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汽车发动机多采用增压技术,增加进入发动机汽缸空气量,以达到增大动力的目的。 如众所知,传统机械增压器由发动机曲轴带动,其转速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而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推动增压器工作,会产生加速迟滞现象,增压值越大,动力衔接越不易平顺。  相似文献   

2.
3.
为了更好地模拟智能网联车辆(CAV)的跟驰特性, 在纵向控制模型(LCM)的基础上考虑V2V环境下多辆前车速度和加速度的影响, 构建了智能网联环境下的纵向控制模型(C-LCM); 对LCM和C-LCM进行稳定性分析, 比较了2个模型的交通流稳定域, 确定了不同通信距离时C-LCM对交通流稳定域的影响; 设计数值仿真试验对加速和减速的常见交通场景进行模拟, 分析了在V2V通信条件下CAV的跟驰行为特征; 仿真分析了CAV不同通信距离以及不同渗透率影响下的交通流安全水平; 构建了包含不同CAV渗透率的混合交通流基本图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交通流稳定域随着考虑前车数量的增多而增大, 当只考虑1辆前车时, 前车与本车的间隔越远, 车辆速度系数对C-LCM稳定域的影响越大; C-LCM可以提前对多前车的行为做出反应, 更好地模拟CAV的动力学特征, 在减速情景中速度超调量从0.15减少为0.08, 最大速度延迟时间由7.5 s缩短为4.9 s, 在加速情景中速度超调量从0.07减少为0.04, 最小速度延迟时间由3.5 s缩短为2.6 s; 随着CAV渗透率的提升, 交通流的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当通信范围内有4辆CAV时, 交通流的安全性能达到最高, 其TIT和TET指标的最大减少量分别为57.22%和59.08%;随着CAV渗透率的提升, 道路通行能力从1 281 veh·h-1提升为3 204 veh·h-1。可见, 提出的C-LCM可以刻画不同车辆的跟驰特点, 实现混合交通流建模, 并降低混合交通流的复杂性, 为智能网联车辆对交通流的影响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月23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并得到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公安部等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及机构支持的“2006商用车辆安全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国内首次关于商用车辆安全技术的专业会议,旨在提高中国相关制造商和行业组织对于道路安全的关注度,帮助加快实施ABS在商用车上的强制安装, 以提高中国道路安全。威伯科总裁古杰可(Jacques Esculier)在发言中说:“我们很荣幸能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我们在业内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以提高ABS法规在中国的受关注度,并说明ABS给车主和司机带来的切实好处。”  相似文献   

6.
汽车拾零     
▲第一辆汽车 1885年10月,德国人卡尔·本茨(Karl Benz)在曼海姆(Mannheim)城制造出一辆三轮汽车.这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所装用的汽油发动机,排量0.9升,功率0.88马力.同年,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也在德国巴德坎斯塔特(Bad Cannstatt)城试验了他的摩托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城市公交车辆清洁燃料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双燃料车辆的不断增加,如何搞好使用过程中的正确调试,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是该项工作中重要一环.现就沈阳客运集团公司在车用燃气装置调试过程中所积累的主要经验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SJY-FQ1型乘用车防抢报警系统,可以实现对乘用车(包括出租车)在停车或行驶状态下的防抢功能,特别是通过电子遥控装置对乘用车在停车状态下实现防盗报警。该系统采用全方位自动防抢防盗警戒,能够做到统一控制、自动检测、自动判断、自动显示、自动报警,其防抢装置独特新颖、反应  相似文献   

9.
空重车混编对列车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空重车混编列车的稳定性,建立了混编列车动力学模型,利用循环变量法解决了列车的"自由度爆炸"难题,利用模块化建模法解决了列车混合编组的建模难题,而且充分考虑了列车纵向、横向和垂向性能之间的耦合关系.利用新型的列车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空重罐车各种不同的编组形式对列车稳定性的影响.发现空罐车编组在列车尾部和头部时的稳定性较差,而编组在列车中部时的稳定性较好,因此在空重罐车混和编组时,为了提高列车稳定性,尽量把空罐车编组在列车的中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抑制蛇行运动,提高列车临界速度,针对铁道车辆特殊的轮轨自激振动系统综述了蛇行稳定性主动控制的总体结构形式、控制目标、控制算法、测量系统、作动系统、试验验证等关键环节的研究进展;概括了稳定性控制的典型结构形式及其各自的特点;根据不同运用场景,归纳了稳定性主动控制的主要目标,梳理了稳定性控制的主要算法以及优缺点;分析了不同反馈量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研究了作动器动态特性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给出了稳定性控制的试验研究方法,展望了未来蛇行稳定性主动控制在算法设计、失效安全等方面的研究重点。研究结果表明:在蛇行稳定性主动控制研究中,控制方式和算法的选取要同时考虑控制目标的不同;除了高轮轨匹配等效锥度下的二次蛇行稳定性控制之外,控制目标应同时考虑低轮轨匹配等效锥度下的一次蛇行稳定性控制;控制方式应尽量简单、可靠、易于实施,且对测量系统的要求要小;测量系统也应尽量简单可测,以减小随机扰动和噪声对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影响;作动器响应时间及其时滞补偿方法共同决定了蛇行稳定性主动控制的实用效能;控制系统失效不能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这是决定主动控制能否推广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