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国高速铁路普遍存在客货混运、高速与中低速共线的特点,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和列车运行速度是决定曲线超高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沈丹客运专线,对车站两端曲线设计超高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实际的运营工况和V-S曲线确定合理的曲线超高值。首先通过计算得出停站列车和直通列车的均衡超高值,然后提出一个设计超高值,最后对其进行安全性和舒适性检算。为了得到合理的曲线超高值,需要对平面条件进行反复优化,尽可能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并分析进出站列车与高速列车的速度关系,以减小未被平衡的欠超高和过超高,这样既能保证旅客的舒适度,又可以保持两股钢轨受力比较均匀,有利于曲线的养护。 相似文献
3.
结合沈丹客运专线,对车站两端曲线超高进行设计分析,根据实际的运营工况和列车运行速度—走行距离曲线(V-S曲线),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得出曲线设计超高值,并对其进行安全性和舒适度检算。为了得到合理的曲线超高值,对超高值进行反复调整优化,尽可能减小未被平衡的欠超高和过超高,这既能保证旅客的舒适度,又可保持两股钢轨受力比较均匀,从而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浙赣线是我局管内的四大干线之一。根据铁道部总体部署和铁路走向市场的迫切需要,我局相继对津浦,沪宁线进行了较大幅度的线路提速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华东沿海及东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因而对连接这些地区与中南地区的主通道——浙赣线的运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公路等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使浙赣线全面实施提速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6.
7.
从确保行车安全的角度研究列车通过曲线时产生的过超高最大允许值,在此基础上提出部分客车提速后,在客货混运、速差过大的情况下的允许过超高推荐值。 相似文献
8.
优化曲线超高设置的方法及其理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贡照华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2,(3):33-35
在当前快速、重载的运输条件下 ,曲线轨道出现大量的新老病害 ,如外轨鱼鳞伤损、侧磨伤损等。曲线超高作为曲线轨道状态的主控要素之一 ,与病害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曲线上轮轨接触关系的分析 ,提出超高设置中“欠大过小”的观点 ,即设大欠超高 ,小过超高 ,并试图量化 ,以便于现场操作 相似文献
9.
铁路曲线外轨超高智能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旨在调节铁路曲线段外轨超高的智能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该智能系统主要包括速度检测装置、中央处理系统、外轨超高调节装置、监控装置等,通过检测即将驶入曲线段的列车速度,计算出列车所需的外轨超高值,在列车驶入曲线段之前完成超高调节.该智能系统可实时调整铁路曲线外轨超高,以适应不同速度的列车对外轨超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6,(8):1-5
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着线路条件复杂、车辆变速较快、运营模式多样等特点,导致轨道曲线超高设计面临着诸多不同的复杂工况。在总结超高计算原则及超高要素限值的基础上,探讨单一速度模式、多种速度模式、缓和曲线进入有效站台等不同工况下超高计算方法并实现计算程序化,结论为:根据不同工况合理选择超高要素限值,单一速度模式宜采用平均速度法,多种速度模式宜采用优化的接近高速法,缓和曲线进入有效站台应以站台端部超高不大于15 mm作为限制条件,采用计算机语言实现超高计算程序化可有效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1.
12.
13.
黄红东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7,(7):13-16
针对我国地铁曲线轨道超高值的规定,综合分析曲线超高对地铁行车、线路、轨道、限界、车辆、信号以及运营组织的影响,同时又比较了日本曲线超高值设计经验,对我国现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有关曲线轨道最大超高值进行了必要补充说明,提出地铁曲线轨道最大超高值设置的分析见解。 相似文献
14.
15.
在测量小半径曲线超高时,由于上股轨头磨耗及轨底坡的影响,实际测量处偏离应被测量处,从而造成误差。详细分析小半径曲线超高测量误差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制订相关平面标准用的曲线超高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曲线超高的允许设置范围,针对原《线规》超高计算存在的不足,以相关平面标准的制定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实设超高调整需要的动态思路,提出了制订和检算相关平面标准用的曲线超高的计算方法、公式、参数和结果。 相似文献
18.
19.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5,(9):18-21
针对我国地铁、国铁曲线超高值和缓和曲线长度的规定,综合分析运行速度120 km/h条件下,轨道最大超高值提高到150 mm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对相应的线路缓和曲线长度进行分析计算,给出计算值和建议值。对我国现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关于设计速度120 km/h条件下线路的超高和缓和曲线长度取值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