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要叙述仿真技术在潜艇电磁兼容屏蔽设计中的应用思路,并结合潜艇上存在的低频干扰隐患提出仿真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2.
简单描述电磁干扰源、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和敏感接收器三要素,研究适当的屏蔽技术、相应的工艺及抑制电磁干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简单描述电磁干扰源、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和敏感接收器三要素,研究适当的屏蔽技术、相应的工艺及抑制电磁干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采用混合算法分析舰船雷达间电磁干扰耦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传统数值算法分析舰载雷达电磁兼容带来的计算机资源占用大、运算时间长和收敛性问题,对复杂环境下雷达电磁计算方法提出了改进思路,论述了舰上典型形状金属障碍物对舰载雷达波传播的影响,研究了矩量法和几何绕射理论混合算法在电磁干扰耦合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并在舰船电磁仿真模型上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精确数值算法,该混合算法大幅提高了计算速度,计算误差优于3 dB,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电磁干扰及其危害性,指出了电磁兼容的重要性及实现电磁兼容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低频电磁屏蔽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春清  丁飞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11):163-165
从电磁屏蔽技术原理出发,重点分析了低频范围内的电磁屏蔽效能、屏蔽体的主要特性和规律,运行小环法测试低频屏蔽室屏蔽效能,对低频电磁屏蔽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所设计的一种封闭式射频集成桅杆,首先测试桅杆内部两个天线一发一收状态下接收天线射频端口的信号电平,从而判断是否会受到发射天线的电磁干扰。与传统的单纯观察设备的后端显示部分来进行干扰判断不同,射频信号测试与电子设备的后端信号处理能力无关,通过定量评估耦合能量的大小,进而可以总结通用的封闭桅杆的电磁干扰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封闭桅杆内同层、同面且上下布置的两副板阵天线间存在谐波干扰现象。然后,通过对天线特性、复合带通滤波层板特性、测试数据和桅杆内的电磁干扰路径进行大量、详细的理论分析来判断干扰来源。最终发现,电磁干扰很大程度上是由封闭桅杆内部发射天线的谐波通过天线边缘单元的直接辐射及内壁反射从而耦合到接收天线所造成,这是由于桅杆的封闭特性导致天线发射的带外能量无法射出,从而造成内部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最后,针对此现象提出电磁干扰的一些控制措施,例如天线间敷设吸波材料、天线分层布置等。  相似文献   

8.
假设无线电装置适当屏蔽,选用去耦、屏蔽和匹配的电源和传输线,对这些效应引起的传导和辐射传播模型进行了处理。给出了应用于无线电系统的最重要的电磁兼容(EMC)效应的简明定义。对影响无线电系统的EMI环境源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建立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舰船信息技术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技术设备是现代化舰船上的主要装备,由于舰船上的电磁环境非常复杂,为了保证信息技术设备能够高效指挥和控制现代化舰船,必须针对其电磁兼容性进行专门的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及电磁干扰产生的机理.然后从EMI滤波、元器件选择、机箱屏蔽、PCB抗干扰设计、接地和电路隔离等几个方面,对信息技术设备电磁干扰的抑制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所有这些都可以为舰船信息技术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舰船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黎 《舰船电子工程》2005,25(5):129-133
介绍舰船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法;包括电路设计、印制板设计设备内部走线设计、屏蔽设计、滤波及接地设计等的电磁兼容设计.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战场电磁环境日益复杂,舰船装备面临的电磁兼容问题十分突出.电磁兼容性标准是开展舰船电磁兼容性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实现舰船电磁兼容性的基础.开展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研究,建立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体系,将电磁兼容性论证、设计和建造工作标准化和量化,对提高舰船电磁兼容性和满足舰船研制对电磁兼容的迫切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舰船电磁兼容性特点,按照提出的体系建立原则及方法,建立了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体系,为舰船电磁兼容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A new isolator composed of a steel rope spring and a magneto-rheological (MR) damper was designed and a study on low-frequency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R dampers in isolators was carried out. It u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R damper, such as fast response, controllable damping, small energy consumption, wide dynamic scope, and great adaptati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R damping forc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experimental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damping force is not only related to structural dimensions,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controllable current and vibration frequency. Finally, the empirical formula for damping forces was correct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rection coefficients and factors analyzed.  相似文献   

13.
介绍开关电源工作时对电网产生电磁干扰,分析干扰产生的原因;提出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给出了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4.
系统地分析研究了舰船总体电磁兼容性(EMC)数模分析预测软件的建模原理、分析预测功能和工程应用,着重讨论了舰上发射机和非线性结构的"锈蚀螺栓效应"的互调产物等干扰源的数学模型.由于舰船电磁环境的复杂性,预测软件应能够对多参数进行分析.本文详细介绍了该软件的4个模块:天线最佳布置性能分析模块、电缆耦合干扰分析模块、各设备(或分系统)间电磁兼容性分析模块、大功率设备辐射近场场强分布分析模块.工程实践证明,该软件预测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船用电子设备应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针对船舶甚高频(VHF)通信频段辐射限值的特殊要求,从箱体谐振、电源线谐振以及缝隙谐振等方面研究了电子设备在该频段产生电磁骚扰的机理;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从上述三方面对船用电子设备VHF频段电磁骚扰转移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结论.将结论应用于实际船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中,缩短了设计周期,节省了设计成本,提高了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电磁环境对舰船通信系统的影响,通过对通信系统设备状态、电磁干扰的来源、电磁干扰的特性、干扰的传播、电磁干扰的危害等方面的探讨,分析了舰船通信系统的电磁环境。  相似文献   

17.
某舰主推进系统任务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卫英 《船舶》2005,(5):41-43
本文分析了某舰主推进系统的任务剖面,给出了它的任务可靠性模型以及各模型的可靠性计算方法,最终可得出某舰主推进系统的任务可靠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增压锅炉净化器净化机理和特性分析,构建了气固两相流动实验系统,选取树脂、EPS聚苯乙烯球、小米等3种固体颗粒作为实验材料,对某型船用增压锅炉烟气净化器样品和新研制产品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净化效率及阻力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模拟实验研究,着重介绍其实验系统及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青睐。对于液化天然气的海上长距离运输, LNG船无疑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选择。耐波性作为船舶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船舶的设计和运营过程中必须考虑。本文采用挪威船级社 SESAM软件计算了 LNG船在规则波中的六自由度运动响应,研究航速和浪向对其运动的影响。根据相关要求制作船模进行其在规则波中的耐波性试验,并将计算结果跟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浪向对其运动响应影响较大,横浪时升沉、横摇响应最大,迎浪时纵摇响应最大;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变化规律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天线间的共址耦合干扰是一种常见的舰船电磁干扰问题,严重影响了舰船总体作战性能的提高。本文提出了采用自适应干扰抵消技术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分析了其基本原理,给出了干扰抵消系统的实现方案以及实验室验证结果。该技术利用矢量合成的方法调整取样信号的幅度与相位,在接收端与干扰信号合成从而相互抵消。结果表明,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使干扰抵消比达到40 dB以上,可以很好地解决舰载天线间的共址耦合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