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甫踏入10月,本港股市风高浪急。恒指和国指上周虽一度分别升至28871点及18461点的历史新高.然而市况却在上周三下午起急转直下。一众基金在股市累积过多升幅下鸣金收兵.恒指及国指最低曾从高位回落8%及10%,不过,上周五两指都大举收复失地.单日俱大升800点。总结上周.恒指罕有地出现达2000点的波幅,但全周计仍上升近3%。[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1月5日恒指跟随美股升上15.563点,直逼一万六千点大关,但正当投资者憧憬股市会否再有一个“一月效应”的拉力赛之际.港股却因为汇控(005)的评级被大行连番调低,以及其供股的传闻而出现反高潮,恒指75000点得而复失,更一度跌穿一万三千点水平,汇控股价更跌穿了近年的低位65元水平。  相似文献   

3.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20):47-47
内地QDII放宽限制投资境外股市,对象主要是与中国证监会签署了备忘录的国家或地区。鉴于香港正是目前唯一签署了备忘录的地区,港股走出大幅上扬行情,一度创出年内和历史新高21088点。市场对消息的反映是惊人的.上周一恒指跳空向上急升500多点,几乎是一步到位,接下来的走势一直在高位震荡  相似文献   

4.
黄璋杰 《经济导报》2007,(46):45-45
踏入11月,天气变凉了。股市的“气温”降得更快——恒指在10月30日才创出31958的历史新高,但还没到11月中,恒指已回落至11月13日最低的26953,相对高位跌了5005点,跌幅达15.7%。[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孙鹏 《经济导报》2007,(23):49-49
上周市场受内地影响颇多。周一内地股市暴跌,激发本港对“北水南调”的想象,中资股普遍有趁低吸纳的愿望,当日港股反向上升P63点。周二恒指受内地股市出人意料的劲跌拖累,大市倒跌逾百点,曾一度退守20600点,但午后传中央出手稳市,港股随即呈现V形反弹,与内地A股同坐“过山车”。不过周三后,随着A股市场呈现走稳态势,恒指围绕在20800点左右整固。  相似文献   

6.
张启源 《经济导报》2007,(27):45-45
以“否极泰来”来形容今年上半年本港股市的表现可谓最贴切不过。受美国次级按揭问题及日圆套息活动造成的沽压影响,今年3月恒生指数曾单日大跌777点,最低曾报18659点。然而这却是虚惊一场,当天恒指已是今年以来的新低。自此以后,恒指一直反覆向上。当恒指升至27000点水平并横行两个月后。  相似文献   

7.
最近本港股市继续贯彻“过山车”的本色。美林及美国银行等美国企业宣布令人失望的季度业绩令银行股下挫,及中国证监会澄清副主席屠光绍的AH股权言论令H股蓝筹回落等消息,一度令恒指在上周一急跌1092点。不过,市场憧憬美国继续减息挽救当地楼市,利好本港地产股,加上一众中资企业宣布的季度业绩都比外界预期好,恒指在及后四日反弹2000多点,飞抵30400点的历来最高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经济导报》2007,(3):1-1
去年中港两地股市大幅上涨,上证A股指数上涨130%,香港恒指也有30%的涨幅,国企股上涨近倍,投资者收获颇丰。2007新年第一周,两地股市大幅震荡,成交放出天量,香港上周四成交765亿,为历史第二,周五也有700亿的成交。而内地股市,上周四成交7793亿,周五还有近千亿交易量。机构获利回吐明显,大盘要在恒指20000点和上证2500点作技术调整,充分整理,下行空间有限,各股活跃,将是未来一个阶段两地市场的共同特徵.  相似文献   

9.
《经济导报》2007,(25):1-1
上周.回归十周年前夕的本港股市可谓波澜壮阔.四个交易日恒指上升千点,成交量天天维持在近千亿,上涨幅度最大的还是H股和红筹股。尽管银行结算余额并未增加,资金未大量流进,但市场套息盘纷纷平仓,港汇转强,某种程度上大公司的留港资金支撑了近期股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李锦 《经济导报》2007,(49):58-58
受惠外围股市造好.港股由26,000点关反覆上升.期间曾两次以裂口千点高开,至周四更曾升近30.000点关口。在大市不断上升的同时,我们发现到有资金流入恒指及中移动的认沽证,反映有投资者当市况越升时就越买入认沽证.以博取调整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姚迁 《经济导报》2010,(14):48-48
近期港股的升幅较亚洲区其他股市为佳,主要由于是复活节长假期后追回其他市场的升幅,以及受到内银股的升幅所带动。但美股在1.1万点的心理关口前受阻,外围市况转弱,内地股市又下跌,使到港股在2.2万亦初见阻力,4月8日早段恒指低开92点后就窄幅上落,下午曾倒升21点,  相似文献   

12.
孙鹏 《经济导报》2007,(26):143-143
港股经过一周前的大幅攀升,获利盘涌现,加上受周边市况拖累,在上周前三个交易日呈现持续回吐之势。但周三午市後就在中资保险股的带动下止跌,周四更是得益于中资金融股的上拉态势和美股反弹的刺激,使恒指一度上穿22000点水平。鉴于前段连续六个交易日的上涨累积下的获利盘已于上周前三个交易日得到集中释放,若日圆不出现强势反弹,恒指则有动力继续走高。  相似文献   

13.
孙鹏 《经济导报》2007,(36):55-55
上周港股明显受消息面左右起伏,港股直通车和周边股市的涨跌无不牵制大市神经,但成交量逐日萎缩,显示投资者观望气氛浓厚,恒指在24000点关口徘徊,国企指数亦在创新高後日落拉锯,市场等待或来自周边市场或来自内地市场的消息,作为港股後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孙鹏 《经济导报》2007,(18):47-47
受周边股市显著造好影响,港股上周一度走强,美国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和工业订单显示,制造业数据良好,经济持续向好,一定程度上成为A股休市时期刺激本港股市走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7月27日香港恒生指数承着7月24日美国ADR市场造好及亚洲区内股市表现理想冲突二万点。周二股市继续向上,报20,624点。恒指出色的表现很大部分的贡献来自多只中资股,显示中资股对香港股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张启源 《经济导报》2007,(26):141-141
恒指在回归十年之际屡创新高,投资者固然值得欢喜。不过,近年本港不单是经济活动,股市表现好坏也愈来愈依赖内地,却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相似文献   

17.
姚迁 《经济导报》2010,(33):45-45
内地股市重新发力,支持港股上周好几次单日转向,先跌后回升收市,恒生指数连续五日险守牛熊分界线之上.但8月19日欧美股市再次由于美国经济数据差而大跌,就使到20日恒指终于又失守21000点大关,以及250天平均线的牛熊分界线。近日沪深股市提供的动力,亦未能惠及于前周港府公布“三招十四式”之前己“偷步”回吐的本港地产股,  相似文献   

18.
孙鹏 《经济导报》2007,(30):47-47
上周港股承接早前升势.曾在周一周二创出新高,但随后连续回调,沽空压力渐大。在美国股市不振,期指结算和港股回吐压力下,恒指呈现较大调整需要。惟中资企业股受益于内地经济强劲增长,企业盈利向好和内地放宽保险机构境外投资限制,一度带动大市回升。虽必随大市回调,但相较蓝筹股.中资企业股抗跌性略好。  相似文献   

19.
李锦 《经济导报》2007,(3):44-44
2006年是港股大丰收的一年,中国经济表现强劲、大型国企来港上市,以及人民币升值等有利条件,持续引领资金流入港股市场。恒指全年录得34%的升幅,为区内主要股市如日本、台湾、韩国及新加坡之冠,国企指数升幅更达到94%,不比升幅逾倍的国内股市逊色。  相似文献   

20.
张启源 《经济导报》2007,(49):61-61
上周大市连升四天.恒指最高升至29963点,但周五大幅回落.在28842点收市。笔者认为,本周大市将转为上落市.估计在28000-30000点之间.因本周美国联储局议息,估计大市应较为波动。本周组合内的股份继续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