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与安全》2014,(11):129-130
<正>日前,公安部公布今年冬季1420处高速公路团雾预计多发路段,预警提示冬季交通安全。团雾被称为交通安全"隐形杀手",秋冬季相对多发。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组织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对辖区高速公路团雾多发路段进行了连续跟踪排查,排出年均发生3次以上团雾的高速公路路段1420处,其中年均发生20次以上的路段364处,年均发生30次以上的150处,年均发生40次以上的  相似文献   

2.
正为防范因团雾导致的高速公路多车相撞事故,近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辖区高速公路团雾多发路段进行排查,积极配合交通运输部门和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增设警示提示标志和设施,并通过媒体公布本地团雾多发路段,广泛开展宣传提示。据统计,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排查年均发  相似文献   

3.
《驾驶园》2015,(3):54
<正>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月10日公布了2014年全国交通事故多发、死亡人数集中的10个路段。这10个路段的通车里程共计153公里,全年共发生交通事故1203起,造成451人死亡,平均每10公里发生事故78起、死亡30人。目前,2015年春运已经启动,高速公路、国省道客货运量大幅增加,跨区域长途运输、自驾车返乡车辆增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示,请行经下述10大交通事故高危路段的驾驶人谨慎驾驶,行经道路中央、路侧开口路段以及视距不良、线形不好时,要提前减速、确认安全情况下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团雾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对交通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文中以沪宁高速公路沿线4 174站次的团雾过程和74起团雾天气下的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团雾的发生规律和团雾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研究发现:秋、冬、春三季团雾发生频率高,发生时段主要是在后半夜的00:00时至凌晨06:00时之间,临湖环境和临江路段由于特殊的地形和水汽输送通道而成为团雾高发的区域.1年中的10~11月、1~2月、4~5月,1d中的早上07:00~08:00是团雾天气下交通事故高发期;事故形态主要为追尾,伤亡程度十分严重,死亡人数3人及以上的事故数占55.41%.事故涉及车辆多且损毁严重,涉及10辆以上的事故占75%左右.70%左右的事故造成的交通中断或滞留时间在5h以上.   相似文献   

5.
团雾作为雾天的一种,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有一定的影响,实地调研发现,中国国内多条高速公路经常性地出现团雾。通过对近年高速公路发生的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因团雾引发的事故不断增加,且事故严重程度高,造成伤亡人数多。为了降低团雾对高速公路安全造成的影响,提高高速公路团雾区的交通安全水平,分别考虑能见度、路面摩阻力、动视力以及路段交通量等因素,提出了高速公路团雾区的限速方案,为高速公路团雾区安全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团雾环境多车追尾事故致危机理,有必要分析驾驶人进入团雾路段瞬间的驾驶行为特征。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团雾雾段长度、雾发时段和雾发频次等具有突变特征,因此对高速公路团雾环境驾驶行为进行瞬态分析应充分考虑其突变性。以能见度区间为(0,1 500m]、雾段长度小于4km的路段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能见度、视觉区域和行车速度的驾驶行为突变瞬态模型,对车辆驶入团雾路段后的行驶速度、注视区域等指标进行瞬态分析;对比分析在相同能见度的团雾路段,两侧有诱导雾灯和无诱导雾灯2种情况下的驾驶行为。结果表明:车辆从无雾路段驶入到驶离团雾路段过程中,其驾驶行为可大致细分为察觉、确认、紧急制动、加速制动、缓制动、速度保持、微加速、快加速8个阶段;上述各阶段因加速度的变化导致了团雾路段车速离散值增加;与无诱导雾灯路段相比,有诱导雾灯的团雾路段因雾灯补偿了部分因团雾导致的视觉缺失信息,驾驶人的视觉区域直径和视距变大、减速幅度变缓,有助于降低团雾路段车速扰动和突变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车辆通过团雾路段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隧道构造特殊且通行环境复杂,因而通常事故多发。为探究高速公路隧道路段与开放路段事故影响因素和严重程度致因机理的差异,采集沪昆高速邵怀段2011—2016年期间1 537起事故为研究样本;以事故发生路段为响应变量构建逻辑回归模型,解释各种风险因素对事故发生路段倾向性的影响差异;分别针对隧道路段与开放路段建立模型研究事故伤害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建立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事故的发生倾向性和2类路段的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以反映异质性条件对参数的影响。统计表明:与疲劳驾驶、未保持安全距离相关的事故发生在隧道路段的概率更高,其事故发生概率分别是开放路段的2.373和2.482倍;与隧道路段事故严重程度正相关的因素包括下坡(坡度2%以上)、夏季和超速行驶,其中下坡(坡度2%以上)段的严重事故发生的概率为上坡(坡度2%以上)的3.397倍,夏季的严重事故发生概率为秋季的3.951倍,超速行驶相关的严重事故发生概率为其他不当驾驶行为的4.242倍;与开放路段事故严重程度正相关的因素包括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其中超速行驶相关的严重事故概率是其他不当驾驶行为的2.713倍,疲劳驾驶相关的严重事故概率是其他不当驾驶行为的4.802倍。研究表明,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路段与开放路段的事故发生概率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研究结论可为山区高速公路差异管理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数理统计方法对交通事故的时空分析可视化效果差且多发路段识别等数据挖掘深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并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空分析系统。为准确掌握交通事故时空分布特征和识别事故时空多发路段,在传统数理统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GIS与改进的时空密度聚类方法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进行时空可视化统计分析与事故多发路段识别;利用2016—2018年湖南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直观展示2016—2018年湖南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空分布特征和事故多发路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山西省已运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多发地段的原因调查、分析,总结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特征和成因,对高速公路常见安全隐患路段编制了针对路段特征的综合设计和交通组织方案,为今后新建和改扩建高速公路安全设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团雾对高速公路交通运输造成的危害,保障团雾天气下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性和通畅性,通过总结团雾的特征与发生规律,团雾天气下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的特点,分析团雾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团雾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主要在于降低能见度、削弱路面附着系数和增加驾驶人身心负担三个方面。针对雾气的消光性原理,提出高速公路团雾实时检测与预警系统。从模块的构建到设计原理的阐述,以及系统实施方式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实用型和经济性,该系统的应用将能大大降低团雾对交通的危害,提高公路运行的科学管理水平和公路的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中外公路》2006,26(4):194-194
2006年8月16日,高速公路执法支队透露,2006年9月前成渝高速4处事故多发路段,除常规的波形护栏外,还在中央分隔带加装一层柔性护栏,使防撞安全性提高1.5倍。2007年,还将推广至成渝高速公路段。成渝高速走马段是一个急弯加坡道,是很多司机口中的“鬼门关”。在执法部门的建议下,2  相似文献   

12.
在高速公路出口路段,经常会发生车辆追尾、碰撞、横滑、侧翻等车辆交通事故,造成该路段事故多发的原因,大多是前车驾驶员违法驾驶、盲目操作,后车速度快,跟车距离近,驾驶员警惕性不高,处置措施不当等。  相似文献   

13.
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阶段,有效提高公路安全性是公路系统协调运转的基础问题之一。结合运营管理阶段的经费、通行等特点,本文着重分析了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判别及成因分析的应用方法,即通过全面采集相关数据、合理判别事故多发路段、正确分析事故特性规律,从而为有针对性的提出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安全》2016,(11):55-57
部是团雾惹的祸 2016年11月3日7时42分至8时30分,邢汾高速公路东行25公里至29公里处突发团雾,导致先后发生9起交通事故,致2人死亡,6人受伤,涉及车辆21辆。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安全》2014,(2):8-9
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1%和50%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交通事故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悉,2014年春节期间,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大力开展"情满旅途、交警同行"活动,27万交通民臀和24万交通协管员停止休假、坚守岗位,不分昼夜,不畏严寒、雨雪、雾霾,连续奋战,保障了道路交通平稳有序,除一些路段因大雾、大雪结冰影响通行外,全国高速公路、罔省干线公路总体畅顺,未发生长时间、大范围交通拥堵和  相似文献   

16.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推动破解农村群众就地打工出行安全难题,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下发通知,部署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主动作为,联合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部门全面开展农村群众就地打工出行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摸底。为进一步加强违法超员和违法载人(下称"双违")执法管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各地从8月24日起至年底深化"双违"治理,紧盯农村地区"双违"易发多发的时段和路段,针对性加强执法管控,全力防范农村地区群死群伤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7.
图话安全     
避免发生二次事故 2月25日,昆磨高速云南玉溪境内路段发生一起4车相撞事故,因未及时报警且未做好现场警示,导致后方发生一起18辆车连续相撞事故,致1人死亡,2人受伤。 交警提示:在高速公路上如遇事故请及时报警,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车后50米至1 00米处设置警告标志,夜间还应当同时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8.
管满泉  丁靖艳  陆炜 《中外公路》2012,32(4):337-341
事故多发路段是指道路上发生事故明显突出的路段或路口,事故多发路段通常所占有的道路长度很少,交通事故次数却非常频繁,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对事故多发路段的整治工作主要分为3个步骤:事故多发路段的鉴别,事故多发路段的原因分析,针对事故多发的原因提出整改对策。该文结合浙江省S201(S04)K8+000~K9+000事故多发路段整治工作,以事故数-事故率法作为鉴别方法,采取调查统计、多因素结合的成因分析方法,提出相应的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分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具有很大的危害。为衡量交通事故损害程度对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影响,本文在引入“事故累计频率法”和“事故严重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分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四种不同类型的方法,并对每一类事故多发路段的危害程度及其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路网交通安全管理(NSM )中的事故风险预测方法,以国内高速公路的大区段路段为研究对象,首先分别采用系统聚类、k-means动态聚类和二阶聚类方法对路段进行聚类,确定最优聚类方法和聚类数量,然后对"同质性路段"分别建立负二项回归、贝叶斯负二项回归、随机或固定效应的负二项回归和多层混合效应负二项回归4种模型,通过精度评价指标选择出最优的事故预测模型,最后计算出相应路段的事故风险大小并识别出事故多发路段.结果表明:选择最优的聚类方法和聚类数量相较于未聚类的情况将有效提高事故预测的拟合精度,其均方方差下降了64% .当选择二阶聚类方法且聚类数量为3时,"同质性路段"负二项回归的事故模型拟合精度最高,其模型的赤池信息量 A IC为464 .79 ,贝叶斯信息量 BIC为476 .98 ,均方方差为99 .22 .在4种事故预测模型中,负二项回归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其预测结果的均方方差最小,为108 .64 .采用统计学方法识别"同质性路段"的事故多发路段,共识别出辽宁省22条事故多发路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