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客运近几年受到公路、航空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根据广铁集团的实地调研试图运用数理方法建立起交通运输客运产品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根据模型运算结果,找出铁路运输最薄弱指标,并据此探讨建立相适应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铁路旅客列车提高提速对运输方式间客流吸引效果的评价问题,建立了适用于铁路提速客流分析的Logit模型,分析了速度与票价对铁路客流分担率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铁路客运竞争能力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铁路客运车站等级评定中相关评价因素考虑不够全面,不能客观、合理地评定全路客运车站重要程度的难题,研究建立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全路客运车站等级评定模型,综合考虑车站服务能力、资源条件、客流吸引力以及在路网中的地位等多方面因素;采集和整理全路所有客运车站的客运历史数据,使用R语言工具与数据库技术建立该模型,计算生成全路客运车站等级,并对等级评定结果进行分析。目前,由该模型计算生成的全路客运车站等级评定结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参考价值,已在列车开行方案与运行图评估、铁路企业客票收入预算管理等多项业务中得到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4.
由于铁路客运设备种类众多并且分布区域分散,致使人工巡检工作效率低。为了提高巡检工作的效率,实现铁路客运设备巡检工作智能化,本文提出并设计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铁路客运设备故障监测模型。通过无线传感器获取影响客运设备状态优劣的因素,运用所建模型进行决策,判断铁路客运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并能准确地诊断出故障部位,实现了铁路客运设备巡检工作智能化的目标。最后通过对机房空调设备的仿真研究,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大型客运站高峰期客运组织仿真模型及其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析,建立了大型客运站高峰期客运组织仿真模型,并通过点弧变换和弧变换将模型转化成一个有起点和终点的有向网络模型。同时提出了客运组织方案仿真结果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指出了客运组织方案仿真的基本思路,并运用所编制的大型客运站高峰期客运组织仿真优化系统,对广州站2002年春运高峰期的基本方案和优化方案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6.
在客运走廊客流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非集计多元Logit模型建立旅客出行方式选择模型,采用Matlab编程标定了客运走廊多模式交通条件下旅客出行效用函数.构建基于旅客出行行为的随机用户均衡配流模型,以旅客票价为切入点,利用变分不等式的灵敏度分析,确定了客运走廊各交通方式旅客票价与交通需求间的关系.以沪杭客运走廊为案例进行实...  相似文献   

7.
随着航空及高速公路客运的迅速发展,铁路客运在整个客运市场中所占份额逐渐降低。通过自身变革,以新的客运服务方式参与市场竞争,是铁路客运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铁路机客车制造企业应通过与用户建立伙伴关系,不断推出新产品,共同建立铁路客运的新概念。保持转向困等关键技术的高起点,是工厂今后在竞争中居领先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田飞 《铁道建筑技术》2012,(5):77-78,85
城际铁路客运需求预测利用人口、GDP与区域客运需求的相关性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却忽略了由于个人收入分配差异产生对客运需求影响。从收入分配差异性引起的客流变化角度分析,对人口因变量和GDP因变量进行修正,优化城际铁路客运需求总量预测。  相似文献   

9.
确定影响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6个主要因素,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对旅客的抽样问卷调查法为基础,建立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的模型.以对某铁路客运站的实际调查数据为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针对该客运部门服务质量的评价结果,找出其服务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在北京市大兴区举行,标志着这项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我国规划了“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客车速度目标值200km/h及以上。全长1318km、设计速度350km/h的京沪高速铁路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纵”。  相似文献   

11.
客运中转径路的换乘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铁路客运中转径路是铁路客运通瓣重要组成部分,标识了通票的途经径路,计算机发售通票业务过程中需要一些中转径路备选使用,这些备选中转径路是在一定合理性上计算出来的。本文结合中转旅客的必要需要求,在“路网模型”和“变线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中转里程短和换乘次数少这两方面因素,建立了优化计算中转径路更为完善的“换乘模型”,并提出了有效的求解算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中转径路的优化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2.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与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复杂性,其质量管理多以经验管理为主,量化管理则有不足.根据铁路客运的性质和特点,分析了铁路客运质量的内涵,设计了客运管理的内部管理闭环系统和外部管理闭环系统,并对客运运营质量用模糊评价的方法给出了定量分析,为促进管理现代化,提高客运质量提供方法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由于客运服务系统的复杂性,其质量管理多以经验管理为主,量化管理则有不足。从旅客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客运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确定客运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因素分为2个层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2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应用实例,对客运服务质量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给出了定量分析,为提高客运服务质量提供方法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际铁路建设中,中间站开站大都以经济据点分布情况进行确定,并且常常会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其发展潜力预留办理客运的中间站,待时机成熟后开站.文章通过引入实物期权方法,建立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某铁路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并与传统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大城市间各种客运方式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几种客运方式既存在合作关系,又存在博弈竞争关系。高速铁路运输企业必须根据旅客运输市场需求,合理设计所提供的运输服务属性,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最终才能赢得合理的企业效益。本文从高速铁路运输企业运营的经济效益和旅客出行方式选择两方面,建立高速铁路运输服务属性调整的双层规划模型,探讨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以期对高速铁路运输企业设计合理的运输服务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并将此模型及算法应用于武广高速铁路运输服务水平设计中,验证模型及求解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输通道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综合运输通道内旅客出行距离长、频率低的特点,基于非集计理论和纯选择行为抽样调查法建立综合运输通道内旅客选择行为的Logit模型.对京沪运输通道内旅客选择行为随出发时间和出行距离变化情况的模拟表明,中长距离的旅客对综合运输通道内客运产品的选择受出发时间影响较大,客运需求结构在不同时段存在显著差异,而短距离旅客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受出发时间影响较小,此外各种运输方式的典型客运产品均存在优势运输距离范围.与京沪运输通道客运产品结构现状对比的结果表明,由综合运输通道内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模型得到的结果能够反映通道客运需求结构的现状,并且能够解释由客运供需矛盾引发的购票困难等现象,从而为综合运输通道客运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和客运产品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吴小萍  詹振炎 《铁道学报》2001,23(5):107-113
分析并指出了铁路可行性研究中经济评价的局限性。提出在着手经济评价的同时,应辅之以多目标综合评价以克服经济评价局限性的思想,根据铁路方案综合评价各类指标对评价方法的实用性的分析结果。将我种方法组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基于灰色和模糊集理论的铁路方案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并建立其决策模型。编制了该模型的应用软件,最后,以某快速客运通道方案评价为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可以辅助经济评价法获得较为全面的综合评价结果。从而克服经济评价的局限性,为铁路方案综合评价和投资组合决策(protfolio decision making)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斌 《中国铁路》1997,(8):34-35
阐述了建立铁路客运营销代理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介绍了铁路客运营销代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根据铁路“网运分离”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从企业规模、产权关系和配置局等方面论述了如何组建和规范铁路客运公司、如何深化铁路客运改革等。  相似文献   

20.
关于铁路客运产品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生 《中国铁路》2005,49(9):45-48
借鉴和运用现代营销理论,对铁路客运产品质量的属性及其量的测度等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了判断铁路客运产品质量的5大属性24个因素(指标)的理论模型,并根据铁路客运的实际情况,对服务模型进行改造,据此进行量化测度.最后,通过对T1/2次客车的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验证了上述理论模型和运用被改造了的服务模型进行量化测度具有科学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