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对宏观经济形势,当时媒体所说的拐点,可能会有一个向下走的趋向.但是中国经济增长确实有很强的势头。怎麽评价这一现象?这是一个选择的根据.它的过热判断.主要来源於过去一些增长的经验.有一些数据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比较合适的是8%。[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财经纵横     
《经济导报》2009,(27):23-24
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日前表示:“复苏即将到来,这很可能是一种疲弱的复苏。”IMF目前预计,明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5%,高于4月份预测的1.9%,主要原因是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强劲增长、日本经济的反弹和美国经济的正增长,但仍低於趋势水平。  相似文献   

3.
世界性金融危机把持续多年增长的中国经济带到了一个充满挑战的风口浪尖,什么样的智慧才能承担和应对这场罕见的艰难,如何把握其中的挑战与机遇?6月20—21日,由本报与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2009)”在京开幕,上百位中外经济专家围绕“世界经济动荡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展开热烈讨论:经济衰退的深刻背景,经济周期的规律,还有中国未来的发展风险……  相似文献   

4.
李晓西 《经济导报》2010,(25):15-15
发展绿色经济是时代的选择.也是转变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要求.决定着一国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发展绿色经济是中国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竞争力的良好机遇。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时候了.否则我们不可持续发展,否则对不起後代。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安全》2008,(1):70-71
2007是一个始于兴奋与困惑,止于思索与理性的年份。 兴奋:年内,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各种消息在各国媒体上活跃,“大国”、“强国”的喝彩声不绝于耳——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经济蓝皮书》指出,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更猛,  相似文献   

6.
苏志欣 《经济导报》2009,(47):12-14
在一揽子“保增长”政策的作用下,再加上世界经济金融环境趋稳.中国经济自今年第二季以来出现持续、大幅的反弹。与此同时,此前的刺激经济政策将何去何从,自然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走势的主要变数。  相似文献   

7.
《经济导报》2009,(32):1-1
7月份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1%。中国经济正逐步“企稳回升”。但中国各界似乎并未因此而感到轻松,原因是经济转型的任务“十分艰巨”。如何实现从以出口拉动为主向以内需拉动为主的转变,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和压缩过剩产能等,都是摆放在决策层案头的“重头文件”。  相似文献   

8.
张曙光 《经济导报》2007,(27):18-19
中国经济形势从宏观的数据看.相当好,增长很快,通货膨胀也不高.而且持续了这么多年.但是不是说就没有危机?没有风险?其实一个经济体在它走到最好的时候,也是它该回头的时候,也是潜藏着问题可能要爆发的时候。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就是亚洲金融危机.1993年亚洲经济发展势头很好的时候,世界银行就发表了一个东亚危机报告,几年之后亚洲金融危机就爆发了。  相似文献   

9.
新的一年开始了,又逢世界经济、中国经济皆步入复苏通道,这氛围好得像冲开寒夜的灿烂阳光一样让人欣慰。不过,真的已是“后危机时代”了吗?  相似文献   

10.
黄少明 《经济导报》2010,(14):13-14
在实现“保8”后,中国经济在新的一年继续强劲增长,尤其显着的是工业生产增长。根据已公布数据,今年7—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20.7%,比上年同期加快76.9个百分点,也比去年12月加快2.2个百分点。逾20%的增长.在任何时期看来都是偏高的数值,  相似文献   

11.
新年伊始,多名财经官员及学者,对牛年中国经济走势作出预测,大多数都预期中国经济下半年就会弹升。 中国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只要坚持到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财经纵横     
IMF(国际货币基金)发表每半年一次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警告经济仍有下跌危机,前景“极之不明朗”,全球经济将陷入“二战后最严重的衰退”。今次已经是IMF第三次下调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今年1月的预测是增长0.5%,到了3月是收缩0.5-1%.今次是收缩1.3%.根据IMF的经济师预测,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打击最大,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下跌3.8%。  相似文献   

13.
龚雨楠 《汽车情报》2006,(12):22-24
2005年,中国重型车市场进入“调整期”,市场呈现连续八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根据分析,结合美国、日本等国家商用车市场20多年的走势分析,中国重型车“市场调整期”将持续1.5-2年的时间。2006年,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目前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相对比较好,较2005年基本相似,经济环境相对有利于市场增长:一季度国民生产总值的这一增幅,与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计划的年GDP增长率10.2%相比,高出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黄少明 《经济导报》2009,(44):11-13
中国经济稳定复苏.并呈现加快趋势。首三季经济同比增长合计7.7%,季度增长逐季加快,第一季度增长6.1%,第二季度7.9%.第三季度进一步加快至8.9%.基本回复至海啸前的水平。根据经济复苏势头,按照GDP的季度增速推测,第四季GDP增长可能超过双位数.甚至可能高达77%,使今年全年经济增长超越8%。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去年制订了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规划,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强调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规划重点之一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藉着增加投入带动增长,改变为注重效率、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同时加快服务业的增长。“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今後国家发展新的模式、目标和任务.标志内地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16.
《经济导报》2007,(26):99-99
近年来,中山市石岐区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实施“产业富区”、“三产强区”的发展战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今年一季度,全区经济工作开局势头页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飘红。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当街道上的车辆越来越多,城市的交通变得越来越拥堵,我们欣喜地意识到中国也正在逐渐变成一个“车轮上的国家”。的确,官方统计也印证了这个事实:截至2008年末,中国的私人轿车保有量为1947万辆,增长28.0%。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接受程度曰益提高,一些周边国家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时,已经可以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从长远看,人民币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但目前人民币之所以还没有成为国际结算货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币仍不可自由兑换。“十一五”规划中.首次将“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纳入了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当中.这意味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将逐渐展开。  相似文献   

19.
林兆木 《经济导报》2007,(27):15-16
中国经济平衡的增长不仅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也是国际上非常关心的,这方面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财经纵横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亚洲区今年平均经济增长预测。由去年17月预估的4.9%放缓至2.7%,其中亚洲新兴地区经济增长,在中国及印度带动下,可望达到5.5%,而明年整体亚洲经济平均增长预测为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