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徐坚 《航海》1997,(3):28-29
“成功”级导弹护卫舰是台湾“中船公司”根据光华一号计划建造的8艘仿“佩里”级导弹护卫舰.标准排水量2750吨.长138米,宽13.7米.吃水7.5米.最大航速29节。20节时续航力为4500海里,编制人员206人,计划1999年10月前建造完毕。连同与法国合作建造的16艘“拉法耶特”级导弹护卫舰.将构成二十一世纪初台湾的主要海上作战力量。  相似文献   

2.
台湾从美国租借的“安克雷奇”级船坞登陆舰“彭萨科拉”号于6月2日上午驶抵高雄北部的左营海军基地,台湾海军已将该舰重新命为“旭海”号,编入第151登陆舰队服役。这是台湾海军继“新港”级登陆舰之后再一次从美国引进两栖战舰,也是台湾海军加速提升其两栖登陆作点能力的又一举措。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海军的主战舰艇经过“光华系列计划”的实施后得到逐步更新,以“成功”级和“康定”级导弹护卫舰为代表的“二  相似文献   

3.
中国台湾网4月12日消息:据台媒报道,台“中科院”在上个世纪成功研发的“雄风”、“天弓”和“天剑”三种导弹,在军中被喻为“台湾三弹”:而日前正等待最后测试的“雄三”超音速反潜导弹以及发展中的“雄二E”攻陆巡航导弹,加上明年12月将将成最后战术测评的ATBM低层反弹道导弹,将成为台湾“中科院”的“二十一世纪新三弹”。  相似文献   

4.
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复杂,各主要国家之间存在复杂的历史恩怨、领土争端和海洋权益冲突,因此各国相当重视国防建设尤其是海军力量建设。进入21世纪,东亚地区兴起了一股建造装备大型相控阵雷达和远程区域防空导弹的防空驱逐舰浪潮。其中,日本建造了万吨级的“爱宕”级“宙斯盾”驱逐舰,而韩国则建造了KDX-3型“宙斯盾”驱逐舰。  相似文献   

5.
“雄风”2型导弹是台湾海空军装备数量最多的反舰导弹,是攻击大陆海军舰队的主要武器系统。大陆海军舰载防空系统抗击“雄风”2导弹当是很典型的反导作战样式。  相似文献   

6.
华夏经纬网3月6日讯:《华盛顿时报》昨披露,美国国防部已经批准向台湾出售最先进的“宙斯盾”驱逐舰,这是美国首次向台出售这种先进装备,此举将大大提升台“海军”的联合作战及反导弹能力,甚至将再次大幅领先大陆军事实力。台湾军方对有关报道不予置评。对军事消息一向甚为灵通的《华盛顿时报》“五角圈内”专栏昨日引述国防部官员的话,表示美国国防部已批准向台湾出售“宙斯盾”战舰,但报道中并无提及订购的数量及付运日期。“宙斯盾”级驱逐舰拥有美国最先进的舰载导弹防御系统,是组成美国海军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部分,巨型的数组雷达可以同时追踪包括人造卫星在内的数百个目标,并以“标准”-3型导弹进行攻击或拦截,这套系统将从明年起服役。该专栏指出,解放军在大陆东南沿海部署近五百枚导弹,并且每年不断增加,台湾急需增购反导弹设备。台湾的陈水扁所提出的“公投”题目,亦有一项是增购反导弹设备。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批准向台湾出售四艘退役的“基德”级驱逐舰,每艘售价2亿美元。然而“基德”舰的作战系统远不及“宙斯盾”舰,更被台湾“立委”批评该舰“大而无当”。主管东亚事务的美国国防部长副助理劳利斯上月也曾表示,美国当局正在考虑是否向台湾出售“宙斯盾”驱逐舰。对于美国传媒的有关报道,台湾军方发言人黄穗生表示,对于军售问题,“国防部”的立场是不评论。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次世界穴战前尚没有防空导弹(SAM)一说。二战未期,为对付日本法西斯“神风”特攻队的疯狂攻击,美国海军启动了名为“野蜂”的新武器发展计划,研制了“黄铜骑士”(Talos)舰载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尽管“黄铜骑士”防空导弹未能赶在战争结束前诞生,但“野蜂”计划却催生了包括“黄铜骑士”、“小猎犬”和“鞑靼人”等在内的一个庞大的舰空导弹家族。成为美国海军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装备发展项目之一。“黄铜骑士”及其子孙保护美国海军和西方其他国家战舰免遭空袭30年,而作为主角的“黄铜骑士”更是冷战时期美国海军的头号舰空导弹,部分型号还携带有核弹共。“黄铜骑士”们乘着导弹巡洋舰游弋在冷战的最前沿地带,时刻准备对前苏联战机实施远程拦截。  相似文献   

8.
据《台北时报》5月20日报道,美国已经同意向台湾出售20枚高速反辐射导弹,该型导弹编号为AGM-88,英文缩写为HARM,音译为“哈姆”。美国向台湾出售这种导弹使得台湾空军拥有了先进的反辐射作战手段,对大陆的防空系统构成了威胁,同时也体现了台湾反辐射作战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的设计思想及其在隐身技术方面所作的各种努力。详述了该舰的动力装置、探测设备和作战系统,还介绍了该级舰的出口型-台湾“康定”级的作战系统所包括的各种设备,以及将出口给沙特阿拉伯海军的F300S型配置的设备。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防空导弹大家族中,有一支红色劲旅,那就是“红旗”系列防空导弹。从最初的“红旗”1号发展到后来的“红旗”7号,再到目前外刊报道的新型“红旗”15、“红旗”17、“红旗”18等,“红旗”系列防空导弹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担负着中国防空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目前,几个国家的海上防空导弹计划正处在需要作出决择的紧要关头。欧洲“主防空导弹系统”计划的进展将决定英法意三国海军的命运,同时美国的新型“标准”导弹即将服役,它将在面防空领域中保持“标准”导弹在市场上的霸主地位。俄罗斯是否准备在该领域或近程防空领域中投入财务参与竞争,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其它国家却很可能成为防空导弹市场中不可忽视的竞争力量。  相似文献   

12.
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导弹护卫舰逐渐向多用途、自动化、隐身化方面发展,一些新型舰艇陆续建成服役。特别是在亚洲,隐身护卫舰的发展十分迅速,像中国台湾、印度、沙特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服役了多型隐身导弹护卫舰,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印度的“塔尔瓦尔”级和中国台湾海军装备的“康定”级。印度的“塔尔瓦尔”级是90年代末期由俄罗斯设计建造的,目前三艘舰已全部服役,将作为印度海军在新世纪中重要的水面突击力量。台湾海军的“康定”级服役时间较早,但却是世界上第一种具有隐身能力的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的一种改型,共购入6艘,1998年1月全部服役,因此极具代表性。另外,近段时间,外媒报道中国也设计了一种新型隐身护卫舰。那么,这三者的性能孰强孰弱呢?我们不妨一起来个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13.
陈安刚 《航海》2002,(6):30-32
“宙斯盾”舰载防空作战系统是美国海军20世纪80年代初研制成功并开始装备部队的一种武器系统,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标准”SM-2导弹系统和一部AN/SPY-1型雷达,能同时跟踪和攻击多个空中目标,有人称之为抗饱和攻击的“坚盾”。该系统因其先进的战术技术性能而受到美国及其盟国海军的青睐。到目前,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金刚”级导弹驱逐舰以及西班牙海军新建成的F-100型护卫舰先后装备了“宙斯盾”防空作战系统,韩国海  相似文献   

14.
“施基利“舰空导弹系统是前苏联/俄罗斯牛郎星科研生产联合体在上世纪80年代研制出的全天候、多通道舰载中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其最早面世的基本型被北约称为SA-N-7“牛虻“,主要装备苏/俄海军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90年代开始出口国外。在其问世后的20多年中,俄罗斯相关设计部  相似文献   

15.
据《简氏国际海军》1998年12月号报道,英国Rademec防御公司和美国雷声公司已经联手研制了一种舰载型“毒刺”导弹,并即将进行发射试验。这种轻量型舰载海上防空系统联合使用了雷声公司著名的“毒刺”导弹和Radamec防御公司的光电跟踪和随动平台技术。系统的结构适合列装于各种舰船,可作为海岸巡逻艇、扫雷艇和其它小型舰艇的基本防空系统,也可作为大型舰船(包括航空母舰)的内层防御系统。舰载型“毒刺”导弹有两种结构。标准结构是1个或2个四弹发射箱固定在一个稳定平台上,备有一套包含热成像仪、电视摄像机和…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雷声公司2008年9月5日报道,美国海军对雷声公司的“标准-6”增程防空导弹进行了第二次测试。装有新开发的SM-6主动导引头的“标准-16”导弹成功地拦截了一架BQM-74无人靶机。导弹的导引头使用海军传统的指控系统,能够自主捕获和攻击目标。  相似文献   

17.
据《参考消息》2003年4月28日援引《简氏防务周刊》报道,中目海军已经开始建造168号导弹驱逐舰,该舰计划加装俄制SA-N-7舰空导弹系统;报道还说,中国海军即将列装配备有相控阵雷达的170号“神盾”级导弹驱逐舰,除相控阵雷达之外,该舰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当数俄制垂直发射的SA-N-6舰空导弹系统。依此看来,中国未来的几艘新型驱逐舰的防空“卫士”将是俄制的SA-N-6和SA-N-7舰空导弹系统。  相似文献   

18.
随着荷兰“七省”级护卫舰、英国45型驱逐舰、德国F-124级护卫舰、西班牙F-100型护卫舰的入役以及法、意将在2010年前服役的“地平线”级通用护卫舰,欧洲各传统海军强国的新一代驱护舰艇均已到位。对这些新型舰艇稍做比较就可发现,欧洲各国不约而同地将新一代水面主战舰艇锁定在6000吨以下的中型防空驱护舰上。很显然,他们都认识到各自海军舰队最大的缺陷所在——舰队区域防空力量的严重缺失。上一代欧洲国家驱护舰艇的防空武器,不管是意大利的“蝮蛇”,法国的“海响尾蛇”,还是英国的“海狼”都只具备点防空能力(英国42型驱逐舰上装备的“海标枪”虽然名为舰队防空导弹,但其实际性能难担此任),其舰队防空任务往往仰赖美国人。伴随着新世纪欧洲各国国防战略的转变,欧洲国家开始寻求独立远洋作战能力,这为欧洲新一代防空驱护舰的研制铺平了道路。实际上,欧洲国家早就在致力于这方面的技术发展,90年代末法国研制的“紫菀”防空导弹是欧洲在这方面迈出的第一步,但是舰队防空系统(先进中远程防空导弹+相控阵雷达+作战指挥系统)不仅仅是一型导弹就能解决得了的。因此,迟至新世纪初,欧洲各国才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在解决相控阵雷达技术和系统整合方面,欧洲各国走出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形成了4种防空系统瓜分欧洲  相似文献   

19.
为对付反舰导弹和飞机的袭击,防空型驱逐舰逐渐成为各国海军竞相发展的主力作战舰种。从美国海军的“阿利·伯克”级、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金刚”级,到德国海军的F124型“萨克森”级、韩国海军的KDX-Ⅲ级、英国皇家海军的45型“大胆”级驱逐舰等,无不把防空和反导作战作为其主要使命。虽然这些舰艇都是新近出现的或是正处于研制之中,但防空型驱逐舰这个名称却并不新鲜。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皇家海军就审时度势,根据实战需要研制了一款专司防空袭作战的驱逐舰--“战斗”级防空驱逐舰,它可谓防空驱逐舰的先驱。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台湾对美军购的一大热点是购买美军服役近30年的“佩里”级护卫舰,以取代船龄将近40年的台军现役“诺克斯”级(台湾称“济阳”级)护卫舰。其实,当初台湾“先租后买”的“诺克斯”级舰已在美国服役多年,按照美国海军舰船服役年限标准,抵台服役的“诺克斯”级能再坚持10年就不错了,可是台军硬是让其又服役了20年,“诺克斯”级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