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隧道采空区突泥涌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岩江山隧道施工中在K3+370-500段先后出现特大突泥涌水地质灾害,施工中采取了管棚加固、双液注浆封堵、分段花管排水等综合措施,隧道施工安全通过了涌水段,通过营运3a的监测证明了治理是成功的。对于采空区在塌腔顶形成高压水的塌体施工宜采用随挖随堵、逐榀逐环、稳扎稳进的开挖支护方法。  相似文献   

2.
化马隧道涌水为高压宽张岩溶裂隙水,具有水量大、压力高、涌水连续、贯通性好、补给水头稳定等特点。通过详细的地质勘探、地质超前预报、超前钻孔探测水情,掌握了涌水的特点和性质,提出了采用迂回导坑绕避结合泄水洞排水的处理方案,顺利的通过了隧道涌水段。  相似文献   

3.
文中介绍了几种典型高压涌水形成的地质条件,为了防止在隧洞掘进过程中出现突发性高压涌水,采用宏观地质预报、微观地质预报及探地雷达预报提前预测可能存在高压涌水的位置、水量和水压等,并且对一些富含高压水构造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施工对策。  相似文献   

4.
公路隧道岩溶涌水处治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溶区施工的隧道,岩溶发育,经常发生涌水、突水的现象。施工中应查明涌水来源及涌水特点,采取"以堵为主,排堵结合"的方法,安全地通过涌水段。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过程中,突泥涌水是常见的施工难题之一,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以丽香铁路花椒坡隧道穿越花椒坡2#断层时发生的突泥涌水为背景,通过突泥涌水原因分析,制定了分阶段处治方案.针对不同突涌体段落,通过采取设置混凝土止浆墙、突涌体注浆加固、突涌扰动段围岩径向加固、洞内超前管棚、扰动段加固、综合超...  相似文献   

6.
存在断层破碎带段的长大隧道极易发生突泥涌水危及施工安全的事故。实际施工中可通过注浆堵水加固围岩等措施防止突泥涌水确保施工安全。对循隆高速公伯岭1号隧道防突泥涌水的措施进行了总结,得出了断层破碎带防突泥涌水措施的一些共性特点,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7.
帷幕注浆处理隧道内涌水施工技术,对保证隧道安全穿越围岩节理发育的高压富水区,避免突发性涌水、突泥发生具有明显效果。宜万铁路别岩槽隧道施工中采用此项技术,保证了隧道施工的正常进行。介绍施工方案的设计及具体实施过程,例如采用的设备、材料和关键施工技术,对同类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特长公路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展开,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成为特长隧道设计与施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中,施工涌水成为隧道施工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反坡隧道施工,洞内涌水向工作面汇集,若没有及时抽排,不仅降低围岩稳定性,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在有大量高压涌水的情况下,甚至酿成重大安全事故。以甘肃尖山I号隧道的反坡排水为例,对涌水类型及涌水对施工影响进行简略介绍,采用简易水均衡法对尖山I号隧道的涌水量进行估算,提出反坡排水方案的选择方案及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9.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具有埋深大、地下水压大、突涌水点多、处理工程量非常大等特点,为加快工程进度,通过长距离的TSP超前预报系统和即时预报的BEAM超前预报系统相结合手段提供涌水的预报信息,通过超前钻孔减压放水、涌水封堵等施工技术,确保施工中安全稳定掘进。  相似文献   

10.
隧道突泥涌水具有突发性,一旦发生对施工人员伤害巨大,而反坡大、高差强,涌水更会急速涌出、快速聚集、吞噬掌子面,若安全管控措施不到位,应急处置不及时,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以红豆山反坡大高差强涌水隧道施工为背景,基于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实现了强涌水隧道的施工安全,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隧道涌水是隧道工程地质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如未能查明隧道区水文地质条件,当隧道施工时,则可能出现隧道涌水、流土和围岩失稳等问题,导致施工困难、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以及设计变更、工程造价增高等等问题。文中以二广高速某隧道为例,通过隧道区的专项水文地质勘察,对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水文地质试验计算所需参数,并进行涌水量的预测,为隧道工程的设计、造价及施工安全提供依据。计算结果和施工中实测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推荐的计算方法合理、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2.
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影响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埋富水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较为严重的涌水问题,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而隧道的建设亦会给隧址区地下水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定性分析对于解决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作用及影响这一问题是不够的,只有定量分析隧道涌水和地下水环境受隧道的影响,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隧道与水环境相互作用的问题,从而在实现隧道建设目标的同时.使自然环境也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中针对某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出现地下水突发大量涌出的不良地质现象,从隧址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洞内涌水量与地表水体水位的联系、洞内掌子面地质条件、隧址地表山塘地质条件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之间的连通使得山塘与隧道涌水段(RK5+917~RK5+903)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是突发涌水的主要地质成因。  相似文献   

14.
在隧道宏观工程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龙厦铁路象山隧道施工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象山隧道施工面临突水突泥、地表失水、塌方、软岩变形、岩爆、瓦斯爆炸、高地温、有轨运输溜车等八项典型施工风险,对长大隧道施工风险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辉  高福华 《交通标准化》2010,(13):213-216
在隧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会经常遇到水害,尤其是涌水、突水(突泥)危害性更大,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降低水害影响除了要合理设计、科学施工外,还应重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为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尤其当隧道穿越高水位富水地段时,更应重视涌水灾害,加强科研攻关,广泛运用勘察新技术。以佛岭隧道为例,对隧道涌水量预测常用方法加以介绍,对于隧道工程的水害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含水地层中开挖隧道,地下水的存在一方面会影响隧道周边地层的力学参数,另一方面也会在围岩中产生渗流体积力,进而影响地层的应力和位移.对于埋深较浅而水压力较高的海底隧道而言,支护结构除承受围岩压力外,还要承受很高的水压力.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受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间接触面剪应力、隧道项板厚度、水深、围岩侧压力系数以及支护结构的厚度和刚度等因素的影响,而经典隧道支护结构内力弹塑性解假设的边界条件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文中阐述了弹性力学应力函数法推导支护结构内力的解析解,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海底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通过FLAC3D程序验算了厦门翔安海底隧道V级围岩海域段支护结构的内力,比较分析了断面形状对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梁山特长隧道是天镇至大同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设计总长为6 058 m,为山西雁北第一隧,其中设通风斜井一处,在斜井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浅埋、断层、破碎带及涌水等一系列不良地质条件,加之纵坡坡度超大,给施工带来了极大挑战。旨在研究合理的开挖及支护方式,安全、合理、快速地处理隧道的塌方、破碎带、涌水路段,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