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青 《驾驶园》2002,(1):47
最近,某医院急诊室里,一名年轻的司机因车祸脑外伤抢救无效,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其刚结婚一个月的妻子悲痛欲绝,观者无不扼腕垂泪.原来死者是个"网迷","网上冲浪"成瘾.头天晚上,他坐在电脑前"兴奋"了一夜,早上又不听妻子的再三劝阻,坚持出车,结果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位司机的教训,令人警醒.  相似文献   

2.
柯林 《驾驶园》2002,(8):40
最近,笔者去医院探望因驾驶摩托车发生事故而头部受伤的朋友,他是驾车路经小巷避让一个横穿公路的小男孩而受伤的.问其是不是未戴安全头盔.他说:"别提了,真倒霉,头盔我倒是带着的,但是挂在了车把上,没戴在头上,我真后悔哟!"  相似文献   

3.
某日,小李骑着摩托车上县城办事.途中为了避让一拖拉机而摔进了深约两米的坎内,而且头部还撞在一块石头上,当时即昏了过去.大约过了5、6分钟,小李才苏醒过来.当时感觉也没有什么不适之处,便调转车头回家去了.回家后便躺在床上休息,到吃饭时,父亲见儿子还没起床,便进屋去叫,却发现他已不省人事,急忙送入医院,经医生全力抢救,却没能救回他的生命.医生告诉小李的父亲,他是摔伤后"假醒"而耽误了治疗时机,如果当时醒后能及时去医院治疗,就不会丢掉性命了.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摔了之后分明是清醒了的嘛!  相似文献   

4.
片段一 这两天一直在汉中,租了房间,白天出去,晚上回来.今天因为下雨.便取消了去洋县的计划,在住地一带转悠.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参加农机田检路查,发现本县(江西吉安)不少拖拉机手,驾车上路时不带机动车驾驶证和行驶证.造成这一不良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有的驾驶员认为自己的车已经换发了"九二"式号牌,带不带行驶证无所谓;二是有的驾驶员怕驾驶证在路上遗失或被汗水浸蚀和损坏照片,干脆放在家里;三是怕被车管人员扣证,要回来很麻烦;四是有的农机监理人员对此事检查不力,认为只要他有驾驶证并参加了年审,或者已经有号牌又参加了年检,机手带不带"两证"用不着去管.罚了款还要上缴财政,何必多此一举.  相似文献   

6.
<正>朋友老丁送儿子去省城上大学,按理说要第二天才能回来,没想到当天下午他就回来了。他说只送儿子上了火车,然后自己就回来了。我说他有点不负责任,作为一个父亲,应该送儿子到学校报到。老丁笑道:"送人千里,终有一别,还是留一段路让他自己去走吧!"我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顿时对他肃然起敬。作为父母,也许你很疼爱自己的孩子,希望儿女们平平安安,  相似文献   

7.
隐痛     
李政平  朱江 《驾驶园》2001,(10):13-14
石砚石曾红幼年丧父"爸爸出远差去了" 石砚是一个看上去活泼又有几分忧郁的男孩,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见小伙伴经常得到父母的呵护,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快两年没有得到爸爸的呵护了.每提及爸爸,爷爷、奶奶、妈妈都说:"出远差去了.""爸爸出远差了,到底什么时候才回来呢?"他盘算着、盼望着……在他童稚的心里,爸爸总有一天会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相似文献   

8.
罗华宝 《驾驶园》2005,(4):14-15
前不久,一位刚从农场回来的同窗好友刘某到笔者家里作客,谈起近几年在"里面"的改造经历,他情不自禁的流下了悔恨的眼泪:"都是一念之差毁了我".  相似文献   

9.
宋元家 《驾驶园》2007,(6):59-62
打造"外语的士"群体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的哥"王师傅在大连宾馆门前,遇到了两位日本客商打车.由于王师傅不会日语,他怎么也听不懂日商要去哪里.急得王师傅不停地在地上勾画飞机、火车、和轮船,意思问他们是不是去飞机场、火车站、码头.当日商表示这些地方都不去时,王师傅急得直跺脚.这时,日商在地上画了一个大桃子,王师傅顿时恍然大悟,拉着日商就去买桃子.可是一到水果店,日商又急得哇哇乱叫,王师傅不知错在哪里,只好又拉着日商回到宾馆.他找人一翻译,才知道这两位日商要去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王师傅一看是个"好活儿",但再请日商上车时,却被客人拒绝了.  相似文献   

10.
<驾驶园>编辑部: 5月27日晚,我开车经过河北省永年县城南的一个交叉路口时,被交警拦下,拿走了我的驾驶证说:"去交罚款."交了罚款后,我拿着罚款单去向他要驾驶证,他说:"在车上."我找遍了警车上下和地上都没有找到.我又去问他,他不承认拿走了我的驾驶证.我和他争论说:"如果你不拿走我的驾驶证,我会主动交罚款吗?"他又说:"我给你找找,看有没有人送回来."就此耽误了近三个小时,我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按他说的过几天再来看看.  相似文献   

11.
宣云 《驾驶园》2001,(11):25
照片上的这名司机叫朱林,今年35岁,是江苏海安县正达运输公司的驾驶员.他身后的这辆发动机号为964912("朝柴"产)的"东风"牌5吨加长货车,是1996年春从湖北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公司)购买回来的.此车由他驾驶后,他爱车如同爱护自己眼睛一样,坚持天天保养,日日检查,即便是出长途在外,也是如此.在维护和操作使用上,他完全按照说明书上的技术要求要领,一丝不苟.比如,机油他一直采用青岛的"康普顿"牌;行车中始终保持中速行驶,决不超载.尽管他每月来回四趟跑厂州送货,约五万公里的行程,他的车子从未生过大病.  相似文献   

12.
虎子是一家煤矿的青工,年方22岁,生得英俊潇洒,1米75的个儿,配上他那一头乌黑油亮的齐肩长发,颇具艺术家风范.虎子工作扎实,每月出勤不下27天,这在矿区职工子弟中并不多见,因此他的月收入也不菲,上了不到一年的班就买了一辆心仪已久的"铃木王"GS125摩托车,了却了他多年的心愿.从此,虎子和"铃木王"形影不离,哪怕是到几十米外的公共厕所,他也是驱车去,虎子漂亮的女友倒成了一个"第三者".  相似文献   

13.
宋元家 《驾驶园》2005,(2):34-35
看面子?"煽"回票子 足球·女骑警·出租汽车,是大连三张靓丽的名片.春节前夕,大连"的哥"又捧回来了一个金灿灿的"全国文明行业"牌匾,再次为滨城父老的脸面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14.
追逃     
刘云 《驾驶园》2002,(7):39
老伴儿多硬朗的身子骨呵,可晌午在村口被摩托车磕一下腰眼就瘫了.那刀削般瘦脸的车手只回头看了一眼就跑了.她当时也在场,记住了那张脸.那车手真要折寿呀!她去过交警队描述了车手的外貌,民警说:"上网了,我们也正找他呢."说着打开电脑,那折寿的贼眉鼠眼的模样和姓名就亮了出来,她见了一阵哆嗦,真想扑过去扼住他脖子.眼看就要过年了,她又到城里探消息.那民警说:"刚从东川回来,有人见他在那卖榛.我们堵了三天,没见着人影."她琢磨:"东川离这里就百来里地,民警能去,俺为啥不能?"  相似文献   

15.
葛青 《驾驶园》2001,(12):41
从前,有个人牵着驴去赶集,驴背上驮着两筐瓷器.刚出村口,有人提醒他,筐子摇摇晃晃的,应把绳子扎紧些.他说:掉不了.走到半路,有人喊住他说,驮筐的绳子已断了一股.他答道:断了一股还有三股哩,掉不了!快到集市了,又有人惊叫道:有一只筐快滑到地上了.他还是慢条斯理地说:就到了,就到了.可是,他再也等不成了,"哐啷"一声,两筐瓷器摔成了一堆碎片…….  相似文献   

16.
"TAXI"的由来     
王亮 《驾驶园》2002,(9):44
众所周知,"TAXI"是出租车的标志.这个广为人知的词源于一段有趣的故事.上世纪初,美国纽约青年艾伦偕女友雇一辆马车去"百老汇"看戏,车夫见艾伦穿戴不俗,举止文雅,便存心宰他一下,谁料艾伦外柔内刚,岂肯就范,于是两人争斗起来.  相似文献   

17.
李向林 《驾驶园》2006,(7):104-105
按"超时"计算的高速路发票 安徽司机顾强反映,山西太长高速路的"超时"收费太离谱.今年2月20日凌晨,他驾驶2吨解放货车从山西晋城上太长高速路去长治,全程80公里.在高平服务区停下车,在车上眯了一会儿.  相似文献   

18.
刘伟华 《汽车生活》2008,(4):176-176
同事魏涛去了法国参加雪铁龙活动,有一个晚上,厂方特意邀了一些大学生开着雪铁龙最著名的2CV接载中国记者在法国看夜景(欧洲车厂经常招聘大学生做兼职,通常是司机,但也要求他们接受很严格的驾驶训练)。回来后,我跟他谈了不少2CV的优点,它为什么到今天在法国仍然是随处可见。因为2CV实在是一台极为简单的汽车,当然以今天大家看事情的标准来看,2CV  相似文献   

19.
罗华宝 《驾驶园》2007,(10):76-78
石墩事故谁之责 陈建华今年36岁,本来有一幸福美满的的家庭.但是当笔者在医院见到他时,他却已卧床不起1个多月了.  相似文献   

20.
方知美梦乃虚幻 8月8日晚,秦靓丽发现张总去重庆市涪陵区缴纳手术费就再也没有回宾馆.她给他打手机,总是打不通.次日,还是不见张总归来.她到豪华套房察看,发现张总所有的东西都带走了,心中出现了不祥之兆,便匆匆忙忙去汽车总站寻找.她终于找到了跑长渝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李克忠:"您们张总呢?怎么这几天没有见他回宾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