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控系统执行器模拟驱动装置在国外较先进的汽车电控系统检测仪中已经运用,但其价格昂贵,在国内尚未使用。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模拟驱动系统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选用8031单片机,并对其进行系统扩展,以完成对汽车主要执行器工作情况检测,其成果可以满足汽车维修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气门驱动机构在摩托车四冲程发动机配气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机构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是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各大汽车公司正在开发各种各样的汽油机工作方法新概念,这些新概念从传统的进气口喷射汽油机出发,谋求克服汽油机相对于柴油机的根本缺点。汽油机现有的缺点主要集中在它对负荷的节气控制。利用简单的凸轮轴相位调节器已经能够使得发动机部分地免除节气。通过在缩小排量概念中转移发动机工况点的方法,同样达到了部分地免除节气的目  相似文献   

4.
解决发动机燃油经济性与排放性能之间的矛盾一直是汽车发动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关键,而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之一,文章介绍了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在各大公司所推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系统,指出宝马公司的Valvetronic系统能使发动机在进新鲜空气时更顺畅,而且还可对其升程进行连续性微调。提出随着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逐渐成熟并被高性能发动机采用,因此能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降低排放。  相似文献   

5.
滑动凸轮技术的特点在于其机械可靠性和循环实时工作原理,不过这种系统由于缺乏转换所必需的边界条件或由于成本原因而无法应用。蒂森克虏伯公司采用顺序滑动凸轮(PSSC)系统成功解决了滑动凸轮技术与简单控制之间的目标冲突。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开环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电磁气门驱动的控制系统有3方面要求:使励磁线圈中电流快速变化、实现气门软着陆和减少能耗。从电磁气门驱动工作原理出发,针对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为用于探索性试验研究的电磁气门驱动装置研制了开环控制系统,并通过电磁气门开环系统的驱动试验检验了该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洛特斯工程公司(LotusEngineeing)的N·威尔逊、C·多本森和G·马德尔声称,该公司研制的柔性气门驱动系统能代替普通发动林的凸轮轴,是一种调节发动机气门升程和定时的十分灵便的方法。该机构采用计算机控制电子-液压系统来控制发动机气门运动,以获得一般气门的升程、加速度和速度特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低燃油耗、低排放和高性能的要求,新开发了一种电机驱动的可变气门正时(VVT—iE)系统。该系统最先用于丰田公司新款4.6L和5.0L的V8点燃式系列发动机进气机构。VVT—iE由连接到进气凸轮轴的凸轮相位调节机构和集成有智能驱动器的无刷电机组成。该电机驱动系统完全避免了液压带来的运行限制,降低了冷态碳氢化合物排...  相似文献   

9.
基于某型汽油机开发了一种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CVVL)机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机构可实现气门升程在0.35~8.93mm之间连续调节,对应气门开启持续期104~250℃A,且机构运动稳定性好,没有气门升程曲线失真现象,机械损失优于原机气门驱动系统.  相似文献   

10.
电液执行器在车用柴油机电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所研制的12150ZL大功率柴油机电控系统的执行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点,建立了电液执行器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系统参数(油源压力、负载压力和占空比)的变化对执行器输出位移和流量的影响,将油源压力从1MPa降低到0.8MPa,在满足系统性能要求的条件下,降低了系统的研制成本.  相似文献   

11.
发动机配气机构在低速区域时其摩擦损失较大,但在高速时,泵气损失和运动零件的磨擦损失较大,而气阀系统的摩擦损失所占比例却又相对较小,见图1。配气机构摩擦损失大的理由是现在先进发动机每个气缸  相似文献   

12.
降低汽油机部分负荷泵气损失需要灵活的可变气门机构,凸轮驱动式液压可变气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依然面临压力波动和气门落座速度难以控制等问题。本文中通过调节节流阀开度使0~4 800 r·min~(-1)的气门升程在0~8.2 mm范围内连续可变,仿真探究了活塞直径对压力波动和节流孔径对气门落座速度的影响,并据此确定了活塞直径和节流孔径,试验研究了液压油温度对气门运动特性和气门落座速度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适当增大活塞直径能降低系统工作压力并减小压缩波峰值,有利于降低压力波动,最终选取挺柱和气门活塞直径分别为17和14.5 mm,小于1.6 mm的节流孔径可使4 000 r·min~(-1)时的气门落座速度小于0.5 m·s~(-1)。转速不变,气门最大升程随节流阀开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相同节流阀开度,转速越高气门最大升程越大,节流阀开度越大,不同转速时的最大升程差异也更大。节流阀全关,液压油温度对升程的影响很小;相同节流阀开度,随液压油温度升高,气门腔压力和气门最大升程逐渐降低。气门落座速度对液压油温度不敏感,不同温度的气门落座速度方差仅为4.9%。  相似文献   

13.
目前,可变气门系统已成为汽油机的标配技术,而对柴油机来说,也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该系统可解决进一步减少原始排放和燃油耗之间的目标冲突问题。德国Mahle公司研究了进气系统凸轮套凸轮的可调凸轮轴潜力。  相似文献   

14.
16气门(16V)引擎是一般是直列4汽缸引擎所采用的设计.每个汽缸4个气门,2个负责进气,另2个负责排气。16V引擎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被日系车普遍使用,而十几年后的今天,如果这个世界上还能找到8气门引擎(每缸2气门设计),如果它是不是制造粗糙的国产初级产品,  相似文献   

15.
电磁驱动气门机构控制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实现电磁驱动气门机构软着陆的控制困难,提出了一个开环控制策略,通过调节线圈电流来降低落座速度。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来探讨电流时序及其对落座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开环控制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发动机的气门机构是整个配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在工作过程中,保证发动机在进气阶段能吸进尽量多的燃气混合气或空气,同时在发动机压缩和做功阶段又要保证可靠地密封。另外,由于气门机构直接经受发动机燃烧高温及进气充量的反复加热和冷却,其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所以为了确保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气门机构不仅对材料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其结构型式也要求随发动机类型的不同而改变。以下就轿车发动机的  相似文献   

17.
在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EVA)研究中,利用电磁驱动CAE软件FLUX_2D/3D进行了EVA装置的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说明计算中建立的几何模型、动力学模型、网格划分、对驱动电路的处理以及设置的各种边界条件均合理可行。这种方法可用于EVA设计方案预选,并可分析影响EVA动态特性和电磁铁吸力的各种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德尔福(Delphi)公司实现了柴油机共轨系统直接驱动压电控制技术产品的批量生产。在德尔福公司200MPa直接驱动共轨系统中,喷油器针阀的运动直接由压电陶瓷执行器驱动,而不是通过电液回路控制动作。喷油器针阀的超快开启和关闭不受喷射压力的影响,在改善排放和燃油消耗的同时,将功率密度和发动机扭矩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寿命期间,出众的多次喷射能力和极小量分段喷射的控制能力确保了这种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优异的喷射性能。  相似文献   

19.
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驱动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汽车发动机采用可变气门驱动机构(VVA)在改善怠速稳定性,动力性,经济性等方面的技术效应。介绍投入实用和接近的实的VVA机构的特点,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发动机无凸轮轴气门驱动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阐述了在发动机上以电磁、电液、电气或其他方式驱动气门 ,实现无凸轮轴气门驱动 ,可以灵活改变气门正时 ,简化发动机结构 ,能有选择地闭缸 ,灵活改变发动机有效压缩比以适应多种燃料要求 ,使发动机获得比采用一般可变气门驱动更多的好处。无凸轮轴气门驱动的主要问题是响应速度不够高、气门落座冲击、能耗过高以及驱动系统复杂昂贵。目前无凸轮轴气门驱动还未达到大规模实用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