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健  郭静 《中国铁路》2023,(11):112-117
聚焦现代物流强调的服务和管理理念,分析现阶段制约我国铁路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薄弱领域,指出组织架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及服务能力4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介绍德国等国外铁路物流企业发展经验,提出我国铁路物流企业发展路径,深化组织管理体系变革,包括优化组织架构,改进运营机制;大力提升市场化经营管理效能,包括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强集约化经营、强化市场营销服务和加强信息化建设;深入优化创新物流经营组织模式,重点是优化全程物流组织、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和物流数字经济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中国物流发展的历程,阐述了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就促进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3.
2002年,我国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物流热,从中央政府部门到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各大媒体、报纸都在积极倡导大力发展中国的物流业,认为现代物流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后中国流通的改革和发展要以现代物流为中心,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把物流产业的发展作为“十五”规划的一个方面。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铁路物资企业如果仍然固守原有的经营理念,就会被市场淘汰。1当前铁路物资企业现状由于铁路长期封闭的管理模式,导致铁路物资企业一直在一个有较强计划色彩的环境中发展,处于设备陈旧、观念技术落后,市场运作手段僵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西沿海铁路公司发展现代物流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公司应从加快物流体系建设,组建物流企业,加速培养和引进物流人才人手,并通过拓展现有货运代理业务,发展战略同盟关系,合资组建新的物流公司等方式,发展现代物流。  相似文献   

5.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物流信息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逐步形成.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越加密切,进而提升了物流业的发展物流是若干领域经济活动系统的、集成的、一体化的现代概念全世界物流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以上中国物流产业近年来如同雨后舂笋般成长.成立了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专业物流企业,可是仍然不能满足产业转变的速度.物流产业效率低下无法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等.据此提出只有与第四方物流相结合,才能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物流信息网络系统一现以中铁物流系统为例,介绍中国现代物流的结构与特点。  相似文献   

6.
1发展现代物流业首先要开发社会化物流市场中国物流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中国目前与物流相关的总支出约为19000亿元,国内运输和物流费用超过2000亿元,并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8%)。但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规模还很有限,大约400亿元。由于地区和部门的分割,以及众多的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各自为政,搞“小而全”,市场极度分散,还没有形成社会化的物流大市场,难以产生能够提供综合服务的、规模化经营的物流大集团。全国企业外包物流的比例只有约15%。这不仅由于企业对现代物流缺少认识,受传统的“自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现代物流”在中国已成为了一个时髦的名词和亮点,政府、企业、学者都在不同的层面上,从政策、理论、操作等方面谈现代物流、研究现代物流和实践现代物流.中国的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也先后掀起了一股搞现代物流的热潮。现从分析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出发介绍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的必然性及发展难点与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铁路运输与现代物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铁路在发展现代物流中具有的优势,介绍了铁路运输部门通过改革铁路运输方式,积极融入现代物流,改革铁路货运管理,推动发展现代物流,以及在三大专业运输公司实行运输体制改革,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指出铁路将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为发展现代物流创造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从1978年引进“物流”这一概念以来,现代物流业发展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但正是在这几年,特别是跨入新世纪以后得到了快速推进,得益于以下3个条件,一是中国已具备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二是出现并快速增长着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三是涌现了一批敢于拼搏的物流探索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是中国物流业真正面向国际竞争的元年,从跨国物流巨头之前的“虎视眈眈”到国内物流企业现在的“鱼龙混杂”;无不表明中国的物流市场确实是一块难以估量的大蛋糕。随着中国从世界生产基地向全球采购中心的转变,国际性物流需求将会随之急剧膨胀,无论是以资产规模庞大为标榜的传统储运企业,还是以现代物流理念为竞争力的新兴物流公司,以至于具备资本、技术、人才等众多优势的国际巨头,  相似文献   

11.
中铁现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一家新型的现代物流企业,自创立伊始,就瞄准国内蓬勃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武汉作为九省通衢之地,东风汽车“迁都”武汉、武汉东风本田的成立、神龙公司的发展以及一大批知名的零部件厂家落户武汉,使得在武汉发展汽车物流呈现良好机遇。为了打造中国优秀的汽车物流服务商,2004年,中铁现代物流与日本伊藤忠商社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资成立了中铁伊通物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首先确立的目标市场是中国的汽车物流市场,客户定位于中国大型的汽车生产商,主要业务包括为汽车整车厂提供零部件物流、零部件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汹涌而至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化,人们对现代物流的巨大内涵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着中国即将加入WTO,国家对物流业的保护只剩下不多的时间,传统物流企业应尽快适应物流市场开放发展的新挑战,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水平,尽快完成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1传统物流企业的竞争弱势  我国传统的物流企业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立起来的储运公司,其主要功能就是储存和运输货物。由于传统的物流企业难以提供多功能、全方位、一体化服务,缺乏竞争力,所以改革开放后我国90%的物流业务由企业自办,加之社会力量参与办储运,使得传…  相似文献   

13.
为总结推广物流行业先进经验,不断推进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根据《“中国物流示范基地”、“中国物流实验基地”评审办法》,经企业自愿申报、有关行业协会推荐,中国物流示范和实验基地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组严格评审,现确定中海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南方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4.
中铁现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现代物流)成立于2002年9月6日,公司成立3年以来,先后荣获“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04年度中国物流百强企业”、“2004年度中国20家最具竞争力物流企业”、“中国100最佳雇主”、“中国物流实验基地”、“中国AAAA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等称号。公司的快速发展除了得益于坚持以大力发展一体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为主导思想的企业经营准则和拥有坚实的铁路运输背景外,还得益于积极构建以枢纽城市为核心、覆盖全国的网络体系的企业经营特色,以及建设自有的功能独特的物流网络信息平台,以富有特点的网络化服务使企业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15.
铁路货运加快融入现代物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运输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环节和核心要素。文章分析了铁路运输在发展现代物流中的优势和作用,介绍了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有关情况,探讨了铁路货运融入现代物流的具体途径,提出了结合铁路货运实际,细分市场发展物流的思路及途径:在大宗物流市场中通过提升服务内容发展第三方物流;在零散物流市场中通过改进运输产品发展现代物流;在总体思路上通过体制改革加快铁路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物流市场上赢得最具潜力的跨国企业物流客户,是值得重视的问题。通过对跨国企业物流客户的运营特点,外包物流需求等方面的分析,指出了中国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要赢得跨国企业物流客户,必须要做到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理论和影响环境的非绿色因素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角度提出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物流业的先行者,中铁现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铁现代物流")在10年的发展历程中,利用其自身独特优势,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物流业的神话,不断谱写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壮丽篇章,堪称中国物流业的一朵奇葩。从名不见经传到中国首批"AAAA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中国首批"AAA级物流信用企业"、"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国物流最具影响力企业"、"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等,众多荣誉对于中铁现代物流来说可谓是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19.
根据物流需求特点,铁路发展现代物流可选择在原组织方式下,沿着运输专业化-构建物流联盟-建立物流中心-拓展物流服务-建立物流企业集团的方向,逐渐向现代物流领域拓展的渐进式发展模式。遵循科学合理、经济实用、协调一致、系统规划的原则组建铁路物流中心,与公路、港口、航空集约成为具有综合职能和高效率的综合物流中心,实现更大范围的物流合理化。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10件大事分别是:①国家9部委发布《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②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批准建立“全国社会物流统计调查制度”;③“物流服务业”首次纳入《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④我国履行人世承诺,2004年12月11日起物流市场进一步放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