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实现对铁路信号设备设施技术状态的实时采集与监控管理,满足铁路信号系统的信息共享和数据挖掘、分析、呈现的多维业务需求,在分析铁路信号系统现状及信号大数据平台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提出铁路信号设备设施技术状态大数据平台(简称"信号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技术方案。信号大数据平台将实现信号设备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系统的掌握全路信号设备设施工作状态及运用情况,并向运维人员提供故障报警、预警和状态评价等多维可视化的大数据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铁路信号设备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企业进行BIM系统平台开发功能需求调研,并从社会、经济与技术3个层面进行可行性分析,深入阐述系统数据获取与BIM模型构建两方面的技术基础,分别采用C#高级编程语言与SQL Server 2008进行前台与后台开发,在Visual Studio 2010环境下开发出六大功能模块,即可视化管理平台、计划与任务、距离测量、台账管理、统计查询、数据维护功能模块,基于BIM技术开发出铁路信号设备数据管理软件平台,实现立体、可视、协同、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务设备种类繁多,各系统相对独立,设备信息共享不充分等情况,提出以信号设备履历、监测检测、检修维护等系统为基础,建立科学的设备统计平台,将多元化的数据整合统一,经过加工处理后,提供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实现信息共享,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对开展铁路运输设备精细化管理与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信号设备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将提升铁路信号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信号技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茂蛟 《铁道勘察》2020,(1):144-149
铁路信号工程具有多子系统、设备离散布置、系统网络连接、信号集中控制、表达抽象及逻辑制约关系复杂等特点。围绕基于BIM技术实现多源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这一核心目的,分析当前铁路信号工程领域BIM相关技术标准及建设现状,从铁路信号工程设计的信息交换维度出发,探讨信号专业参与协同平台研发的必要性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提出信息化辅助设计方案,并通过二维可视化辅助设计软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对于铁路信号工程设计的BIM应用,不能照搬现有的技术,需要结合本专业的设计特点,以信息交换为核心进行相应的辅助设计软件开发,提升铁路信号工程设计的信息化水平和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5.
将BIM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到铁路信号施工管理过程中,根据工程设计需求完成数据采集及整理,搭建信号设备模型构件库,完成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信号设备模型设计。本文以铁路信号机械室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可视化工程模型,通过碰撞实验实现线路冲突检查及优化,分析BIM技术辅助信号施工管理的优势。BIM技术的引入提高了铁路信号施工组织管理水平,为铁路信号施工阶段BIM技术的深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传统铁路房建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化应用浅、数据资源分散、协同管理效率低、维护更新投入大等问题,提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铁路房建信息管理平台方案。通过引入BIM技术,将房建设备台账、空间布局、安装复杂工艺工序等各类数据信息融合到三维模型中,实现房建设备可视化管理、数据信息集成和设备模拟及仿真分析;通过运用GIS技术,实现人员作业实时定位与跟踪管理。基于BIM的铁路房建信息管理平台对推进铁路房建设备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铁路工程项目中列控联锁数据审核数据量大、变更频繁、维护效率低等状况,研发了列控联锁数据管理分析平台。该平台基于专家知识库审核技术和规则内容验证技术,具备列控数据、联锁数据的流转管理及安全审核功能,能够实现列控联锁数据的安全高效管理,为铁路信号设备的日常运营维护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铁路信号安全计算机平台是实现铁路信号系统安全应用的核心设备。基于龙芯处理器的安全计算机平台实现了从硬件板卡到系统软件全过程的设计和研发。为了能够安全、稳定、可靠地在该平台内部进行实时、有效的信息传输和数据状态更新,设计了基于信号量的共享内存数据交互机制,可实现对目标数据物理地址空间的直接访问和数据更新,避免同一时间、多个对象对同一共享内存地址空间的读写访问。共享内存特定的访问隔离机制,能够保证安全计算机平台内部不同处理器之间数据交互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铁路信号系统传统运维方式在信息交互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远程监测的智能运维管理方案。利用互联网及三维仿真技术可视化反映各站设备运行状态,以历史数据信息为模板,依据相似度对比,对设备状态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对设备故障信息预警、定位,及时发现信号系统的风险源,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该系统已在南山口站应用,效果良好,为困难地区的信号系统运维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祁迪  吴范 《铁道建筑技术》2022,(10):202-206
数字孪生CIM平台是基于数字孪生理念,借鉴并融合3D可视化和CIM(城市信息模型)技术而构建的智慧三维可视化管理平台。为实现传统管理模式到智慧化管理模式的转变,以黄帝故里核心景区真实全景为依托,构建线上三维智慧园区,1∶1还原园区内部景观与建筑楼层内部结构。接入设备采集数据,直观呈现园区内部设备工作状态及设备实时数据,包括设备基础信息、客流出入数据等,实现生产运营可视化分析;亦可通过三维可视化平台与设备联动,实时了解园区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平台设备反控,最大程度达到“可视”与“可控”目标,为实现“一屏化管理”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书讯     
《铁道通信信号》2016,(2):87-87
《普速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技术标准》正式出版《普速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技术标准》是铁路信号设备维护的基本规章,是铁路信号设备维护应满足的技术标准,是维护及评定铁路信号设备质量的依据。《普速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是做好信号设备维护工作的基本规则,电务及有关部门制定的细则、标准、办法等,必须符合本规则的规定。本规则适用于200km/h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  相似文献   

12.
谢保锋 《中国铁路》2009,(11):57-60
基于GIS的铁路信号动态检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突破基于检测的传统维修维护管理模式,在管理、维修、检测等各级部门之间构建一个公共、一体化基于GIS的信号动态检测综合信息管理和共享平台,实现检测车的实时定位跟踪、列控基础台帐数据管理、检测数据和维修数据的综合显示及远程可视化辅助维修功能。介绍该系统设计目标、总体结构、系统功能及开发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铁路信号现状和对铁路信号设备维护工作的分析研究,认为有必要在铁路信号设备维护中引入危险运行监测理念,以便对我国就铁路信号设备运行中危险运行值的识别、评价、监测与控制等进行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铁路信号信息平台是为解决信号信息采集相互重叠交叉,反复施工,给信号设备安全运行和维护带来一定影响而研制的。论述了新一代信号采集系统一铁路信号信息平台系统的功能及构成。  相似文献   

15.
道岔转换设备作为故障率较高的关键铁路信号设备,在铁路运营维护工作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基于信息感知、无线通信、物联网、云平台和专家系统等新型技术,提出一种道岔转换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系统设计,可在线监测道岔转换设备的运行状态,对故障进行实时诊断和精确定位,为实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阐述一个基于GPRS网络建立的铁路信号设备信息交互平台,并介绍该平台的几种典型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地铁项目针对建设周期内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设备管理平台的开发路线。分析了该平台的开发需求,介绍了该平台的业务流程架构;阐述了BIM可视化及设备模型与数据分离处理的工作原理和流程,介绍了设备ID及二维码以及云架构和云计算的应用;描述了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该平台的开发融合了BIM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设备管理平台对地铁设备的采购、到货、验货、安装、调试、验收进行全过程可视化的跟踪管理和资料记录,在交付运营时形成设备完整的BIM模型和关联设备履历数据,可用于地铁运营的设备资产管理。  相似文献   

18.
轨道电路是铁路信号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受内部和外部因素影响最多的设备,要加强管理和维护.采用计算机手持终端采集轨道电路出现的故障信息及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并采用相关信息技术支持及措施进行维护,以保证铁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9.
全路各铁路局使用的《信号图形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和《铁路信号技术设备履历簿》软件系统,实现了总公司、铁路局、电务段三级管理体系对信号设备履历的统一录入、自动汇总和集中管理。但目前的信号设备履历簿系统需要每年人工汇总更新一次,不能及时反映设备当前现状,而且缺乏动态的维护管理信息,无法满足现场维护需求。因此,实现信号设备履历管理的网络化、台账化,对铁路信号专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微机监测在信号设备维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微机监测是铁路信号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信号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及特性变化。通过监测轨道电压、轨道曲线、道岔曲线、报警信息及统计数据,可以及时发现现场信号设备存在的问题。下面通过一些实例对其在维护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