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玮杰 《经济导报》2007,(25):44-44
近期港股走势如虹,指数与成交额俱创出历史新高。恒指在6月20日最高见到21898,当日成交额激增至1,214亿元,为历来最大成交额。  相似文献   

2.
孙鹏 《经济导报》2007,(36):55-55
上周港股明显受消息面左右起伏,港股直通车和周边股市的涨跌无不牵制大市神经,但成交量逐日萎缩,显示投资者观望气氛浓厚,恒指在24000点关口徘徊,国企指数亦在创新高後日落拉锯,市场等待或来自周边市场或来自内地市场的消息,作为港股後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孙鹏 《经济导报》2007,(31):47-47
受美国次级按揭贷款问题恶化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上周港股市场宽幅震荡,上周三更下跌729点,创下五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当日国企指数暴挫500多点,中资电信、金融、钢铁板块全线下跌。尽管当晚美股反弹,港股周四亦跟随强劲高开,但受高盛发表中资银行H股或涉美国次级按揭危机引发市场风险的不利言论影响,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报》2007,(15):42-42
恒指自今年3月5日低见18659点后,持续反弹至周三收市20449点,累积反弹幅度己达9.6%,今次恒指回升除了反弹的幅度较多外,指数更逐步升返2月底大市急挫前之高位。由于大市在低位反弹的初段成交额非常稀疏,令到不少投资者担心今次大市回升,只是跌市中的一个反弹,而且市场上仍有不少看淡后市的投资者,仍一意孤行地认为港股牛市己到了尾声,只要美股一旦回落,恒指跌势会随即形成,因此,就算近期指数继续上升,也只是“虚火”,而且相信升幅并不会长久的。  相似文献   

5.
近期大家都惊叹于港股的“七连升”,恒指一口气连升七日,重上万七点水平。 港股有如此强劲的反弹,其实得益于大蓝筹回升,其中汇控(005)股价便连升九日,升上67.3港元。汇控股价再次偏强,除了技术反弹的因素外,其第一季业绩比预期理想,以及一些市场上利好汇控的新闻亦有助其股价表现。  相似文献   

6.
上周港股在激烈震荡中走高,国企指数偏弱,拖累大盘。特别是周三A股市场急剧下挫,为近年来所罕见,A股全线走低,即刻影响到H股价格。目前中资上市企业市值已达港股的50%,A+H两地上市更使港股联动增强。  相似文献   

7.
姚迁 《经济导报》2010,(14):48-48
近期港股的升幅较亚洲区其他股市为佳,主要由于是复活节长假期后追回其他市场的升幅,以及受到内银股的升幅所带动。但美股在1.1万点的心理关口前受阻,外围市况转弱,内地股市又下跌,使到港股在2.2万亦初见阻力,4月8日早段恒指低开92点后就窄幅上落,下午曾倒升21点,  相似文献   

8.
姚迁 《经济导报》2009,(32):11-12
自3月中以来,沪深市和香港股市的升势停不了。现已重上去年9月金融海啸爆发前的水平。在环球资金疯狂涌入中国内地与香港市场的形势之下,港股在7月份再升2、94点或72%,收报20573点,在最後一周平均每天成交量达856亿元,是二个月以来的新高纪录。至此,港股已是连续第五个月上升;以恒指点数计,更是历来升幅最大的7月份。  相似文献   

9.
高位震荡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27):47-47
上周港股并没受A股回落调整的影响.而是在香港回归庆典,QDII政策推出及美国股市强劲攀升的影响下,恒指突破22300点、国企指数升穿12500点,创下历史新高。中资股特别是拥有回归概念的股票是引领港股上涨的中坚力量,建行、中国移动、中海油、神华等将发行A股的消息,刺激投资者持续买进中资股。  相似文献   

10.
姚迁 《经济导报》2010,(16):48-48
4月港股表现比较反复,呈先升后跌再牛皮的格局。港股在4月12日曾高见22388点,但内地继续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就令港股其后再次下跌,4月21日恒指仅收报21510点。而总结港股在第一季的表现,恒指由去年底的21872点,反复下跌了633点,3月底仅收报21239点,三个月以来只下跌2.9%,表现牛皮。  相似文献   

11.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13):47-47
上周港股探底回升,继续跟随前周的反弹走势。但从技术面而言,市场面临的巨大向下跳空缺口,意味着极大的卖压,如果不能完全封闭缺口,仍可能是向下突破的信号。此次反弹能否沖上或封闭2.28跳空缺口上沿20042点极为重要沖,对本周能否企稳20042点,再次成功站上20000点整数关口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2.
孙鹏 《经济导报》2007,(39):47-47
上周港股在充沛的资金推动下,配合消息面利好,一举站上27000点高位,国企指数领涨大市亦冲破16500点,大市成交跟随放大,显示资金推动力仍有余威。消息面上,继南方基金之后,华夏亦开始发售QDII基金,加深市场对资金转战港股的想像。又传中国审计署将对内地五大电信运营商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市场憧憬国内电信业重组在即,短线资金遂热烈追捧中资电信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姚迁 《经济导报》2010,(20):48-48
欧盟救市措施未能令欧洲债务危机消退,加上5月17日内地股市大幅下跌逾5%,拖累港股在本周初一开市已经失守2万点大关,当天最多跌了552点.全日则跌2.1%,收报P9715点,下跌430点,大市成交只有671亿元,继续淡静;  相似文献   

14.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21):51-51
上周港股窄幅盘整,走势偏软。央行打出调控组合拳.联动港金融股作出反应。国企指数受累於银行股存贷利差缩小的不利影响.正逐级下滑。恒生指数由2003年4月至现在升幅已达7.5倍.在美国楼市阴霾和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之下,投资者忧虑港股接近见顶。个股方面.唯航空股奋力走高,另中国移动作为回归A股概念,被市场看好,中国联通连袂走强。  相似文献   

15.
孙鹏 《经济导报》2007,(32):45-45
上周港股经前两个交易日下挫后,上周三受周边市场造好.恒指在中资股强劲反弹的带领下大涨628点,但成交仍旧清淡.反映投资者在美次按风波影响下仍抱谨慎心理。果然随后次按危机扩大,港股掉头向下.上周五更是低开640多点,歼灭了一周升幅之势。  相似文献   

16.
上周港股先衡高後回落,再创历史新高之後,走出了调整回档行情,在牛市进程当中属正常状态。首先,是由於港股的特殊地位,即受美国及西方经济的影响,又受到国内A股牵动。美国股市继续不断走高,经济形势以及价格传导机制,使港股造好。周一恒指跳空150点,大涨450点,  相似文献   

17.
张启源 《经济导报》2007,(25):45-45
好淡双方多个月来的角力终分出高下,恒生指数终突破21000点关口,并蓄势挑战22000点。而国企红筹纷纷创新高,上星期三成交金额更突破1,000亿港元。种种迹象显示,本港股市目前正处於近年罕见的火热局面.  相似文献   

18.
李锦 《经济导报》2007,(3):44-44
2006年是港股大丰收的一年,中国经济表现强劲、大型国企来港上市,以及人民币升值等有利条件,持续引领资金流入港股市场。恒指全年录得34%的升幅,为区内主要股市如日本、台湾、韩国及新加坡之冠,国企指数升幅更达到94%,不比升幅逾倍的国内股市逊色。  相似文献   

19.
“减息半厘!”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伯南克于上周三公布了这个令财经界震动的消息后,触发环球股市全面上升。香港股市也于上星期再缔造新纪录。上周五恒生指数及国企指数分别以25843点及75693点的历来最高位收市。上周三成交金额也高达1,394亿港元,也创新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林家亨 《经济导报》2007,(17):46-46
笔者第一次为《经济导报》撰文是在3月中旬,当时外围股市刚受美国次级按贷恶化风潮拖累,港股美股遭受不同沽压而下挫。见报当日(3月19日)A股指数曾跌穿3000点水平,市场气氛甚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