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本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全国近百位专家和学者就当前宏观经济的周期,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本报上期已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刊出,受到读者好评,本期再刊出四位专家的发言摘要与读者分享。[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刘霞辉 《经济导报》2007,(27):14-15
中国二十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令世人瞩目,但繁荣下的睡忧更为中国经济界的专家学者所瞩注。日前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上,近百位学者就宏观经济的周期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会者从学术角度就中国经济本轮周期是否将结束、土地和金融安全,经济结构失衡、消费与投资失衡、是否加息的两难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和剖析,把当前中国经济的潜在危机和问题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都提了出来。本报记者根据记录整理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与读者分享。[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田国强 《经济导报》2007,(27):21-21
我从不同的角度来谈一谈中国经济增长周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本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2010)于6月19—20日在北京如期举行。  相似文献   

5.
李晓西 《经济导报》2010,(25):15-15
发展绿色经济是时代的选择.也是转变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要求.决定着一国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发展绿色经济是中国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竞争力的良好机遇。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时候了.否则我们不可持续发展,否则对不起後代。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其中人力资本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以经济增长和各要素投入作为内生变量,建立VAR模型,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并且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和阶段性,人力资本的贡献与其投入不对称。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核心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深入分析知识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大力发展我国知识经济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陈东琪 《经济导报》2007,(27):19-20
以入世为界碑,中国经济进入改革以来第三个为期十年的中周期,因为处在繁荣期,这一次繁荣期从增长轨迹看有几个特点,一是速度快,二是运行平稳,三是上升繁荣时间拉长。总的看是快、稳、持续性好,国内这一轮持续繁荣,是在前24年平均9.7%增速度基础上实现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动力?主要引擎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张以及由此产生的巨额不良贷款对经济发展的危害,已成为困扰和束缚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桎梏,严重影响了金融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和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本文有针对性地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对不良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从中国近10多年的实际数据来看,不良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正向的,而且不良贷款规模的扩张是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10.
黄少明 《经济导报》2009,(44):11-13
中国经济稳定复苏.并呈现加快趋势。首三季经济同比增长合计7.7%,季度增长逐季加快,第一季度增长6.1%,第二季度7.9%.第三季度进一步加快至8.9%.基本回复至海啸前的水平。根据经济复苏势头,按照GDP的季度增速推测,第四季GDP增长可能超过双位数.甚至可能高达77%,使今年全年经济增长超越8%。  相似文献   

11.
李文溥 《经济导报》2007,(27):16-17
中国的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高经济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同时共存.这是一个好现象。但也应引起大家的思考。它究竟来自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结构性调整导致的总供给能力改善.还是需求管理政策作用于总需求的结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当前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判断目前价格水平下降的性质“好”、“坏”.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古典经济学派,并且心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特别强调。但是,按照发达国家经济学家心理作用途径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往往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而当代中国所谓经济学家的盲目程度更是犹如跟随堂吉可德的桑丘式人物。本文针对心理意识作用于社会经济增长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林兆木 《经济导报》2007,(27):15-16
中国经济平衡的增长不仅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也是国际上非常关心的,这方面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田斌 《中国电动车》2009,(10):39-40
工业产值的增长对江西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引入生产函数,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江西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二产业对江西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大,其次分别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中的工业产值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很高,工业产值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3356%,工业的快速增长明显的拉动了江西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对我国目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走势进行分析,并对比其与经济增长同步性,针对现实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年伊始,多名财经官员及学者,对牛年中国经济走势作出预测,大多数都预期中国经济下半年就会弹升。 中国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只要坚持到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知识溢出、规模经济分析,探讨了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的关系,指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把知识增长(或技术进步)看作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因。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协调均衡的关系,已成为判断一地区宏观经济是否处在健康发展状态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对江西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后,发现江西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存在长期均衡增长关系的,但就二者的相互影响作用而言,江西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作用不显著,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9.
寒山 《经济导报》2007,(22):40-41
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是,一方面存在着经济增长的失衡,使得整个经济表现时刻处在脆弱状态,另一方面是中国资本化的进程明显加快,支持资本化的市场化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表现在资本市场上就是中国股市的狂飙突进。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政府的调控措施就显得格外小心谨慎。但这并不妨碍政府使用较为严厉的手段,因此股市的投资者们应在了解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密切留意关键经济问题的演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汽车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进一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本文研究分析了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和我国汽车消费现状,提出了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