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全球经济同步陷入衰退,且近期贸易、金融保护主义悄然燃起,为国际贸易的复苏路途再添雪霜。在外部需求骤然冷却的形势下,如何引导内需自我复苏显得更为重要。中央政府早前提出74项支持香港经济及金融体系稳定发展的措施,其中提及让非广东籍的深圳常住居民,可在深圳办理到香港“个人游”,而符合条件深圳户籍居民则可办一年多次往返香港签证。  相似文献   

2.
香港近年来受世界经济的影响,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CEPA的出台,对香港的失业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保持香港的经济繁荣和政治生活稳定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方正 《经济导报》2010,(1):59-61
次按危机在2007年夏季爆发,至今已有两年多了。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及机构,都造成了重大的冲击。与欧美相比,亚洲地区的金融市场相对来说受到的冲击比较小,回复速度也比较快。面对金融海啸,香港金融体系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无出现重大的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4.
雪岩 《经济导报》2007,(44):17-19
背靠中国内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趋势下,应着眼于国家发展战略,推动香港金融业发展。香港特区政府要加强与中央政府的沟通,以获得对香港金融业发展的最大支持,并着力创造有利金融业发展的城市环境,不断巩固和提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香港已进入夏天,炽热的阳光令走在街上的人们汗流夹背。不过,香港经济基本面,没有像夏日阳光般释出的热度,仍未令人心暖和起来。从近日所看到的经济数据和预测,香港经济下半年可以复苏之说,实属言之过早。环顾外围环境仍不明朗.如果全球各地仍然会录得负增长.及至2010年上半年才扭转劣势,香港复苏的时间将被延迟。  相似文献   

6.
郭莉 《经济导报》2007,(26):46-47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也是《内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CEPA”)签署四周年。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特区政府的领导及全体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十年来,香港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CEPA也在这个不平凡的历程中诞生、发展、壮大,它为促进香港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将为进一步密切两地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香港经济更好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蓝堃 《经济导报》2007,(44):15-16
在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下,来自中国内地、东南亚、欧美、中东的热钱纷纷涌来香港,推动恒生指数在十个月内上升了逾7万点。港股大旺,楼市大旺,带动了香港经济大旺。经济专家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应着眼於国家发展战略,推动香港金融业发展,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伦敦金融城市长史达德透露,伦敦成功的三个主因是:良好的监管环境和公共设施、庞大的人才库、高度开放的市场。看来香港仍有许多事要做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香港跟美国经济有紧密经贸联系,美国经济严重衰退,香港经济受到拖累是可预见的,当中尤以贸易、物流业和金融业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9.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7,(13):36-37
随着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的深化,服务业已占经济整体八成以上。如何进一步发展,实是一重要课题。前任特首董建华,在2003年的《施政报告》中,已首次倡导创意工业。在去年底,我们终於看到了政府的决心,香港创意工业渐见曙光,这是由於香港科技园及香港设计中心合办的创新中心(Innocentre)正式启用。为此,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该中心的总监,香港设计中心高级顾问,以及租户,看看香港创新工业未来走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经济导报》2007,(26):48-49
香港回归祖国十年来,内地和香港经济合作与交流全面发展,互动日益频繁,融合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11.
戴道华 《经济导报》2009,(33):11-13
在这场全球百年一遇的经济和金融危机中,香港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较回归伊始的亚洲金融风暴期间为小.主要原因是在全球尤其是美国和中国宽松货币政策下资金持续流入香港,支撑了股市和楼市.也支持了香港经济。不过.这样一来,香港经济复苏的前景一定程度上便取决于资金能否维持不变的流向.而这又取决于美,中宽松货币政策将采取何种退出机制及其执行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香港     
《汽车杂志》2006,(6):186-186
香港是高密度城市的典范,是内地绝大多数城市的榜样。然而内地城市领导人也许不知道,“超高、超密”的“香港模式”并不是某种建设理念的产物,而是前港英政府在住房问题上任由市场力量主宰,爆炒地价至离奇的程度.房地产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产物。它损害的,正是大多数普通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利益。“现代化不等于高层建筑”。  相似文献   

13.
《经济导报》2007,(5):1-1
上周香港公布了聚集全港财经精英智慧的《十一五与香港发展》经济高峰会报告。报告明确了香港经济的未来路向,即发展以金融业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有关金融业的定位是将香港建设成亚洲的纽约、中国的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4.
金融风暴蝴蝶翅膀在美国一抖,世界各地都感受到震动,彼岸香港这个外向型经济体系也受到影响。香港物流业,商业、房地产、旅游等产业也受到影响,据香港贸发局估计,受危机影响,今年香港出口可能会下跌6%。  相似文献   

15.
《经济导报》2010,(6):16-16
超过一万种香港优质时尚产品将登陆福州。由香港贸发局与福州市政府、福建外贸厅以及闽港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香港时尚购物展,福州”将于4月30日至5月4日假福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示超过200家香港企业的各式时尚产品,包括时装,  相似文献   

16.
香港经济在2003-2007年间高速增长后,在2008年显着放缓。在2008年头两季按年增长7.3%和4.2%后,因为内部需求转弱及出口受压,第三季度按年增长幅度下降到1.7%。以按季环比计算,香港经济在第二季收缩7.4%,第三季则再出现0.5%的负增长。香港经济在2008年急转直下,是因为在9月发生雷曼兄弟破产事件,触发环球金融海啸,波及全球经济。  相似文献   

17.
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香港既是国际主要金融中心,又是全球最开放经济责体之一,自是下能幸免。可幸的是香港具备良好的基本因素,香港近年亦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相信凭藉香港多年来累积的智慧和经验,再加上各有关方面积极应变,汲取教训,把握机遇,我们相信香港的金融市场定有能力成为最先复苏的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18.
赵晨 《经济导报》2009,(31):7-8
金融海啸后,远瞻美国背靠内地的香港经济动荡不小,根据香港政府财政司发布的数据,继2008年第四季下降2.6%后,2009年第一季香港生产总值较一年前同期进一步倒退7.8%,失业率升至52%,达到38个月高位。香港第二季度经济数据即将在8月中旬出炉,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近日表示,第二季度经济数字可能较第一季度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9.
刘帆 《经济导报》2009,(30):21-21
近日,专业人士预测,在今年底到明年初香港失业率很有可能达到10%。这个数字意味着即将会有近80万人丢掉饭碗。这个情况很不乐观。尤其是在香港这样外向型、流动性很强的城市,其经济体系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20.
在金融海啸向实体经济全面蔓延,各国经济纷纷陷入衰退之际,香港政府公布了《2008年经济概况及2009年经济展望》,显示金融危机对香港的影响已经浮现。去年第四季,香港实质GDP按年下降了2.5%,为22个季度以来首次负增长,超出经济学家预测的2%平均水平,但却好于亚洲“四小龙”其他三个成员(新加坡,韩国、台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