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半挂汽车列车制动时的制动性能和横向稳定性,提出基于滑移率优化的制动力分配策略,建立关于各轴滑移率加权和的目标函数,考虑牵引车与挂车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模糊控制方法估计当前路面附着系数,基于扩展Kalman滤波法实时估计各轴的纵向力,实时比较牵引车与挂车的纵向力来调整目标函数权重,以各轴滑移率最小为目标优化分配牵引车前轴、后轴和挂车车轴之间的制动力;并通过Simulink与TruckSim联合仿真对优化分配方案进行验证,测试干燥与湿滑路面附着情况及直线与弯道路况下的制动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制动力分配策略在不同制动工况下能显著改善车辆的制动性能和横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完善汽车台试制动性能检测标准,对相关国家标准关于台试制动性能的限值和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验证了现有制动力平衡限值易造成许多错判,提出了对制动力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规定不同的制动力平衡限值、台试整车制动力限值与路试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限值等效、对不同车型的后轴制动力和限制最低要求、正确规定制动力检测取样终点时刻、将车辆满载路试作为对台试制动性能质疑进行复检的唯一方法等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汽车列车理想制动力分配的基础上,建立了制动时半挂车汽车列车和全挂车汽车列车产生折叠现象和甩尾(摆动)现象的力学模型和运动方程式.通过这些方程式,发现了折叠和甩尾现象的性质及运动规律,并由此得到影响汽车列车制动稳定性的结构因素和使用因素.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为了得到良好的制动稳定性,应使汽车列车各轴的制动力与其轴荷成正比;在制动力不能自动调节的汽车列车上,应合理地分配列车各轴的制动力;制动时应使列车具有最佳的车轮“抱死”顺序以及制动力“建立”的时间顺序.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我国台试检测汽车列车制动性能的未来趋势,研究了在现有检测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满载制动性能、制动时序、制动力分配模拟检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满载制动性能可使用加载制动试验台检测;制动时序可用多板式汽车列车制动检测系统等手段检测:制动力分配可根据空载状态与满载状态下测得的制动力推算。未来,对汽车列车建议强制加装制动力分配装置以便实现对制动力分配的调整,并应进一步论证汽车列车制动管路加装压力测量传感器标准连接接口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便参照德国经验进行模拟满载检测。  相似文献   

5.
能自动转换的汽车制动紧急继动阀不仅具有自动转换制动力、无需手动操作、无需布电缆线的优点,还具有可以平衡和协调主车各轴的制动力、制动效果好、安装方便、安全可靠、能减少交通事故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长轴距大吨位半挂车上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杨业 《客车技术》2007,(1):25-27
分了摆臂式平衡悬架机构的轴荷及制动时左右轮制动力距的不平衡问题,介绍了选择摆臂式平衡悬架机构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瑞典斯堪尼亚汽车公司的工程师们的讲述整理,供参考。一、影响制动力大小的因素汽车列车运输时,需主车与挂车都能制动,并要求主车的制动力与主车总重协调,挂车的制动力与挂车总重协调。为此,必须考虑主、挂车制动力的匹配问题。在制动气压相近的条件下,影响主、挂车制动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1.制动缸的尺寸如斯堪尼亚LT—110型汽车前轴制动缸的型号为24″,即表示前轴制动气室皮碗的面积  相似文献   

8.
针对汽车制动过程中质量转移而使最大制动力下降的问题,提出利用主动悬架系统减小汽车动态车轮载荷的方法。通过模拟分析得到,利用主动悬架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汽车由于质量转移而引起车轮动态轴荷的改变量,限制了汽车最大制动力的下降,是解决制动力下降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GB7258-1997中,关于汽车台试检验制动性能的标准,对后轴制动力与轴荷的百分比不作严格要求,制动力平衡也采用新的计算方法,还增加车轮阻滞力的要求等,是合理的。但是,对后轴制动力未作量化指标等,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基于弹簧弹性与位移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了具有非线性悬架的7自由度整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悬架变形的车轮动态轴荷计算方法和基于最佳滑移的路面附着系数计算方法,利用车轮动态轴荷和路面附着系数计算前、后车轮制动力。建立了以制动强度、车速和电池荷电状态(SOC)作为输入变量,期望的再生制动力作为输出变量的模糊逻辑控制模型,并在ADVISOR中开展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在保证制动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再生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现行滚筒制动台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简称安检)和《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简称综检)检测制动力曲线的统计,分析安检和综检制动力差最大值取值方法的优缺点,认为安检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取值,容易取值到电机断电后制动力下降后的检测值,使制动力差最大值偏大,综检可克服安检的不足,但该方法只是在制动力增长部分过程中取值,使制动力差最大值偏小;提出一种全过程的分程取值方法,取两过程的较大制动力差作为检测制动力差最大值,从而提高汽车制动不平衡率检测和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许沧粟  于洪波 《汽车工程》2006,28(4):366-369
提出利用联合制动系统将电涡流缓速器应用到铰接车辆上的方法。联合制动系统由拖车上的电涡流缓速器和挂车电控制动系统组成,二者在ECU控制下可以保证拖车与挂车制动力的合理分配以及对拖车及挂车的制动实施时间进行干预。采用该系统还可以减少铰接车辆行驶中某些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车制动性能作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之一,使用制动检验台对汽车制动性能进行检测,是目前国内机动车检测机构采用较多的形式。《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2)中规定,台试检测制动性能可采用平板式汽车制动检验台和反力式滚筒汽车制动检验台。下面笔者浅析平板式汽车制动检验台的工作原理及制动力曲线,希望能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我场地处山区,对汽车列车(拖挂)的制动性能要求较高,既要求制动系统具有令人满意的整体制动性能,又要求制动力分配合理,这对我场顺利完成运输任务,确保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具体地讲,如驾驶员踩刹车后,主车和挂车产生的制动力不能按主车和挂车的质量比例分配,在牵引钩上将产生水平力,该力将引起列车的一部分“不足制动”,而另一部分“过度  相似文献   

15.
张伟 《客车技术》2001,(1):16-19
在GB7258-1987和GB7258-1997中都规定了当采用制动试验台检测车辆驻车制动的制动力时,车辆空载(乘坐一名贺驶员)使用驻车制动装置时,驻车制动力的总和应不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质量的20%,然而大多数车况很好的车辆却很难达到这一标准,但这些车辆在坡度为20%的坡道上却能停住,是台试和路试两种测试方法的严格程序不同吧?下面我们这一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21861-2014)实施以来的实际情况,部分检测站提出如何进行汽车列车(牵引车和挂车)制动性能检验及现有的设备能否进行汽车列车制动性能检验等问题,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理解。1 GB 21861-2014中对汽车列车制动性能检测的规定GB 21861-2014中6.8.1.2条款规定,对于全挂车、半挂车,台试空载制动性能检验时,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与牵  相似文献   

17.
在制动台检测中,制动力平稳不合格远多于制动力不合格。在制和平衡不合格中,有制动器因素和非制动器因素两类:制动力不合格,大多是由于制动系存在故障。  相似文献   

18.
装备机械式电子制动系统(EMB,Electronic Mechanical Brake System)的挂车的制动性能特性与常规制动系统性能有很大区别,EMB系统具有响应时间短,制动效能高的特点,结合EMB制动系统的制动性能,搭建制动性能测试平台,对装备EMB系统的单轴和双轴挂车进行试验,从制动效能与制动协调性2个方面对装备EMB系统的挂车整车制动性能进行评价,分析制动过程中的制动减速度、制动力和制动距离的变化情况;并依据大量试验数据对比EMB系统与常规制动系统,验证EMB系统特性。  相似文献   

19.
车辆在一定的轮胎—路面状态下制动时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各轴间制动力的分配。对于汽车列车,它还决定于牵引车和挂车之间制动力作用时间的协调。过去,不少研究人员已经注意到了由于种种原因所引起的同一轴上左右两边车轮制动力矩的不平衡及其对制动稳定性的影响。参考文献[1]认为制动时左右车轮不同的热效应会引起它们的制动器热衰退的变化,从而使得左右车轮制动力矩不相等。但大多数研究者则把左右车轮制动力矩看成是始终相等的。事实上,制动力矩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而且几乎所有这些因素都是随机变化的。本文主要研究如何由数字电子计算机建立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数据来模拟左右车轮的随机制动力矩,并分析它们对一个五轴半挂车汽车列车在制动加转向工况下横向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德林 《汽车工程》1996,18(3):188-193
本文分析了制动器台试减速度允差评定方法,为了有效制动和改善轿车制动稳定性,讨论了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与制动减速度和前后制动分配比的关系,根据设计要求之制动减速度和制动力分配比,提供摩擦系数计算方法和顺序,用于合理确定台试时的摩擦系数允差,本文可供制动器设计和摩擦材料选用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