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单线隧道接触网链形悬挂下锚补偿的施工方案的优化,解决了单线隧道下锚补偿施工的难点,克服了运营部门维护调整下锚补偿的不便。  相似文献   

2.
STM锚具锚下结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刚  王志明 《铁道学报》2000,22(3):84-87
对预应力锚下结构的应力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数值分析,根据锚下应力分布的特点,确定STM锚下结构的形式和主要结构的尺寸。和国内同类锚具的锚下结构相比,STM锚具有结构合理、使用安全、整体重量较轻的特点,从而产生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斜拉桥索梁锚固结构承受着巨大的动静力荷载,其安全性和耐久性是斜拉桥控制设计的关键点。以宜宾临港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双拉索锚箱式索梁锚固结构(钢锚箱)为研究对象,取该桥塔最大索力处对应的钢锚箱进行1∶3缩尺模型试验,结合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系统地研究钢锚箱的传力机理;对钢锚箱重要板件进行厚度参数敏感性分析,探讨其对索塔锚固区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屈服荷载下,钢锚箱大部分结构受力情况良好,重要板件应力均处于屈服应力以下,证明结构安全可靠;钢锚箱内部锚腹板厚度对锚箱整体结构应力分布影响较大,随着锚腹板厚度增加,锚箱式锚固构造整体应力分布趋于均匀,峰值应力变小。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北土城东路站基坑为工程背景,对不同锚索长度、锚索打设角度和初锚力条件下的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不同锚索参数对桩体结构的变形特征影响规律,给出了锚索的优化设计参数,并基于优化后的锚素参数,探究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受力和变形机理。  相似文献   

5.
后张法施工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梁端锚头封闭混凝土开裂较为普通,锚头锈蚀,一旦锚头失效,梁体也就在瞬间失去预应力,直接危及桥梁安全。对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锚头病害采用CRAB0100高分子材料嵌补和压注日本进口GROUT高分子树脂材料进行了整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对隧道内下锚吊柱进行受力分析,并根据吊柱锚栓的布置方案校核锚栓强度。对下锚吊柱进行强度校核,分别选取梁单元和实体单元对下锚吊柱进行了强度分析和刚度分析。  相似文献   

7.
铁路隧道衬砌缺陷与病害在运营“天窗”内整治其作业时间和空间极其有限,且下锚段因存放接触网补偿装置而不能随意占用其空间,故对下锚段衬砌缺陷进行整治相比正常段难度更大。本文以西南某铁路隧道洞身标1 611~1 615处下锚段拱部存在严重质量缺陷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调研、工程类比、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施等手段,开展下锚段严重质量缺陷整治措施研究。基于充分利用铁路隧道下锚段放大断面的特点,提出解决拱部大范围缺陷所致运营安全隐患的局部套衬整治方案;结构受力分析验证了局部套衬整治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局部套衬方案的实施,彻底解决了下锚段严重质量缺陷及其带来的运营安全隐患,可为铁路隧道下锚段衬砌缺陷或病害整治提供指导及借鉴。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上海明珠线接触网支柱下锚拉线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接触网支柱在高架桥上下锚时拉线设置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铁路第五次提速后,接触网三跨锚段关节改为四跨锚段关节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0.
结合支井河特大桥扣锚索系统岩锚的设计与施工,详细介绍了预应力岩锚的结构计算、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并阐述了地质缺陷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岩锚梁梁体混凝土裂缝的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岩锚梁出现裂缝的危害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6个原因,提出了7条预防和控制措施,结合江垭电站地下主厂房岩锚梁的施工介绍了采取这些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实际工程中锚索应力监测数据,结合工程实际施工进度以及基坑开挖过程中土压力变化规律等,研究了桩锚支护结构中锚索部分的应力演化规律,将锚索应力随时间变化分为波动期、急变期、稳定期三个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产生的原因以及各自的特点。本文所提出的锚索应力变化阶段划分方式能够适应绝大多数桩锚支护结构锚索应力变化过程,该分类方法对今后桩锚支护结构中锚索应力的研究以及桩锚支护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接触线架设下锚时,对瓷瓶不能一次到位的难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其量值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求出了整个锚段内接触线的延伸量,收缩量和直线拉出值,从而得出断线时接触线总预留长度。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长江鹅公岩大桥悬索桥西锚碇的施工方法及锚体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概述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北土城东路站桩锚围护结构体系施工中全过程跟踪监测,分析并总结了桩锚围护结构体系的变形特点。  相似文献   

16.
对郑渝高铁联调联试期间接触网动态性能指数CDI进行应用分析,发现接触线整锚段燃弧问题,通过多次重复性比对进行问题诊断确认,逐项分析接触网恒张力放线基本要素,确定了自中心锚结向两侧补偿装置进行推压的应力释放精调方法。经现场运行实践,采用该方法可消除整锚段燃弧问题,推广应用到其他运营线路也具有良好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宁启铁路泰州火车站主站房功能厅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采用了后张法预应力筋“压花锚”技术,克服了空间对预应力筋锚固的限制,满足了功能性房屋对大空间和大跨度的要求,本文介绍后张法预应力筋“压花锚”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本文以油溪长江大桥主跨760 m悬索桥的隧道锚为例,分别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原位试验,对隧道锚的受力机理、破坏形态进行研究,并介绍试验方法及流程,详细分析试验结果,以期为设计优化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理论公式计算的隧道锚安全系数偏保守,主要原因是公式忽略了围岩和锚塞体相互作用的有利因素,且一般地勘报告提供的岩土参数也偏保守,与原位岩土试验参数有一定差距;(2)数值模拟也受围岩参数取值影响较大,与试验结果误差较大,但可作为前期设计参考;(3)根据缩尺模型试验,油溪长江大桥原设计40 m长锚塞体,峰值强度为18P,屈服强度为11P,比例极限强度为4P,富余较大,可适当缩减尺寸进行优化;(4)本研究成果可为大跨悬索桥隧道锚设计及试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北京地铁5号线北土城东路站的明挖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稳定和安全要求,结合有关规范、规程,提出了明挖车站的监控量测实施方案,分析了桩锚位移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索梁锚固结构采用了新型双拉索钢锚箱,当两根拉索出现一根拉索断索或者换索时,钢锚箱受力出现极端工况,存在破坏的可能性。为探究新型双拉索钢锚箱结构在断索极端状况下的受力性能,根据缩尺理论设计缩尺模型试验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偏载荷载作用下,钢锚箱整体刚度约为450 kN/mm,在2.5倍设计荷载作用下,结构整体仍然处于弹性受力状态;在偏载作用下,偏载侧整体受力大于非偏载侧,锚固板与承压板外缘接触的位置受力较大,偏载侧最容易出现破坏。临港长江桥双拉索钢锚箱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在断索偏载工况下整体仍然处于弹性状态,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