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特点,设计了基于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的混合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控单元(ECU),给出了基于CAN总线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主要模块的详细硬件电路图,以及部分主要模块的程序流程图.各ECU通过CAN总线进行连接,在中央电控单元(CCU)的管理下,实现数据的共享,同时减少了连接的线...  相似文献   

2.
安凯客车在总结大量实地运营数据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技术攻关、技术整合,推出了"I-EMS卓越电管理系统",成为首个推出新能源客车技术系统的客车整车企业。2012年1月8日,安凯在京举行"I-EMS卓越电管理系统"发布仪式,这是我国新能源领域首个针对新能源客车核心的电控、电机、电池3大模块,实现一体化、智能化、可靠化整车运营管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电机、电池、电控中结合新材料、新技术的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是车辆动力性、舒适性、安全性的最终保证。当前的纯电动汽车在续航性能来说,性价比还不能尽如人意,在当前技术和产业链形势下,混合动力汽车则是一条有效途径。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和内燃机的热管理系统,对未来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设计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电池管理系统(BMS)技术作为电动汽车领域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保证电动汽车安全运行和延长动力电池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电动汽车的开发普遍存在周期短的问题,而电池管理系统软件是针对不同车型定制开发,很难统一。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自动代码生成的电池管理系统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环境污染及石油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新能源汽车的重点研究内容在于如何在降低排放量的同时,提升汽车使用性能。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可构建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强的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并加快新能源汽车现代化建设,确保新能源汽车处于健康运行状态。因此,研究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应用及发展,可以为新能源汽车优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新型的电源供电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势在必行 在汽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汽车电器的容量大幅度增长。近几年来.由于纯电池电动汽车商品化困难重重.电池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清洁汽车应运而生。同时,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的电气装置在汽车上不断被广泛采用,如各种电控系统(电控喷射、废气再循环电控、增压电控等)、巡航控制、陆地导航、气候即时控制、车载计算机网络等,使汽车电子附件所占的比例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
杨楠  赵婧 《专用汽车》2022,(11):22-24
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伴随而来的是环境污染以及石油能源危机等,因此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这对于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将产生重要作用。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电子控制技术,构建智能化的电池管理系统。据此,对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应用及发展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现在国内专业领域针对电动车热管理多集中在电池热管理方向,探讨电机、电池、空调系统整合的整车热管理参考文献不多;主要介绍了纯电动汽车电机、电控等散热需求零件的热管系统构建和电池温控系统发展技术综述与技术趋势。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对后续热管理系统的发展,推动相关热管理零部件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如通断式电子水阀、流量比例调节的电子水阀、高功率水泵、新型材料的冷却管路等);同时也对控制策略、控制阀值、零部件作动方式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常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是由若干单体电池组合而成,每一个单体电池荷电状态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此差异会直接决定动力电池的使用性能,因此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均衡管理。其中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主要研究集中在电池单体技术、热管理技术以及能量管理技术等方面,因此BMS(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均衡系统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电池均衡管理系统进行基本的介绍,并建立电池等效模型,为后续电池均衡模型的仿真提供理论参考,进而为电池均衡管理提供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电动汽车核心是电池管理系统,其具备对电池单元电压、电流、内部温湿度等参数实时采集、动态监控、数屏显示,还具备对电池的故障报警、断电保护功能。电池性能是电动汽车的制约因素,而传感器则对电池管理系统有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介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着重分析电池管理系统电流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应用与功能发挥,提出电池管理系统传感器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为“三电”技术,电控系统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本设计以吉利EV450纯电动汽车的电控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优化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的研究设计方案,以汽车电器技术为基础,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设计示教装置电路,实现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展示,模拟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信号处理及状态监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孟源 《时代汽车》2021,(8):80-82
此篇通过查阅目前世界最前沿的电动汽车技术现状,客观总结出电动汽车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着重介绍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其中包含了动力电池、电机控制理论技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电池管理系统、燃料电池、充电设施及能量再利用系统。由于我国目前的车辆占有量很大,但车辆的饱和率较发达国家还相差甚远,所以对于我国而言,车辆的需求量还有很大的空缺,而目前中国的国情已经非常注重青山绿水的回归,所以真切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越来越符合国内政策。本篇也对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也提出了一些实质的建议,希望通过政府、车企、科研机构、高校及制造装配工人的多方融合,得以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动汽车制造政策及措施,尽快的将中国制造2035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13.
朱鹤 《客车技术》2020,(1):7-9,13
简要介绍了12米高性能纯电动公路大客车设计开发方案,重点对其无动力中断自动变速电驱动系统研究、高能量密度液冷磷酸铁锂电池匹配、整车轻量化技术研究、整车性能仿真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汽车新能源技术已备受世界各国瞩目。车载电池的研发成为竞相角逐的焦点。文章详细介绍了电动汽车车载电池新能源的种类和发展方向,以及各国在车载电池新能源方面研发和投资的情况。得出车载电池既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技术瓶颈也是未来电动汽车产业最理想的最终产品,指出锂电池将成为未来车载电池市场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电动车的碱性镍-镉蓄电池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婷 《天津汽车》2010,(10):59-61
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严重空气污染,已开始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电动车辆的使用是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开发高性能电动车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科技攻关的重点。电动车的核心电池的性能优劣,极大程度地决定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先进性。文章根据镍-镉蓄电池性能特点,介绍了镍-镉蓄电池的结构分类,研究了镍-镉电池的构造原理和技术性能,提出了镍-镉电池的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有一辆奥迪Q5 hybrid混合动力汽车和一辆奥迪A6L e-tron混合动力汽车启动时,仪表报警,均显示混合动力系统故障,均无电动模式。初步判断故障范围在高压系统的高压线路连接以及安全控制系统。结合诊断仪读码的分析,故障范围锁定在某个或者多个高电压部件不绝缘,通过对所涉及的元件、电路等进行检测,故障点分别为电驱动装置的功率和控制电子单元内部积水、高电压蓄电池充电器内部不绝缘故障,对其分别进行积水清理、部件更换后,车辆仪表报警灯消失,可正常电动行驶。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的电气架构通常包括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VCU、蓄电池、DC/DC转换器、高压箱PDU、电池管理系统BMS、充电系统以及高压附件等,在电动汽车未启动或长期放置时,作为其内部的低压用电设备,如收音机、点烟器、仪表灯光系统、整车控制器、BMS等工作电源,对于电动汽车的正常起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偶尔会因蓄电池亏电,导致整车无法上高压。本文阐述一种在各种工况下的技术控制策略,避免因蓄电池亏电而导致车辆无法起动,保证车辆使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串联、并联和混联3种类型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不同结构特点,文章对3种类型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控制策略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了未来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控制策略研究的发展方向。能量控制策略不仅要实现整车最佳的燃油经济性,而且还要兼顾发动机排放、蓄电池寿命及驾驶性能等多方面要求,并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各部件的特性和汽车的运行工况,使发动机、电动机、蓄电池和传动系统实现最佳匹配,兼顾上述各方面要求的优化控制策略的研究应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电动汽车以电动机代替内燃机,噪声低、无污染,使用单一的电能源,而电能来源广泛。作为21世纪主要绿色交通工具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技术是当前国际上正在进行研究的一项高新技术。以分析电动汽车开发的关键技术,如电池技术、电力驱动及其控制技术、能量管理技术为切入点,为从事电动汽车行业的技术人员,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综述了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结构以及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优点,然后阐述了纯电动汽车电子差速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详细介绍了电子差速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理论,同时对三种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其优缺点和适应场合。最后对纯电动汽车电子差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