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碳足迹作为产品碳排放分析与评估的量化参数,已经成为低碳产业经济的重要考量。本研究选择某汽车玻璃企业2款钢化玻璃产品作为研究对象,依据PAS 2050及ISO 14067基于LCA的碳足迹核算方法评估汽车玻璃产品从“摇篮到大门”周期内的潜在环境影响。经计算,该企业2款汽车钢化玻璃单位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分别为18.46 kgCO2e、24.27 kgCO2e;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平板玻璃)获取和产品制造阶段。因此,提高平板玻璃利用率、降低产品电耗是降低汽车玻璃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建设中的能耗与碳排放,根据生命周期分析方法(LCA),将橡胶沥青路面建设期分为原材料生产、原材料运输及路面施工3个阶段,建立沥青路面碳排放与能耗模型.着重对比单位质量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橡胶沥青、单位体积基质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能耗与碳排放量,并模拟5种路...  相似文献   

3.
桥梁工程是公路建设碳排放的主要环节,T梁桥作为公路项目标准化制造的重要结构形式,掌握其碳排放特征和规律,有助于公路低碳建设和管理。研究采用排放因子法对23座典型T梁桥进行碳排放测算,划定了公路T梁桥建设边界范围,确定了碳排放测算功能单位,测算了各工程部位的碳排放强度,开展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并提出了基于桥梁长度的桥梁主要结构碳排放估算模型。通过测算结果可知,公路T梁桥建设碳排放强度为8 927.13 t CO2e/(km·lane),变化区间为4 002.64~9 871.74 t CO2e/(km·lane),其中间接碳排放占比为98.28%~99.13%,而直接碳排放为6 820.99 t CO2e。桥梁建设约86%碳排放主要集中在预应力T梁和桩基础,碳排放强度分别为1.23 t CO2e/m3、0.68 t CO2e/m3;约95%来源于水泥、钢材、回旋钻机和交流电弧焊机。敏感性分析表明,当水泥、钢材、电力、化石燃料碳...  相似文献   

4.
以某轻型商用货车为研究对象,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以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获取、生产运输、零部件制 造和车辆装配阶段为边界的碳排放量计算模型,探讨了轻量化措施中所涉及材料的生命周期碳排放差异,对比分析了该 车轻量化前后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替代材料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增强塑料的生命周期碳 (CO2 ) 排放量显著高 于被替代材料钢和铸造铁,分别为 6.23 kg/kg (锻造铝合金)、6.92 kg/kg (铸造铝合金)、14.76 kg/kg (车用镁合金)、 20.2 kg/kg (车用碳纤维增强塑料)、2.85 kg/kg (普通钢)、0.67 kg/kg (不锈钢) 和0.81 kg/kg (铸造铁);轻量化后的动 力总成系统、传动系统、底盘和车身部分的碳 (CO2 ) 排放量分别增加了0.57%、525.51%、11.57%和33.29%,车辆生命 周期碳 (CO2 ) 排放量增加了 36.22%;钢和铝生命周期碳 (CO2 ) 排放量的降低对于轻量化前后车体部分的减碳效果均 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汽车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研究其低碳发展路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汽车低碳转型发展中一个重点研究领域是汽车零部件产品再制造。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建立了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碳排放核算边界,核算得出一台再制造发动机比一台新品发动机减少6 901 kgCO2e排放量,并针对中国汽车市场预测了未来开展再制造工作的减碳趋势,为再制造企业发展路径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我国再制造相关政策、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大目标背景下,汽车产业作为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之一,面临着严峻考验。发展高质量和低碳足迹的纯电动乘用车成为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环节。对处于整车产品定义阶段的纯电动乘用车进行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快速评估有助于提前布局低碳技术,推动产业链合作伙伴加速使用清洁能源、低碳材料和再生材料等低碳技术路径。本文通过基础参数如车辆类型、白车身材料倾向,车身三维尺寸等集成化产品定义的输入,借助白车身体密度、车辆轴距和简化体积等中间参数,与纯电动乘用车车辆的白车身、底盘系统、座椅系统、动力电池、电驱系统以及其他组件六个模块的碳排放建立核算逻辑,从而构建起完善的纯电动乘用车碳足迹快速评估通用模型,做到在研车型的碳足迹预估分析。  相似文献   

7.
研究中国与伊朗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相关法规的差异,对帮助企业面向伊朗市场出口汽车产品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对比了中国标准《GB 27999-2011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与伊朗标准《ISIRI 4241-2汽油车油耗标准及标签》,介绍了两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及评价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伊朗乘用车燃料消耗法规在测试方法方面与中国相同,但对各级别乘用车燃料消耗限值的要求更为苛刻.因此,企业开发出口伊朗市场的乘用车产品时,应考虑开发更高能效的动力总成,以满足伊朗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公路》2019,(4)
为了研究温拌再生沥青路面建设期节能减排效果,基于生命周期方法,建立能耗和碳排放评价体系,分析了原路面铣刨运输、原材料生产运输、混合料生产、混合料施工四个阶段的能耗及碳排放,并对温拌再生技术能耗及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温拌再生沥青路面建设期间,原材料生产运输及混合料生产的能耗及碳排放量占主要部分;与热拌技术相比,机械发泡类型温拌技术节能减排效果最为突出,节能率11.1%,减排率10.5%;新集料含水率提高2%,能耗值增加11.42 MJ,碳排放当量增加0.89kg;旧料掺量提高10%,能耗值减少40.97MJ,碳排放当量减少2.27kg;无论从能耗角度还是从碳排放当量角度,四种影响因素敏感度排序为:能源类型旧料掺量温拌剂类型新集料含水率。  相似文献   

9.
王兆仑  宁金成  栗威 《公路》2021,(5):263-268
为了掌握冷拌再生混合料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规律,将其建设周期划分为原材料生产、拌和、运输、摊铺及碾压5个阶段,依据IPCC定义了碳排放评价量化指标(当量CO2),建立了基于碳排放因子的冷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碳排放模型。以热拌沥青混合料和冷拌沥青混合料作对比,全面计算分析了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各环节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总能耗与碳排放较热拌沥青混合料分别降低了56%和50%。其中冷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原材料生产阶段能耗与排放最大,占整个过程的62.1%和67.2%;施工阶段次之,占15.8%和13.2%。研究成果对于冷拌再生沥青路面建设中各阶段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沥青路面建设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重点。通过分析沥青路面施工期碳排放来源,结合IPCC及CLCD数据库等资料提供的碳排放因子,采用LCA构建沥青路面施工期碳排放计量模型,基于典型路面结构方案得出原材料生产、场外拌和、运输和现场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及特征规律。结果表明: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生产阶段碳排放量最高,占总排放量的47.52%;混合料拌和阶段次之,占总排放量的44.71%,节能减排措施以采用清洁燃料,提高施工机具生产效率为主。水稳基层/底基层铺筑过程中,碳排放量占比最高同样为原材料生产阶段,高达总量的90%,节能减排措施以选用低碳水泥为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建设过程碳排放源的调查分析,采用清单分析法,构建沥青混合料建设过程碳排放评价体系,以此为基础建立碳排放量数学计算模型,以每延米高速公路碳排放量为计量单位,计算典型高速公路的碳排放量并确立碳排放关键环节。结果显示,碳排放关键环节是混合料生产阶段和原材料生产阶段,分别占总碳排放量的67.88%、28.58%。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中采用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对使用普通钢、先进高强度钢(AHSS)、铝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等材料的某燃油车白车身在生产、行驶和报废回收各阶段的等效碳排放和能耗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行驶里程对不同材料车身减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用AHSS和铝合金代替普通钢作为白车身材料可降低碳排放和能耗,而用CFRP代替普通钢会增加碳排放和能耗;铝合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和能耗主要取决于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和能耗水平,而材料的选择则与地区的碳排放和能耗水平有关,在普通碳排放和能耗水平的地区铝合金比AHSS更有优势,在高碳排放和能耗水平的地区则AHSS比铝合金更有优势;铝合金的减排效果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而更显著。该燃油车在行驶15万km的情况下,其车身材料比例为77.9%AHSS和22.1%铝合金时,具有综合最优的碳排放和能耗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量化评价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过程的环境效益,为报废动力电池管理体系和回收再利用相关标准的完善提供支撑,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以三元锂电池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场景,将三元锂电池的生命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原材料获取、制造装配、使用和报废回收,并建立相应的GaBi模型,基于湿法回收A、湿法回收B、火法-湿法联合回收3种不同回收利用方式进行三元锂电池生命周期评价模型搭建与回收再利用过程减碳成效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三元锂电池回收再利用过程有较好的减碳成效,基于3种不同回收工艺的三元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CO2排放量分别为:湿法回收A为60.71 kg CO2/kWh;湿法回收B为150.00 kg CO2/kWh;火法-湿法联合回收为153.57 kg CO2/kWh。基于这3种不同回收工艺的CO2减排效果从优至劣依次为:湿法-火法联合回收、湿法回收B和湿法回收A。合理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式可以显著减少其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从而产生更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对生物天然气卡车的开发与应用情况作了一个全面的摸底,旨在探索中国卡车OEM的天然气卡车转换为Bio-LNG卡车的可能性,以及唤起行业对使用Bio-LNG来实现降碳目标的关注。物流公司应用生物燃气卡车的情况雀巢公司将使用bio-LNG卡车进行运输,减少CO2排放在英国和爱尔兰,雀巢公司将使用bio-LNG卡车进行运输,从而大幅减少CO2排放。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环境保护法规的日趋严格,我国使用新型燃气汽车越来越多。本文所指的“燃气汽车”是指两用燃料汽车,即采用定型的汽油车改装,在保留原车汽油供给系统的前提下,增加一套燃气供给系统,既可以使用液化石油气(LPG)或压缩天然气(CNG)为燃料,也可以汽油作为燃料的汽车。  相似文献   

16.
汽车轻量化虽然能够有效降低使用阶段的能耗和排放,但如果把涵盖材料获取、材料加工、零部件加工制造、整车装配、使用和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都考虑进去,轻量化并不一定节能减排,成本也可能增加。以往评价汽车产品的轻量化效果主要关注汽车的运行使用阶段,而未能从整个汽车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予以综合考虑,也未进行汽车轻量化全生命周期多目标优化研究。针对此问题,本文中提出在轻量化设计阶段协同考虑轻量化后的全生命周期能耗、环境排放和成本变化,并进行轻量化全生命周期多目标优化研究,达到在轻量化的同时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能耗、环境排放减少和成本不增加的目标。选取某公司生产的传统汽油车和在此平台上开发的纯电动汽车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静态生命周期评价模型,选择钢质量减少比例、铝质量增加比例和镁质量增加比例作为设计变量,全生命周期能耗、温室效应(GWP)和生产成本作为3个目标。通过多目标优化,当纯电动汽车和传统汽油车钢质量分别减少6.44%和6.41%、铝质量均增加1%、镁质量分别增加0.44%和0.41%时,全生命周期能耗分别减少3.20%和3.21%,GWP分别减少2.84%和2.88%,生产成本不增加。  相似文献   

17.
对国道山深线(G205)唐秦界至卑家店段大中修工程中沥青路面面层建设期拌和阶段的现场调查,跟踪采集天然气表读数、电表读数、沥青温度、集料温度、拌和时间、拌合量等有效数据,应用SPSS软件探究因变量天然气和电能消耗量跟自变量间的关系,建立沥青路面建设期拌和阶段能耗与碳排放多元线性回归量化模型。根据量化模型能够计算得出该工程拌合37 615.35 t的SMA-13沥青混合料能耗为1.2×107 MJ,碳排放量为6.5×105 kg;拌和71 758.58 t的ATB-25沥青碎石的能耗为1.3×107 MJ,碳排放量为7.1×105 kg。通过与以往研究成果进行功能单位下碳排放的比较,结果相当,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同时分析出拌合站油改气的减排幅度为29.82%,体现拌合站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的减排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推进土木工程行业低碳化发展进程,以碳排放评价作为切入点,开展高速公路桥梁和路基建设方案比选研究。依托德余高速公路工程,将建设过程碳排放边界定为材料生产、运输和机械运行等3个阶段,从减少材料生产和运输碳排放角度出发,提出隧道洞渣填方路基代替桥梁的建设方案,并基于敏感性分析法和KCO模型对爆破参数进行优化以避免洞渣二次破碎,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案的碳排放,结果表明:材料使用量对桥梁施工阶段碳排放影响较大,材料生产碳排放占比81.2%,桩基和上部结构占据碳排放绝大部分比例;施工机械运行是路基施工阶段碳排放产生的主要原因,碳排放占比95.4%。路基方案的总碳排放量较桥梁方案降低90%,通过减少路基材料生产降低碳排放效果显著,为类似工程建设方案比选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在考虑配送中所产生的成本和碳排放问题基础上,在原有的燃油配送车的基础上,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公司北海市公司尝试引入了1辆新能源(纯电)配送车,在收集具体案例的数据后,经过计算和比较,发现纯电配送车在碳排放比燃油配送车降低0.58T碳排放量,在成本上节约0.85元/公里,确实减少了碳排放和降低了成本,应继续引进新能源(纯电)配送车。  相似文献   

20.
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比分析电动汽车与汽油车的能耗和排放情况,建立总能耗和排放量与使用环节的直接能量消耗量的解析关系;根据各品牌电动汽车和汽油车公示的能耗值,分别计算两者的总能耗和CO_2排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