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交通与运输》2005,(1):16-17
一,优化交通组织,提高通行效率 1.实施"保高架"措施:内环高架、南北高架、延安路高架若干上匝道早晚高峰实施关闭;利用30个上匝道的实时监控系统控制调节高架流量;对严重不畅的19个下匝道实施信号调整、路口渠化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延安路隧道等连接高架系统越江设施周边地区的交通组织;整个高架全天限制性能、车况差的车辆通行.  相似文献   

2.
黄浦江是上海市中心城内的自然阻隔,两岸越江通道现有南浦、杨浦、徐浦、卢浦四座大桥和延安路、打浦路、大连路、外环四条隧道。今年下半年复兴东路越江隧道正式通车,到2005年,浦东内环线内将有五处越江通道,构筑起浦东新的越江交通网。到2007年,内环线以内可在800米内找到越江通道,上海将建成12处、72条车道机动车越江工程,届时将大大提升越江能力,形成浦东、浦西两岸互动互通、比翼发展的局面。同时应该看到目前越江桥隧通行能力趋于饱和,黄浦江五个主要越江通道的最大日交通流量合计已达51.1万辆/日,平均每车道流量为1.97万辆/日,而且,随着浦江两岸的进一步开发,越江交通需求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增长。过江难仍是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3.
2004年9月29日复兴东路隧道正式通车后,对改善中心区越江压力有积极的作用.2004年国庆期间,"三桥四隧"的平均日流量约38.6万辆,(单体桥隧设施的流量分布见表1)其中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承担流量较高,分别为81 576辆、78 688辆;打浦路隧道流量最低,为21 304辆;开通后的复兴路隧道日流量也达到了24 557辆.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2012,(6):96-96
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已达到49.9%。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将基本实现中心城区高峰时段80%的公共交通出行在1h内完成。上海市交通港口局表示,上海“公交优先”战略最重要的目标可概括为两个50%:到2015年,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达到50%,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客运量将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共交通》2014,(10):62-62
9月16日早上高峰时段,无锡公交20辆16米大容量双节空调通道车亮相锡城街头,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眼球,一些首次体验新型公交车去上班的市民乘客纷纷在网上发布消息。早高峰正式上线的超长公交牟有效地改善了高峰时段乘客滞站问题。  相似文献   

6.
未来交通 在城市中用自行车代替小汽车出行的五大理由。 节约空间 自行车占用的空间比小汽车少.一辆小汽车在出行和停车时所需的空间大约是一辆自行车的6倍.而往往在高峰时段一辆小汽车里只有1~2个人.所以自行车单位面积的运载量是汽车的3~6倍,需要的停车面积少67%~85%。因此,自行车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还能够为城市生活释放出更多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机动化水平日益提高,一些大城市和特人城市交通紧张的状况日趋加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北京市的民用机动车保有量己超过130万辆。在市区400多处主要干道交义口中,高峰小时机动车流量超过10000辆以上上的路口有55个,5000-10000辆的有51个,  相似文献   

8.
在发达国家,经济型轿车是车市的主流。据相关统计,在欧洲,排量1.0升以下的小型车年销量就达到450万辆,美国的经济型车占到家庭轿车总销量的60%左右。从产品的节油性能,我们就能了解到其流行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设计1 种检测率高的快速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Automatic Incident Detection, AID)算法,基于突变强度理论,分析交通事件下流量、速度、占有率突变强度在纵向时间序列的变化特征,得出事件时段,交通参数突变强度值较大. 本文以三参数突变强度乘积为事件评价指数设计了1 种快速路AID 算法. 新算法与3 种AID 算法对比得出:新算法检测率高 (100.00%),误检率低(5.75%);与横向时间序列相比,纵向时间序列数据稳定性更好;参数数量的增加可提高检测率. 新算法适用于各种流量,在低峰检测率为100.00%,误检率为0,检测效果最佳;高峰时段保持100.00%高检测率,误检率为5.66%,误检事件多发生在上下班早晚高峰和午休3个交通流量变化较大的时段.  相似文献   

10.
为设计1 种检测率高的快速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Automatic Incident Detection, AID)算法,基于突变强度理论,分析交通事件下流量、速度、占有率突变强度在纵向时间序列的变化特征,得出事件时段,交通参数突变强度值较大. 本文以三参数突变强度乘积为事件评价指数设计了1 种快速路AID 算法. 新算法与3 种AID 算法对比得出:新算法检测率高 (100.00%),误检率低(5.75%);与横向时间序列相比,纵向时间序列数据稳定性更好;参数数量的增加可提高检测率. 新算法适用于各种流量,在低峰检测率为100.00%,误检率为0,检测效果最佳;高峰时段保持100.00%高检测率,误检率为5.66%,误检事件多发生在上下班早晚高峰和午休3个交通流量变化较大的时段.  相似文献   

11.
一、停车设施属性问题分析 1.停车设施的自然属性 (1)时间上的不可储存性。交通量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特点,随之带来的是不同时段的停车泊位需求量的不同。在非高峰时段,总停车泊位容量会产生过剩,而在高峰时段,总停车泊位容量又会出现短缺,非高峰时段的泊位容量不可以储存起来供高峰时段使用。  相似文献   

12.
《广东交通》2008,(1):61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日前实行一项新举措:上班交通高峰时段,如果一辆私家车内至少有4人,便可免交高速公路过路费。此外,公交车可免交一半高速公路过路费,以鼓励公交公司增加车次。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南北高架(内环线内)白天12小时驶入车次35万pcu,路段交通已达到100万pcu公里,占全天24小时的72%;高峰小时流量占白天12小时的9.0%。南北高架白天12小时平均断面流量13万~14万pcu。高峰小时平均断面流量1.2万pcu,全线饱和度0.90,早高峰平均行程车速23公里/小时。南北高架全天基本都处于拥堵状态,尤其是中环至内环路段长时间处于红色拥堵状态。观察现状区域路网结构可以看到,在南北高架最拥堵路段即南何  相似文献   

14.
交通拥挤定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入几个表示流量和占有率之间关系的方法,作为一天中交通状态随时间变化的指示器,并且使用微波检测数据展现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指出在高峰小时或拥挤小时,流量与占有率之间的关系与其他时段显著不同,通过定义交通拥挤时段和拥挤小时以区别于交通高峰小时.增加分辨交通状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2月销量再破2万辆 东风商用车公司继元月份销量达到22446辆之后.2月份销量再次突破2万辆,达到20333辆。该公司1、2月销售总量达到了创纪录的42779辆.同比增长240.62%:其中.重型车1、2月销量达到27010辆。相比去年.东风商用车公司的开局可以说是一路高歌猛进。  相似文献   

16.
为防止路网交通拥堵的扩散,考虑路段状态指标饱和度和行程时间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合理路径集的路网分析模型.将非拥挤区域从内到外分为控制层、诱导控制层、诱导层和无关层4个层次,反映了路网状态的空间分布和潜在演化趋势.基于交通分配得到的流量,对本文的状态分析模型进行了数值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各层次路段在路网中的比例随流量的增大而变化,且拥堵区域呈现扩张趋势;高峰时段各层次路段的比例为20%、5%、10%、10%和56%;同层次中饱和度越大的路段对拥堵区域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7.
根据城市快速路的特性,将城市快速路分为基本路段、交织区和分合流区。运用Green-shields模型计算自由流行程速度,通过双线圈检测器获取地点速度并由此估算行程速度。对行程速度指数进行右侧均值和均方差的一致性检验,将服务水平量化,提出了基于行程速度指数的城市快速路服务水平评价方法,并在西安市南二环某路段上进行实例验证。评价结果表明:当自由流、高峰时段、平峰时段的行程速度分别为82.514、47.825、67.930 km·h-1时,高峰时段行程速度指数的均值和均方差检验结果分别为7.206、8.482,城市快速路服务水平为2.667,为Ⅲ级;平峰时段行程速度指数的均值和均方差检验结果分别为6.408、8.960,城市快速路服务水平为4.083,为Ⅱ级。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提出的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8.
一、广州市目前交通现状近十年来,广州市尽管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道路交通建设,但仍然不能实现交通设施供应能力与交通需求的基本平衡。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交通量已达到饱和或超饱和状态,高峰期内车辆行驶速度缓慢、交通秩序混乱、交通堵塞严重,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交通运输发展需要,造成经济上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广州城市目前以及未来都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将进一步发展,据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市区机动车拥有水平将达到100万辆;外围交通不断增长,2010年进出市区的机动车交通比1998年增长1.58倍,其中进出市中心区范围的外围车辆将达21万辆/12小时,比1998年增长1.16倍;交通需求仍然有增无减,2010年市区全日个人出行需求1 207万人次,中心区个人出行量达724万人次,占整个市区的60%;小汽车进入家庭是必然趋势,其在交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小客车增长显著,2010年将达50万辆;中心区内交通产生、  相似文献   

19.
据有关部门专家预测,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到2010年我国约有1/2家庭将拥有私人轿车,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将达到60%~70%左右.例如,杭州市作为全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人均GDP在2005年已达到5431美元,购车高峰已经形成,截止到2005年12月份,老城区拥有各类汽车49.27万辆,而私人汽车保有量为30.39万辆,占总量的61.68%.  相似文献   

20.
周涛 《城市交通》2002,(1):25-27
目前,重庆市主城区的交通系统支撑着300万左右人口每天的各种出行,即每年近15亿人次的客运量,支持着这些活动的是主城区约15.4万辆机动车和3000个标台的公共汽、电车,以及一个长约300公里的城市主次干道网。通过对主城区主要道路及交叉口的车流量的调查可知,现状主要道路及交叉口流量几乎均处于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