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船舶用气调集装箱对我国远洋船员身体素质的保持具有重大作用。本文提供一种通用的船舶用气调集装箱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对制氮、制冷和加湿功能模块的工况进行细化,解决气调保鲜集装箱由于体积小,使得各功能模块处理能力小,设计中参数匹配困难的问题,对以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最后算例表明,运用本方法可以很好地完成气调集装箱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朱向蒙  张晓红 《船舶》2015,(6):61-63
目前气调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陆用冷库中,但在船舶上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柜式气调冷库是在传统整体气调冷库基础上改进而成。文中结合实际中小型船舶的成本和空间限制的特点,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柜式气调冷库在船舶上使用的优点和适用性,为气调冷库在船舶中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船舶制造企业生产运行模式和特点的分析,结合MES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研究船舶MES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分析MES系统在船舶制造中的可行性,并探讨中国造船企业MES系统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4.
夏少生  龚瑞平 《集装箱化》2021,32(10):10-11
船体结构必须具有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不发生极度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大型集装箱船舶设计除了要考虑船体结构在大扭转变形条件下的极限强度和腐蚀变量,还要充分考虑大货舱开口对船体结构的影响.本文基于大型集装箱船舶许用静水弯矩的设计初衷,探讨不同许用值的合理应用,以促使船岸相关单位和人员统一认识,进一步提高大型集装箱船舶运营效益和码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在水上货物运输中,集装箱船以其自身的优势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此类船型主要是以便于集装箱的装卸作为设计依据,从而使得船型结构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出现过大的扭转便会造成船体变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对集装箱船舶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各种优化设计方法中,响应面法的效果比较好。因此,可在集装箱船舶优化设计中对该方法进行合理运用。从大型集装箱船舶的结构特点分析入手,论述了响应面法在大型集装箱船舶优化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商品在全球范围的流通也日益广泛。大型集装箱船舶作为大宗商品的主要运输途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了提高大型集装箱船的运输效率,设计和优化集装箱船舶配载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现代物流技术,对大型集装箱船舶的配载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在满足安全、可靠的运输货物的同时又具有经济性和智能化特性。  相似文献   

7.
对于集装箱船舶经营人来讲,运力超过8000标准箱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每一个航次的集装箱运量高,挂靠的港口次数减少,平均每一只集装箱的运输成本降幅大,从而确保,乃至提高集装箱船舶经营人的经济效益.听起来非常动人的这套理论容易诱惑人走进所谓"集装箱船舶造得越大,好处就越多"的极端,从而出现一个致命的薄弱点,型号通常小得多的支线集装箱船舶的设计和制造遭到不应有的疏忽,从而造成国际集装箱支线航运业的衰落,甚至有朝一日在有的支线上,由于小型集装箱船舶运力不足而出现中断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限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集装箱船舶超大型化趋势 国际航运业对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需求呈昂扬的发展态势,基于对其诱人的低成本和高效益的期待,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订造从未间断,造船规模不断提升.从理论上讲,单船运力超过8 000 T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每一个航次的集装箱运量高,挂靠的港口次数减少,平均每一只集装箱的成本费用,比单船5 000~6 000 TEU的集装箱船舶低大约10%至 12%;比单船运力4 000 TEU集装箱船舶低30%,从而提高集装箱船舶经营人的经济效益.但是,得出这一结论的前提是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必须满箱满载.否则,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所谓优势就不复存在.从经营实际来看,集装箱船舶超大型化的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潮流,通过下面几组数据亦可看出.  相似文献   

9.
MSC.1/Circular.1352对装载集装箱船舶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SS Code修正案MSC.1/Circular.1352即将生效。2015年1月1日之后建造的,在甲板上装载集装箱的船舶需要满足此要求。分析了此修正案的具体要求和对装载集装箱船舶货物操作通道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由于传统的集装箱船舶进出港系统无法实时获取集装箱装卸、港口空间使用和船舶状态等信息,传统管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船舶调度的实时性要求,为此,引入RFID技术以实现对设备、人员以及集装箱等信息的实时采集,为船舶进出港系统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本文对RFID技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在GIS和RFID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集装箱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
卢俊  杨艺平 《水运工程》2019,(10):181-186
针对传统集装箱港区电气室外管线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新设计方法。依托实际集装箱港口工程项目,结合集装箱港区室外管线的设计要点,采用基于BIM的三维设计方法,利用Revit等三维设计工具,详细阐述了整个设计过程,并对BIM设计方法的输出成果与传统设计方法的输出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BIM设计方法的优点。据此,为集装箱港口工程中的电气室外管线详细设计提供一种新的三维设计方法和相应的技术路线,以改善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设计中缺少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和纲领性操作指引的问题,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业务流程的基础框架、分类及层级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步骤以及流程建模与验证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进行业务流程设计。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方法设计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业务流程能够提升决策和建设的效率,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鲍波 《江苏船舶》1992,9(2):17-19
在所收集的近百艘中小型集装箱船船型资料的基础上,作者对集装箱船方形系数与载箱数、傅汝德数的关系作了分析,并应用计算机回归得到一个能反映集装箱船特征的方形系数估算公式。此公式可应用于集装箱船的初步设计阶段。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船整船有限元结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以一艘1700箱集装箱船为例,阐述了整船有限元结构分析方法。先建立全船有限元模型和质量模型,再用三维流体动力计算程序进行波浪随机载荷的长期预报,并在此基础上导出设计波参数组,最后,在全船有限元模型上 计算得出船体结构在各个设计波上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结果,所得到的船体结构有限元分析结果对同类型集装箱船的设计和强度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其它类型的船舶结构强度分析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曾凡其  钱伟 《船海工程》2006,35(4):43-45
为了用最少的安全控制程序从事集装箱国际运输,并避免各国各自执行国家安全规则可能产生的矛盾,国际海事组织颁布了集装箱安全公约,强度计算是罐式集装箱样箱生产的第一步,有限元分析时一般选取了板壳元和梁元,4个箱角刚性固定,将各个运动方向上的惯性力转化为动压力叠加到设计压力上,分别进行计算,从分析结果可以明显判断出设计的优劣,此方法为中国船级社所采用,实践证明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6.
开展伯努利梁受迫横向振动机理研究,采用模态叠加法推导了伯努利梁受迫振动的响应表达式,分析了振动响应与激振力和激振力矩作用位置间的关系。总结了减振器安装位置的选择规律和激振力幅值的计算方法,并采用有限元法进行验证,在某小型集装箱船的减振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机服务系统(排队论)在集装箱码头大门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集装箱码头大门车道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停车缓冲区长度的设计现状、存在问题,根据集装箱码头大门拖挂车的到达特性,提出基于随机服务系统(排队论)的集装箱码头大门最佳车道数及其停车缓冲区长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说明该方法的计算过程,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内河架空直立式集装箱码头结构计算中的作用效应组合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文章中采用单位力法对内河大水位差架空直立式集装箱码头可能出现的荷载工况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并采用MATLAB软件编程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组合,得到了计算结构各主要构件控制内力的最不利作用效应组合情况,提出了内河架空直立式集装箱码头结构计算的作用效应组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黎峰  周亮 《上海造船》2014,(4):20-23
国内航行的多用途船的船舱内载运集装箱时,因船舱空间尺度、装载集装箱的尺度及箱内货种的特征,选用可靠的系固方式是保障船舶和货物安全的前提。尽管横向拉压支撑的系固方式应用广泛,但由于系固活动件数量多、质量大且系固过程费工费时,不适应国内多用途船装运的集装箱运程短,且又要保证装卸效率。经过多种集装箱系固方式的适用性及相应的技术指标深入对比分析,结合各种运输工况,提出了5种系固方案选型并结合实例分析。系固方式的选型过程可供相关船舶运输及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多用途船的货舱内装载集装箱的固定形式与普通集装箱船不同,船级社及船舶的设计、建造方对此类船舶结构强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投入更多的关注。为此,参照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的要求,研究提出了舱内载荷的模拟方法,以某多用途船舱段结构强度有限元计算分析为例,分析研究集装箱横向运动和垂向运动惯性力对船体结构强度的影响。为多用途船装载集装箱工况的结构设计提供准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