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美水面舰艇先进封闭式桅杆/传感器系统的研制和应用于新一代水面舰艇的情况,以及LPO17舰的封闭式桅杆/传感器系统。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军装备技术的发展,舰艇的隐身性在军事侦察等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水面舰艇的主要雷达信号反射源,舰船全封闭式桅杆系统的结构与动力优化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本文系统介绍舰船全封闭式桅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结合自适应进化策略和有限元分析算法,建立全封闭式桅杆系统的优化模型,对舰船全封闭式桅杆系统的动力与结构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水面舰艇射频电子设备的发展情况和国外水面舰艇射频集成、上层建筑(桅杆)射频综合集成情况。指出射频集成和上层建筑(桅杆)射频综合集成是电子、电磁兼容、舰船设计、结构、材料等各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研制项目,应由舰船设计部门与电子设备研制部门大力协同而有步骤地进行。射频集成工作由电子设备研制机构进行。舰船总体研制单位自始至终负责射频集成和上层建筑(桅杆)射频综合集成工作,必须设计制造上层建筑(桅杆)射频综合集成大型模型,进行上层建筑(桅杆)射频综合集成的陆上试验,验证集成射频电子设备性能以及上层建筑(桅杆)射频综合集成后的隐身性和电磁兼容性能;试验成功后装舰。  相似文献   

4.
桅杆计算中几个因素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庆林 《舰船工程研究》1997,(1):20-24,,46,
在几艘舰艇桅杆计算的基础上,综述了桅杆计算模型的建立和选取。桅杆细胞形式及计算模型对桅杆强度和振动特性的影响,并对桁架桅和筒形桅两种桅杆形式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水面舰艇规避来袭自导鱼雷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水面舰艇规避鱼雷的战术基础模型,对水面舰艇规避来袭自导鱼雷效果进行了建模计算,给出了水面舰艇防御鱼雷的组织方法,对研究水面舰艇规避鱼雷战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水面舰艇雷达截面的仿真分析是现代舰艇隐身设计的重要工作.为了提高仿真计算的精确度,本文重点讨论了海洋环境对水面舰艇雷达截面仿真计算的影响.以四路径模型法和无限大介质板模拟法2种方法分别分析海洋环境的散射特性,比较了2种方法的特点,研究了2种方法的使用范围,并提出了适用于水面舰艇雷达散射截面仿真的计算方法.本文给出的算例表明,提出的海洋环境的模拟仿真方法在水面舰艇雷达散射截面仿真计算中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水面舰艇对潜搜索的基本特点,选取单位时间内水面舰艇编队能有效搜索的海域面积作为对潜搜索效能指标[1],建立水面舰艇编队对潜搜索效能的基本模型,并通过对模型和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给出了在水面舰艇搜潜作战时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舰艇编队防空能力评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更加科学、准确地对水面舰艇编队整体防空能力进行评估,为水面舰艇编队建设提供详细的资料和数据。分析当前水面舰艇防空武器系统发展现状及对编队防空能力的一般评估方法。分析影响水面舰艇编队整体防空能力的各种因素,并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通过计算各因素的隶属度函数并组成模糊关系矩阵实现了对舰艇编队整体防空能力的评估。对水面舰艇编队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充分考虑水面舰艇复杂电磁环境特别是短波电磁环境情况下,结合经典电磁仿真软件FEKO,利用现代计算电磁学方法——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对水面舰艇短波电磁环境进行预测分析与仿真,为广泛深入开展水面舰艇电磁兼容性特别是短波电磁环境问题的研究奠定基础,最终为提高水面舰艇综合作战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面舰艇对潜搜索能力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水面舰艇对潜搜索能力是水面舰艇反潜兵力作战运用的基本战术指标。给出了水面舰艇编队对潜搜索能力的数学模型,计算了某型猎潜艇、护卫舰、驱逐舰的对潜搜索能力,分析了在指定海域对潜搜索的兵力需求量和搜索持续时间。结果表明,水面舰艇对潜搜索所需时间长、兵力多、效率较低,指出改进声呐性能,增大声呐有效工作距离是提高水面舰艇对潜搜索能力优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空袭目标对舰艇编队的毁伤概率,充分发挥编队内部各武器装备的协同作战效能,在全面分析水面舰艇编队典型防空队形的基础上,针对因队形变化给水面舰艇编队防空能力带来的五方面的影响,确立了较为完备的水面舰艇防空队形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防空队形评估模型,对水面舰艇编队防空队形进行了综合的定量分析和计算。该模型能较客观地反映防空队形对水面舰艇编队防空能力的影响。文章的工作对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估舰艇编队防空队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舰艇间短波通信链路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水面舰艇实际通信环境,分析了舰艇间短波传播方式及影响短波传输信道特性的参数,针对两种传播方式,对地波场强和天波场强进行了计算仿真.为水面舰艇之间建立有效通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舰艇反导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当前水面舰艇面临的空中威胁,根据水面舰艇反导作战过程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其反导能力。该算法有多种常见的算子和指标处理方法,为兼顾对综合评判起作用的各因素,根据加权平均的原则进行选取,计算各级评估因素的隶属度函数及其组成的模糊关系矩阵,得到水面舰艇反导能力的一个评估值,实现了对其反导能力的量化评估。该算法能将不同水面舰艇的反导能力用评估值统一表示出来,可操作性强,结果直观明了,可给战场指挥员提供一定的辅助决策支持,对水面舰艇部队反导作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舰艇回转规避尾流自导鱼雷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面舰艇反鱼雷对抗技术角度出发,建立了鱼雷弹道、舰艇尾流、尾流检测,以及水面舰艇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等相关模型.通过大量仿真计算和分析,研究了舰艇回转规避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效果,得出了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可为舰艇反鱼雷水声对抗作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舰载声呐系统探测性能远落后于潜艇,并且受复杂水文条件影响较大而造成的水面舰艇在搜攻潜时有较高危险性以及鱼雷命中概率不高的现状,提出了由舰载直升机对潜艇定位引导水面舰艇使用管装鱼雷攻潜的方法,在分析直升机引导水面舰艇对潜艇精确定位时的各种误差,建立鱼雷攻潜相关参数计算模型后,采用模拟法计算了水面舰艇在舰载直升机引导下使用管装鱼雷攻潜的命中概率,计算结果表明在鱼雷的发射距离为5 km时,这种引导攻击方法的命中概率可达到0.8以上,为实战决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面舰艇运动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面舰艇运动仿真模型是水面舰艇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水面舰艇的运动,以及不同级别的作战仿真应用对水面舰艇运动仿真模型的要求,给出了水面舰艇的实体态势递推模型,对水面舰艇运动仿真模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甲板纵骨的稳定性问题是水面舰船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舰船通用规范》和《水面舰艇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对纵骨带板折减系数取法的差异有时会导致工程中出现不同的结果。从理论上分析了《舰船通用规范》和《水面舰艇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对纵骨屈曲分析评估方法的差异,并用数值算例结果给予说明。研究结果为:《舰船通用规范》中的稳定性校核标准较《水面舰艇结构设计计算方法》严格,对于理解和修订国军标以及保证舰船结构安全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GAHP的水面舰艇编队防空作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综合考虑影响水面舰艇编队防空作战效能的多方面因素,建立了其作战效能的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GAHP)的水面舰艇编队作战效能的评估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灰色层次分析法在评估水面舰艇编队防空作战效能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平台中心战是网络中心战的基础,舰艇单平台防空是舰艇编队防空的基础。依据水面舰艇平台防空作战流程,按功能将各个系统划分为传感器节点、决策节点、响应节点以及任务目标节点,同时构建了水面舰艇单平台防空作战能力指标体系,针对评估指标的定性定量特性,引入云重心评估法对水面舰艇单平台防空作战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通用性强,为解决军事领域类似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武器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水面舰艇作战系统各类子系统之间信息交互频繁,交互流程直接影响水面舰艇作战效能。以水面舰艇典型作战任务为牵引,分析水面舰艇作战系统子系统内部信息交互流程,设计了一套水面舰艇作战信息交换仿真模拟系统,能够对水面舰艇主要作战系统的信息交互过程进行模拟和展示,对于优化舰艇作战系统信息交互流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