(7):21-2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绿色节能的储能电源。高比能量的Li-O2(Air)电池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Li-O2(Air)电池体系和电池阴极两方面入手,对近年来在电解液、炭载体、催化剂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进行介绍,并对研究方面存在的科学问题进行了介绍,指出了该电池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雅  方林 《船电技术》2019,39(5):14-18
动力电池组是电动车船的关键部件,电池温度过高造成的电池性能下降乃至热失控会使整车面临严重的安全风险。本文从传统热管理方法(空气冷却、液体冷却)和新型热管理方法(相变材料冷却、热管冷却、喷雾冷却和液态金属冷却)等几个方面对电池热管理方法进行综述,给出目前电池热管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舰船电力综合系统中,燃料电池-燃气轮机(SOFC-GT)联合发电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转化装置,直接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打破了传统热机朗肯循环热效率的限制,具有其他热机不可比拟的高效性。同时SOFC-GT联合发电系统自身又具有复杂性、强耦合性等特点,使得无法对其安全性做出定量评价。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手段,构建模糊评判矩阵,对系统进行模糊层次分析(FAHP)[1]。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电池各主要部件的逻辑关系,建立了单块电池的可靠性模型。结合化学电源的使用效果,完成了化学电源的故障模式研究和电池故障树(FTA)分析和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FMECA)。  相似文献   

20.
肖融  田侃 《船电技术》2022,42(2):52-54,60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LTC6804电池管理芯片的12串电池检测单元,作为分布式、模块化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基本单元.详细描述了电池检测单元的设计思路,包含系统架构设计、器件选型、硬件电路设计与软件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模块化的电池检测单元可扩展性高、配置灵活性强,可广泛应用在电池监控与管理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