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天津地铁1号线轨道系统中,采用新型高弹性减振扣件、新型橡塑套靴弹性短轨枕等减振降噪的创新技术.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同时对新型高弹性减振垫板及减振接头夹板等技术在本线的应用做了介绍,可作为今后其他地铁工程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潘得路先锋减振扣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实验室试验以及广州地铁1号线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深圳地铁列车在不同轨道结构上运行时的相关振动性能,对深圳地铁1号、2号线试车线列车运行时引起的地面振动进行在线实测,并对相应测试数据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比较有砟轨道和铺设有橡胶隔振垫的轨道轨枕处及地面的振级。结果表明:列车在铺设有橡胶隔振垫的轨道上运行时,引起的地面振动有明显的减小,轨枕处的减振效果为4.05 dB,距轨道中心线6.0 m处地面的减振效果为6.08 dB,距轨道中心线7.5 m处地面的减振效果为8.70 dB,橡胶隔振垫减振效果明显,采用橡胶隔振垫是一项有效的地铁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4.
梯形轨枕减振道床在广州地铁2,8号线地下线成功铺设.介绍了梯形轨枕减振道床的结构、性能,以及在曲线等特殊地段轨道几何尺寸的调整.详细阐述了梯形轨枕减振道床的铺设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对梯形轨枕道床的推广应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盾构中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北京地铁13号线在国内首先采用钢弹簧浮置板减振系统,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技术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中特殊高端减振的最佳选择。随着这项技术的逐步推广,越来越多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取得了理想的减振效果,人们对这项技术的了解和认识也在逐步加深。上海地铁4号线是国内首次在盾构中采用钢弹簧浮置板的工程,目前在很多城市的地铁特殊盾构减振地段中都用上了这项技术,北京地铁5号线铺设的钢弹簧浮置板减振系统均位于盾构地段。由于5号线采用接触轨供电方式,道床设计和以往的不同,在这里就盾构中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的设计进行抛砖引玉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2010年,深圳地铁1、2、3号线将有50km地铁线路投入试运行。投入试运行的3段线路分别是1号线深大到西乡11km,2号线赤湾至世界之窗14km,3号线双龙至草埔站25km。试运行与试运营是2个概念,试运行只是现场模拟测试地铁各项设备能否正常运转,试运行期间,新开线路不对市民开放。  相似文献   

7.
城市铁路     
《世界轨道交通》2010,(8):17-19
重庆首条地铁1号线明年6月试运行 近日从重庆轨道交通集团获悉,预计明年6月,地铁1号线一期(朝天门至沙坪坝)将实现试运行;地铁1号线二期(沙坪坝至大学城)以及地铁6号线一期(南岸上新街至北部新区礼嘉)将在2012年实现通车。地铁1号线是重庆市首条地铁。  相似文献   

8.
2012年9月23日下午,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8号线二期南段、9号线北段、10号线二期4条地铁新线同时开始为期3个月的空载试运行。北京市有关领导在试运行前视察了建设工地,并参加了试运行仪式。这是新建轨道交通线路在开通前最后  相似文献   

9.
信息窗     
天津地铁1号线年底投入试运行本刊讯天津地铁运营公司负责人日前表示,今年年底,天津地铁1号线将投入试运行。新地铁将引进国际最先进的服务设施及人性化服务理念,让乘客耳目一新。建成后的天津地铁1号线从北到南运行,仅半个小时就可直穿天津市区。天津地铁1号线北起北辰区刘园,  相似文献   

10.
直线电机轨道系统减振设计技术方案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铁振动主要因列车运行时,轮轨相互撞击所产生振动,经钢轨通过扣件和道床传到隧道结构,再由隧道结构传向大地,引起隧道结构附近地面建筑物的振动。广州地铁4号线是国内第一条直线电机轨道系统,对轨道减振提出新的要求,针对国内外使用的各种减振方法进行分析比选,推荐出适用于直线电机系统特点的减振方式。  相似文献   

11.
无锡地铁2号线轨道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锡地铁2号线是一条东西走向的主干线路,穿越无锡市5个区,线路曲线半径小,坡度大。结合工程特点和调研分析,确定无锡地铁2号线轨道系统方案,内容涉及地下线、高架线及停车场和车辆段。重点介绍扣件选型、道床排水、各种减振类型、无缝线路等设计方案,通过分析不同轨道结构形式的技术性能、适用性,细化了各专业配合设计内容,提出技术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与环境的协调是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介绍广州地铁三号线采用的新型减振Vanguard扣件系统短轨枕轨道的减振降噪原理、结构性能和施工技术,包括组装轨排、铺设道床底层钢筋、铺设轨排、浇筑支墩混凝土、铺设上层钢筋、浇筑道床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以无锡地铁1号线工程为背景,从地铁轨道减振方式与路段的确定、减振产品的比选出发,阐述地铁轨道减振的基本原理和措施,采用环评验收数据进行减振效果评价,提出进一步提高地铁减振的效果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南昌地铁1、2号线交汇于八一广场,形成上下交叠地铁线路。由于交叠线路的列车同时运行的组合情况较多且引起的环境振动比单线大,因此有必要在交叠线路设计阶段对具体工程进行环境振动分析。通过建立包含4孔交叠隧道的轨道-隧道-大地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列车荷载作用下大地的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振动主要受埋深较浅的2号线影响;对2号线采取减振措施最为经济合理;交叠地铁线路列车同时运行时地面会出现多处振动加强区,均出现在线路交汇处和距线路中心40 m处附近。  相似文献   

15.
黄国根 《铁道建筑技术》2024,(2):160-163+172
为解决徐州地铁6号线黄-商区间盾构施工对邻近村庄建筑及居民产生的振动影响,对振动产生机理、传播特性、影响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三种有效减振措施,即盾构掘进参数调整、膨润土混合注浆、减振孔布设。单独测试每种措施对地表的减振效果,再将三种减振措施综合运用于盾构施工中,分析不同措施下的减振效果。实测数据表明,单独测试条件下打设减振孔措施减振效果最好,而通过综合应用几种减振措施后,地表振动速度整体减小近60%,显著降低了对居民和建筑物的影响。本研究对其他工程减振措施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上部锁紧式双层非线性扣件是一种新型减振扣件,具有拆卸方便、预紧力可调节等优点。针对该扣件对南昌地铁1号线进行了现场在线测试,测试内容包括钢轨变形、道床振动、隧道壁振动、车内振动和噪声等。测试结果表明,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上部锁紧式双层非线性扣件相比DZIII型扣件,其垂向减振效果达到8 d B以上,使列车内噪声降低2.4 d B,减振降噪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地铁减振板式轨道作为一种新型轨道结构,具有质量高、施工快、维修少等特点,在地铁线路中逐渐得到推广应用。为揭示地铁板式轨道减振效果,选取天津地铁5号线板式轨道、现浇整体道床断面,采用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动力学行为和减振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浇整体道床相比,地铁板式轨道降低了轮轨横、垂向力和安全性指标,有利于行车安全;由于板式轨道整体刚度较低,钢轨垂向位移略有增加;板式轨道与整体道床结构振动由上至下依次减小,且板式轨道减小幅度更为显著;与现浇整体道床相比,除轨道板振动加速度增大外,其余结构加速度均一定程度减小;板式轨道隧道壁处时域上减振明显,频域上全频段减振,最高减振达16.92 dB。  相似文献   

18.
在南京地铁1号线双龙大道至南京南站地铁隧道正常运行的线路上,采用在线检测和锤击方法对比Ⅲ型减振器与上部锁紧式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GJ-32扣件)两种轨道结构形式下钢轨的垂向和横向频率响应特性。结果表明:GJ-32扣件相对于Ⅲ型减振器钢轨振动在200~400 Hz有较好的抑制作用;GJ-32扣件轨道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减振性能和阻尼特性;Ⅲ型减振器区间钢轨波磨发展严重,而GJ-32扣件十分有效地抑制了钢轨短波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直线电机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着独特的优势,该系统中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仍然是一个在不断探索和延伸的课题。广州地铁5号线直线电机轨道工程中首次采用我国自行研究生产的减振降噪扣件—G JⅢ型减振降噪扣件,即双层非线型减振降噪扣件,介绍G JⅢ型减振降噪扣件的施工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欣 《都市快轨交通》2003,(1):35-39,60
本文分析了轨道交通噪声产生的根源、噪声传播规律,介绍了广州市地铁2号线应用多项减振降噪技术来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污染情况,提出应优先考虑在轨道结构方面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同时重点介绍了弹性短轨枕轨道和浮置板轨道的减振降噪原理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