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用于汽车的智能红外线传感器夜间步行者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该装置具有智能化程度高、报警及时准确等特点,在各帧之间用实时法对图像进行处理,通过夜间在室外行走的试验证明,该系统在50m前后可以检测,判别行人,可有效地保障夜间行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陈庆  阮锦程 《汽车杂志》2009,(10):108-115
无论在何种环境下,Tiguan总能恰如其分地融入其中,丝毫没有格格不入的味道,即便是从来没有见过它的乡野村民,也能从那个圆圆的、VW图标中瞧出一些亲昵。而当你开着它行走几步,就会知道,这就是大众,一部均衡和谐到了极点的车子。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安全》2008,(10):66-67
在夜间驾驶行车,很多司机因为夜间交通流量小、行人和自行车干扰相对较少等因素的“迷惑”而放松了警惕,经常开着开着,速度就不知不觉地上去。加之人的视觉在夜间敏感度减弱,因此夜间开车稍不注意就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据交管部门相关统计表明,夜晚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要比白天多1.5倍,55%的交通事故都发生在夜间。夜间行车的危险性由此可见,司机必须谨慎驾驶。  相似文献   

4.
葛秀宝 《汽车运用》2001,(12):40-41
夜间行车由于夜间能见度差,需要精力格外集中,和白天相比更容易产生疲劳,对路面容易产生错觉,错误地判断路面范围,特别是在坡道顶端或转弯处,易发生碰撞或把车驶出路外造成事故。其次,由于夜间道路情况简单,许多驾驶员习惯性地将车越开越快,这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夜间灯光照射范围有限,而道路两侧情况基本看不到,如两侧出现突然情况,很难及时处理,当发现时车辆已高速驶近,要采取措施为时已晚,只得高速通过,因而造成险情或事故。  相似文献   

5.
骑车与文学     
古代文人云: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只有不停地行走,在行走中发现。在发现中提炼,在提炼中收获。再不停地读书。在读书中感悟。在感悟中创作。以这样的方式创作出的文章一定会意蕴深远而独具一格。受古人的影响,我也试图行走千里、读书万卷。以丰富自己宁静淡泊的生活。为文学创作记录下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6.
视觉在驾驶员的驾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驾驶员的信息90%来自视觉。可以不夸张地说,能识别和预料危险对驾驶员来说经其驾驶技术更重要,而识别主要依靠视觉。夜间的视觉活动有着许多不同于白于的特征。研究夜间驾车时视觉活动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对于提高驾驶员的夜间驾驶能力,保障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新手驾车最怕的就是夜间驾驶,甚至对“开夜车”充满着恐惧,因为对面来车车灯这么一照,就什么也看不到了,那为什么老司机们能游刃有余的处理夜间的情况呢?我可以肯定地说,这基本上和视力没有任何关系,只和驾驶的技巧有关。夜间开车到底难在何处?应该如何应对,请看下文分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汽车前照灯种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漫黑夜中行车,一双“大眼睛”默默地为你照亮前路,这就是汽车前照灯。据统计,人们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45%以上集中在夜间。这主要是因为夜间驾车视线通常较差,驾驶员必须花费较多的眼力及体力来聚精会神地观察路况,从而间接造成疲劳驾驶及注意力分散。因此,前照灯是保障  相似文献   

9.
背包客     
《汽车杂志》2007,(7):236-236,238
“西藏热”让人们自告奋勇地想加入背包客的行列,而真正的背包客们从不蜂拥而至。他们用徒步敬畏大地,用眼睛肃穆自然。旅途不是风光的炫耀品,行走的脚步如同不朽的印记,踩在历史铺垫的每一处土地上,是的,背包客,用神圣的行走来膜拜的自己存在的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余庆县龙溪镇村民黄仁平,无证驾车不服从交管人员指挥,强行将执法人员的巡逻二轮摩托车撞倒在地后继而又驾车狂奔近两公里,所幸没有造成人员受伤。村民黄仁平的行为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治安拘留并处罚款。  相似文献   

11.
夜间行车     
徐雨 《汽车杂志》2006,(11):146-147
夜间行车对于新手来说会困难重重,首先是夜间视野变得极差,很多情况都无法及时辨别,其次就是夜间行车光线来源不固定,容易产生错觉,这些都让新手头疼不已,这期我们来看看夜间行驶该注意些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夜间驾驶车辆,视野不好,能见度差,驾驶员易疲劳,甚至打磕睡等,是各种事故在夜间多发的重要原因。本文粗浅试谈如何在夜间安全驾驶作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李鹤 《车时代》2009,(8):196-201
行走是一场内心的盛筵。有的人执著旅行,便将梦想装进行囊,背包上路,去很远的地方流浪,这是一种行走之人的常态。而真正理解行走的人,却渐渐完成在行走中的蜕变。有这么个人,他的行走,只为领略别样的人生。他生活在城市,却时刻在精神上漂泊,以期待让心灵的行走变成习惯、成为自然,久而久之,他用自己的眼睛为更多人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  相似文献   

14.
夜间高速公路事故频发,高速公路轮廓标是保障夜间交通安全的主要设施.为更好地发挥其安全保障作用,文中通过模拟计算的方法确定了高速公路夜间轮廓标布设方案,并对夜间轮廓标布设的视认效果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通过增大左侧轮廓标布设面积,可以有效降低两侧轮廓标的不对称视认亮度比,平衡两侧视认亮度,进而更好地起到道路线形诱导作用.在...  相似文献   

15.
在亮橙色车身烤漆的装扮下,线条圆润的TTS顿时变得娇媚动人,然而这种艳丽在夜间出没才能更合时宜地散发出那迷人的魅力——它,足以诱惑住一切。  相似文献   

16.
张立平 《驾驶园》2012,(3):80-81
据统计:夜间行车在整个公路交通中虽然只占四分之一,但发生的死亡事故却占到了一半以上,其中,夜间视线不良所造成的事故就占到了七成。夜间交通事故高发,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17.
雅坤 《世界汽车》2009,(6):126-127
夜间驾驶对于有些驾驶者来说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对于大多数刚拿到驾照或者早巳拿到驾照但是很少在夜间开车的朋友来说却是个不小的考验,因为夜间驾驶不但视线受限,而且还会受到来往车辆的灯光影响。那么夜间驾驶有何注意事项?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夜间驾驶的行车安全?本期驾驶宝典栏目就和大家细细讨论一番。  相似文献   

18.
夜间行车能见度差,人的视野和视距都会受到限制,对行驶路线的观察、判断仅局限在灯光照射范围,会车时由于对面车辆远光灯眩目,使驾驶员产生短暂的视线盲区。同时夜间驾驶改变了人的生活规律,生物钟出现紊乱,再加上夜间周围环境比较单调,要比白天驾车付出更多的精力,驾驶员易产生疲劳。夜间行车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相似文献   

19.
陈伟达 《摩托车》2009,(12):82-84
现在我们有些摩托车驾驶员选择夜行,当我们长途驾车,白天的时间不够,或者我们穿越大沙漠,为躲避火辣辣的太阳,就会考虑夜间行车。夜间行车和白天不一样,所以在夜间行车时,我们一定注意叫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夜间行车能见度差,驾驶员的视野和视距都会受至不同的制约,对行驶路线的观察、判断仅局限在灯光照射范围。会车时,由于对面车辆远光灯的照射,出现炫目现象,驾驶员出现短暂的视线盲区。同时,夜间行车改变了人的生活规律,生物钟出现紊乱,再加上夜间周围环境比较单调,要比白天驾车付出更多的精力,驾驶员易产生疲劳。夜间行车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