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中鑫  张晓锋  李栋 《公路》2022,67(1):200-204
新增桩基承台是桥梁桥墩常用的加固方式.为提高加固效果,需采用反压系统将原桥墩承担的部分荷载传递至新增桩基.在分析传统反压系统施工时需预留承台槽口,存在施工速度慢、施工质量差、施工成本高、传力效果差等不足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由分配系统、顶升系统和反力系统组成的新型反压系统.其中,分配系统作为新承台的永久受力构件,...  相似文献   

2.
竖桩和斜桩在拱式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斜桩受力及承载力计算进行了探讨 ,并通过对竖桩和斜桩的受力比较 ,认为在拱式桥梁工程中斜桩受力比竖桩受力有利 ,因此 ,拱式桥梁桩基可采用带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桩来承受拱座垂直反力与水平推力 ,可不再设台后阻滑板 ,减少工程开挖量 ,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3.
承台布置方式各种各样,不同的布置方式受力不同,导致桩基反力有差异。简单分析了两种常规的布置方式桩基受力的差别,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章江大桥主桥飞燕式异型拱桥,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SAP2000建立结构计算模型,分析了桥梁结构在无阻尼器和有阻尼器情况下的地震反应,给出了阻尼器设计吨位、阻尼系数、行程的建议值,为阻尼器选型、布置方向等提供依据;给出了桥梁控制部位(如承台顶、拱脚等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或反力及稳定性验算结果。  相似文献   

5.
连续梁拱组合桥梁主梁和拱肋协同受力,整体刚度大、跨越能力强。以三跨连续梁拱组合桥梁为工程背景,分析了边中跨比对桥梁内力、变形、支反力、自振频率、稳定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发现:桥梁主梁和拱肋的内力、变形,主梁边支点的支反力随边中跨比的增大而增大,且在恒载作用下边中跨比0.400时边支点出现负反力;桥梁自振频率随边中跨比的增大而减小;桥梁施工阶段稳定系数随边中跨比的增大而减小,成桥状态稳定系数随边中跨比的增大而增大,但稳定系数变化率均较小;连续梁拱组合桥梁的合理边中跨比建议在0.425~0.500之间。  相似文献   

6.
在桩基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中,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是个重要的问题,而对于采用低桩承台基础的桥梁,承台埋在土面以下,还存在土与承台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目前,地震反应分析中一般不考虑土-承台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相关研究也很少。为此,利用OpenSees有限元分析程序,基于p-y曲线建立了土-结构一体化桩基单墩模型,选择40条实际岩石场地地震记录作为输入,开展了考虑土-承台动力相互作用的桩基桥梁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土-承台动力相互作用后,结构的基本周期会减小,墩底曲率会明显增大,桩顶曲率会大幅减小,但墩顶位移的减小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某刚架拱桥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刚架拱片的吊装方案、桩基施工、钢筋混凝土承台温控、拱片下钢支撑架及其基础的处理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低应变反射法是新建桥梁桩基完整性检测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传统的低应变反射法对于营运高速公路中含承台桩基完整性检测存在较大的难度.为此,提出了改进型低应变检测方法,即在基桩中心对应的承台顶部钻孔,将带有磁座的传感器安装在被测桩基础的顶面.为了评价改进型低应变反射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将其用于检测广东省某营运高速公路特大桥的桩基完整性,并同时进行了钻芯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以吉安市新井冈山大桥工程为背景,对其主桥主塔承台分别建立梁单元杆系模型及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对钻石型主塔倾斜式塔柱传力下的承台受力情况及桩基反力分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表明此类内倾塔柱下的整体式承台按梁式体系杆系模型计算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依托某高架桥梁桩基托换工程,从托换方式、旧承台与托换梁连接设计、顶升设计等桩基托换设计方面以及施工监控和风险源控制等方面,介绍了桥梁桩基托换设计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将桩基托换、盾构施工和既有桥梁结构安全分析结合起来进行整体系统性分析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软土地区的土质,采用整体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基坑开挖对邻近桥梁承台桩基的附加弯矩和变形。考虑土体的庇护效应,对比分析了基坑距离、群桩根数和承台轴力等主要因素对承台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深基坑开挖对邻近桥梁承台影响的有效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剑河至黎平高速公路清水江特大桥黎平岸岸坡为研究对象,基于地质条件建立计算模型,运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拱座前缘临水岸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对拱桥荷载作用下岸坡的附加变形采用数值分析,运用离散元法计算了拱座基坑边坡的稳定性。稳定性分析充分考虑了岸坡自重、桥梁荷载、暴雨、地震工况、校核洪水位、最高蓄水位、死水位以及库水极端骤升骤降速率下的不利工况。结果表明:(1)主跨248米黎平岸拱座前缘临水岸坡,在死水位、库水极端骤升骤降速率条件下,其岸坡整体稳定性系数不满足安全系数控制标准;(2)黎平岸拱座基础采用桩基后,在桥梁荷载作用下的岸坡附加位移矢量最大为3. 6mm,临水岸坡不会因桥梁荷载产生大变形而发生整体破坏;(3)拱座基坑后边坡按照设计坡率及加固防护后,其边坡稳定性满足安全系数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桥梁结构的设计中,对桥梁承台研究不够,给桥梁下构的建设与运营留下了较多的安全隐患,从桥梁承台的一般设计理论与方法出发,采用撑系杆体系计算模式,对两座桥梁承台进行受力分析,并且针对承载能力严重不足的承台提出了预应力承台加固法及墩身加宽法,分别给出施工方案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计算地铁隧道盾构穿越高架桥桩基托换施工前后桥梁承台及桩基受力的变化情况,保证桩基托换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依托厦门市轨道交通6号线隧道盾构下穿跨杏林湾路高架桩基托换工程,结合桩基托换工程特点和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MIDAS/fea与MIDAS/civil建立桥梁桩基托换三维数值模型和梁单元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施工现场的桥梁桩基托换工程进行数值计算,重点分析桩基托换施工中新建承台及桩基承载力的变化情况,据此提出桩基托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保障桩基托换工程质量,为类似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桥梁桩基承台的实用配筋计算方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桩基承台设计方法的论述比较中,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承台设计理论。通过一个四桩承台的实例,对各个设计理论及方法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实用承台的配筋设计方法,为今后的承台配筋设计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因线形条件制约,滨海大道远期高架道路采用小交角斜向跨越近期实施的市域铁路S2线地下隧道,为避免高架桥梁桩基与隧道结构相冲突,交叉段承台采用骑跨式承台,并使高架桥梁桩基与隧道保持一定距离。建立高架桥梁骑跨式承台基坑开挖及高架桥体加载数值模型,考虑承台与隧道顶板关系、桩基与隧道净距的影响,对隧道结构变形及内力进行数值分析,据此提出相关的设计优化及施工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高架承台基坑开挖对隧道影响较小,但考虑地下水浮力作用,隧道结构局部桩基需按抗拔桩加强配筋;骑跨式承台采取措施与隧道结构隔离后,能极大减小对高架桥梁加载时对隧道结构变形及内力的影响;高架桥梁桩基与隧道净距在3 m左右较为合适,过小或过大均对隧道不利;考虑桥梁加载对隧道的影响无法完全避免,隧道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结构加强及局部内空增大,以便在结构变形后满足净空和修复要求;在条件允许时,建议结合远期规划,将高架桥桩、承台与隧道同期实施以避免对隧道结构扰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桥梁结构的设计中,对桥梁承台研究不够,给桥梁结构的建设与运营留下了较多的安全隐患。该文从桥梁承台的一般设计理论与方法出发,采用撑系杆体系计算模式,对两座桥梁承台进行受力分析,并且针对承载能力严重不足的承台提出了预应力承台加固法及墩身加宽法,分别给出施工方案及适用范围,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乌龙江二桥的主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志良 《公路》1997,(6):6-12
乌龙江二桥福泉高速公路福州连接线上的一座特大桥,基信桥采用大直径桩与花瓶式薄壁墩相结合的双支座连续梁,此方案解决了在墩身较矮情况下必须考虑美观的问题,文中介绍了该主桥的各部分设计,其中对桩基,墩身,承台,双肢反力调整腹板设计及预应力体系有创新的构思。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识别桥承台上部结构施工对既有桩基的安全风险因素,采用文献调研法、德尔菲法进行风险因素二次识别,从技术层面、组织管理、自然环境三方面建立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建立长沙市先锋路匝道桥承台上部结构施工对桥桩基安全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各子风险的等级及整个项目的安全风险定量程度。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中技术层面安全风险权重最大,其次是组织管理安全风险、自然环境安全风险;二级指标中桥梁承台与底下桩基位置关系的安全风险权重最大,其次是施工信息反馈与处理风险;安全风险因子等级方面,支护结构、施工方案、桩基沉降或位移、桥梁承台与底下桩基位置关系、桩基安全防护体系、信息反馈与处理风险等级最高,在施工中需重点关注;长沙市先锋路匝道桥承台上部结构施工对桥桩的安全风险为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20.
西安某高架桥工程部分线位与地铁四号线重叠,桥梁基础为避开已建地铁隧道,需采用大跨径承台跨越。以该工程为背景,对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承台和普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空心承台这两种大跨径承台分别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同时对两种承台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两种承台方案的安全性及合理性。计算表明,两种承台的强度及抗裂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但预应力混凝土承台张拉预应力时在桩顶产生附加弯矩,对桩基影响较大,而混合承台施工期间采用分段浇筑,预应力在系梁与桩基连成整体前张拉完成,对桩基影响较小,推荐采用普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空心承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